家具(二):坐具

CY

<h3>椅子演化爲三大种类:凳、椅子、宝座,并又细分成多种名称和造型: (1)凳: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 (2)椅:交椅、太师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皇宫椅等。 (3)宝座。<br></h3> <h3>凭几:消失的家具,逝去的风流<br></h3> <h3>凭几在我国出现很早,是古代家具中的一个特殊品类,是古代席地而坐时常用的家具。从出土实物看,战国时漆木凭几流行,先秦时期的凭几还作为礼器使用,这一时期的凭几形制是两端板足式。两汉前的家具多比较低矮,六朝时期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高型家具,与中原家具融合后,出现了渐高的家具,在卧类家具中,出现了相配使用的凭几,这时凭几已变成三足、曲形,也称“三足曲木抱腰凭几”,主要在床榻上和带篷车上供凭倚使用,因为三条腿更为稳定。 朱然墓出土的黑漆凭几 几面弦长69.5cm、宽12.9cm,高26cm<br></h3> <h3>故宫博物院藏有清康熙金髹三足凭几,传世家具仅此一件。<br></h3> <h3>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它成为坐具,也是汉代以后的事。凳的形式有方圆两种,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种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者。宋代以后,用材及工艺都很讲究。凳主要有: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等造型。<br></h3> <h3>凳最初是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到了明清两代凳子才有了更广泛的用途,如放在床的一侧作为脚凳,摆在柜子旁,兼有花几的作用,摆放盆花、盆景等。而在现代,由于座具的拓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凳子主要用于一些公共场所,如学校的教室、简易的餐馆、街边临时休闲和公园休闲等,而在一般家庭中已比较常见的是梳妆凳、床尾凳等。<br></h3> <h3> 凳是一种应用广而且非常实用的简单座具,凳的前身是马扎,后来在凳上加一个靠背就衍变成了椅子,这也是凳与椅子的主要区别之一。<br></h3> <h3>马扎也称马闸或交杌,其模样同我们今天见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宁波人将小凳子称为“杌子”或“小杌子”。<br></h3><h3>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实物交杌,最早也是明代的了。图为明 黄花梨木有踏床交杌<br></h3> <h3>“杌”字的本义是“树无枝也”,故杌凳被用作无靠背坐具的名称。杌凳一般分为无束腰与有束腰两种,其他的杌凳(比如圆杌凳)传世太少,可以忽略不计。<br></h3><h3>无束腰杌凳中,多是在直腿直枨的基本样式上,进行一些小的改动,比如增加矮老;将直枨改成罗锅枨;在腿足下端安装枨子,名叫管脚枨。<br></h3> <h3>无束腰杌凳中,多是在直腿直枨的基本样式上,进行一些小的改动,比如增加矮老;将直枨改成罗锅枨;在腿足下端安装枨子,名叫管脚枨。<br></h3> <h3>有束腰杌凳多为直腿内翻马蹄,在两腿之间安置直枨或罗锅枨。除了直腿之外,也会有三弯腿或鼓腿。有时还会让腿足落在木架上,木架上还有小足,这种称为“托泥”。<br></h3> <h3>交杌,指的是腿足相交的杌凳,俗称“马扎”。交杌的基本形式由八根直材构成。虽然交椅由交杌演变而来,但使用过程中,由于交杌的实用性和普及性,它的形制一直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局部的装饰构件越来越丰富。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转变过程中,交杌一直留存于世,并发挥着它的功能。 交杌的形制有小交杌、无踏床交杌、有踏床交杌、上折式交杌四种。<br></h3> <h3>其中,有踏床交杌的杌面及杌足之下的横材是用四根方材,杌足是用四根圆材,但在穿铆轴钉的部位,杌足断面也是采用方材,以增加强度。交杌的踏床两端留出圆轴插入杌足端部的卯眼,使踏床成为一个可以拆卸的附件。交杌在折叠时,踏床可以取下或翻转过来,便于携带。<br></h3> <h3>上折式交杌的杌面是用可以折叠、中间装有直棂的木框构成。在交杌折叠时,需要杌面向上提折(注:此长物构架好玩,形制精巧,折叠后薄薄一块,随手携带方便。<br></h3> <h3>马扎一般流行于宫廷和贵族之间,是在战争和狩猎时使用的家具。因此便有了“踞胡床,垂足而坐”的说法。这说明当时在社会的上层,马扎的出现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入座方式,少数人开始垂足而坐。<br></h3> <h3>汉人的马扎又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大约在汉代传入。后来胡床经过发展演变,在唐代产生了交椅,五代时逐渐发展起来,而大量出现在宋代。 宋代时交椅有多种,有金交椅、银交椅等。目前虽未发现当时的实物,但在宋人绘画中可见其形象。<br></h3> <h3>汉代还有一种叫“胡床”的坐具,它和普通床榻的形制截然不同,可谓别具一格。它是当时唯一的一种高形坐具,可知当时已出现了垂足坐的形式。它的做法是前后两腿交叉,交接点做轴,以利翻转折叠,上横粱穿绳以容坐。胡床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创,古代多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人,因名“胡床”。《演繁露》说:“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隋朝时,名为交床。唐代穆宗以后又称“绳床”。胡床原来并无靠背,形如今天的马札。宋代《清异录》卷下说;“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绳带以容坐,转宿须臾,重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或侍朝野顿,扈驾登山,不能跋立,欲息则无所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坐’。”这时的胡床,有可能是带靠背的了。古文献中有关胡床的描述很多。如《搜神记》说:“胡床,戎翟之器也。”《风俗通》说:“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曹瞒传》:曰“操与马超战,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掩至,操急,犹坐胡床不起。张郃等见事急,引操人舡,得渡”。南朝粱庚肩吾咏胡床诗云: “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 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 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初征。 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 唐宋时期胡床已经很盛行,不过自宋代开始已不叫胡床,而叫交椅或太师椅了。 魏晋时期的床榻,形式无多大变化,只是较以前应用更普遍,已成为很普遍的坐具了。<br></h3> <h3>胡床也不是小板凳,而是类似于现代的小马扎。<br></h3><h3>经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初名“倚”,后来才改作木字偏旁。<br></h3> <h3><font color="#b04fbb">交椅,其下身椅足呈交叉状,起源于古代的马扎,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札。</font><br></h3> <h3>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便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 相传明皇行幸颇多,从臣或待诏野顿,扈架登山不能跤立,欲息则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座。 —— 宋 陶毅《清异录》<br></h3> <h3>交椅因其两腿交叉,交接点做轴可以折迭的特点,极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需要。传入中原后,在上层社会中颇受赏识。富户人家不但居室必备,而且出行时也多携带这种交椅。<br></h3> <h3>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交椅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坐交椅乃是身份、地位的高贵象征。正因为交椅有如此特殊作用,所以,“坐第一把交椅”就成了首领的代名词。<br></h3> <h3>据悉,皇帝出行打猎时,侍从随身替他扛着的椅子就是交椅,皇帝累了,就命侍从打开交椅坐上歇息,交椅逐渐成了权力的象征,人们在形容一个人地位时常说“坐第几把交椅”。</h3><h3>“坐第一把交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2010年南京正大宫廷御制明代黄花梨交椅以6944万元成交,创造世界最高纪录。</h3> <h3>交杌加上靠背,便成交椅,有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br></h3> <h3>明代交椅以造型优美流畅而著称,上承宋式,可分为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尤以后者是显示特殊身份的坐具,多设在中堂显著地位。 ▲明万历刊本《三才图会》器用十二卷中的两种交椅<br></h3> <h3>至今见诸于出版物和官方发布的资料,以及收藏家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遗存的黄花梨圆后背交椅,在国外博物馆及民间收藏家手中共计29件套。国内博物馆中,故宫博物院2件,上海博物馆3件,国家博物馆2件,陕西历史博物馆2件,内蒙古喀喇沁旗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1件。合计39件。 上述数据中,成对存世的黄花梨圆背式交椅共有6对:国家博物馆1对,美国波士顿博物馆1对,上海博物馆1对,法国巴黎爱丽舍宫1对,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对,以及河北私人藏家1对。<br></h3> <h3>明代人程大昌在《演繁露》里说:“交床以木交午为足……双足相叉午处复为圆穿,贯之以铁,敛之可挟,放之可坐;以其相叉,故曰交床。”“交午”指中间交叉,“交午处”是指胡床腿部中间交叉的位置。<br></h3> <h3>据说,南宋宰相秦桧坐交床时头总是向后仰,以至巾帻堕下,京尹吴渊为了拍秦桧的马屁,特地在交床后部装上托背,人称“太师椅”。<br></h3> <h3><font color="#b04fbb">“坐第一把交椅”“坐第几把交椅”“太师椅”“逍遥座”“正襟危坐”</font></h3> <h3>坐墩: 在明至清前期的坐墩上,大多保留着藤墩和木腔鼓的痕迹。但是到清中期和晚期,在绣墩上往往难于再找到木腔鼓的痕迹了。<br></h3><h3>从形式上有开光、直棂、瓜棱三种。形制上也可分为有束腰和无束腰。<br></h3><h3>坐墩也叫“绣墩”,由于它上面多覆盖一方丝绣坐垫而得名。坐墩的开光来自古代藤墩用藤条盘圈成型的壤壁<br></h3> <h3>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尊精美的清代紫檀五开光坐墩。坐墩直径28厘米,高52厘米,仍保留着木腔鼓的痕迹。腔壁有五个略具海棠式的开光,上下各有弦纹及钉纹一道,象征着绷在鼓面的皮革边缘和钉皮革的铆钉,这些都是明及清前期坐墩常有的特征。 坐墩线条简练、抽象、饱满而富有张力,充分运用了点、线、面相结合的装饰手法,与整体木腔鼓敦厚朴实的造型浑然一体,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审美情趣。<br></h3> <h3>长凳: 明清之际,长凳的样式相当之多。最普遍的便是小条凳,以前农村里经常可以看见。图中所示的是桌型结构的二人凳。<br></h3> <h3>“椅”本来是木名。《诗经》有“其桐其椅”,“椅”即“梓”,是一种树木的名称<br></h3> <h3>明代有交椅、圈椅、官帽椅三分天下之说。<br></h3> <h3>圈椅是一种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的椅子,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圈椅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 圈椅起源于中国唐代(唐 周昉《挥扇仕女图》中有出现),而另一种中国传统的椅具是交椅,是由圈椅与胡床的变化融合而来。<br></h3> <h3>圈椅造型为上圆下方,外圆内方。暗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乾坤之说,乾为天为圆,坤为地为方。而外圆内方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一种品德,虽在处事上有所圆滑但却内在有所坚持。<br></h3> <h3>圈椅的历史从唐朝开始,唐代时期经济空前繁华,上流阶层青睐靠背舒适、器型优美和装饰华丽的家具,圈椅的雏形就此出现。到了宋朝,圈椅风格走向款式简洁与装饰隽秀,其搭脑与扶手一顺而下,谦恭内敛,椅圈和座面呈现天圆地方。<br></h3> <h3> 圈椅圆婉柔和,极为美观,算得上是椅中贵族。<br></h3><h3>为了配合圈椅圆润的造型,这四条腿也被做成了外圆内方的形状。<br></h3> <h3>扶手椅是指既有靠背,又有扶手的椅子。常见的形式有”官帽椅“和”玫瑰椅“ 两种。官帽椅是中国最为舒展的椅具,官帽椅的名称来自于宋朝。我们大部分的椅具在宋朝就已经定型。官帽椅的搭脑伸出的位置特别像宋代的官帽而得以命名。在以后的发展中又有”四出头官帽椅“即搭脑和扶手都出一个头,还有”四不出头“又称南官帽椅。一般来说南官帽椅比官帽椅出现的时间稍晚一些。玫瑰椅(这名字怎么听怎么有点俗)江浙地区通称”文椅“,指靠背和扶手都比较矮,两者的高度相差不大,而且与椅盘垂直的一种椅子。它是所有椅具中最矮的一种,一般情况下它的椅背高度不超过床台。不挡光,搁在床前临时的坐一坐,也正因为它的后背不高,倚靠时不舒适,这也是它的主要缺憾。<br></h3> <h3>官帽椅为什么叫“官帽”椅? 官帽椅的名字很形象,因其形状酷似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来。从官帽椅造型侧面看,扶手同帽子的前部相似,椅背同帽子的后部相似,在线条处理上,椅面、椅腿、横档基本上做直线处理,从功能上考虑,椅背略做弯曲,变呆板为灵动。<br></h3> <h3>官帽椅有几种类型? 官帽椅是宋代定型的一种椅具,有南官帽椅和北官帽椅(四出头官帽椅)之分。<br></h3> <h3>南官帽椅,因在南方使用较多之故,南方工匠又称之为“文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搭脑和扶手两端不出头,圆润拐角,给人优雅圆浑的感觉。<br></h3> <h3>四出头官帽椅也叫北官帽椅,他的搭脑的两头、扶手的两头,这四个位置都伸出一个头。<br></h3> <h3>一把官帽椅,把宋代以来文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都融进结构与造型,准确地反映了“学而优则仕”的社会心态。删繁就简的高尚审美,使一把貌不惊人的椅子,传递着复杂而深厚的文化信息。几百年来如潺潺流水缓缓地流淌,端庄、大气,不管在古在今,在厅堂还是在书房,从容坐镇,安定祥和<br></h3> <h3>明中期以前,并没有引进硬木,榫卯也并不发达,家具制作大量采用了简单易行的直榫。唐宋大部分椅具都为四出头,在搭脑和扶手处横竖材交接的部位,开榫部分以外,如果齐头,榫卯会不坚固,留出头,就不容易劈裂,这也就形成了四出头官帽椅最初的形态。<br></h3> <h3>.玫瑰椅 玫瑰椅的名称由来尚无考证。南方人称之为“文椅”,可能是因为文人喜欢使用而得名。玫瑰椅较为轻便,靠背不挡视线,但其搭脑正当人背部,适合坐以写作而不宜靠坐休息。<br></h3><h3>南方制作的一种官帽椅,搭脑左右和扶手前端不出挑,故称南官帽椅,也称为“玫瑰椅”。<br></h3> <h3>玫瑰椅又叫文椅,用材纤细,看起来小巧精致。 玫瑰椅 包括靠背板在内,整体造型都是方方正正的直角,没有曲线和弧形。 玫瑰椅一般都靠窗摆放,为了不高出窗沿,靠背被压缩到很矮,一般不会超过90厘米,比扶手高不出多少。 玫瑰椅有精致的装饰,通常情况下靠背都会有繁复的雕花。<br></h3> <h3>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清宫旧藏宋人的《罗汉图》。在这幅刻画细致入微的画中,一位罗汉盘腿坐于玫瑰椅(折背样)上。椅子各部件以方材制成,木纹毕现。 椅背甚低,截面为扁方形的扶手距座屉的高度仅约为坐高的1/3,折合成今天的尺寸为16厘米左右。南宋佚名《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北宋张先《十咏图》中的玫瑰椅也是如此“短其倚衡”。 如此看来,这一设计主要不是为了倚靠,而是为保持“恭敬之仪”。以方截面材型为主,扶手出头,腿间设横枨,座屉下置卷云纹牙板。前面管脚枨处有三朵云头纹开光,下设卷云纹牙板。 椅子上铺设饰有精美花纹的椅披。结构完善,其造型风格颇具现代感,推测材质为鸡翅木,椅座为藤面,无压条,为活装软屉。<br></h3> <h3>禅椅 禅椅顾名思义,是可以供人盘坐打禅用的椅子。禅椅的首要特征是座面宽大,阔而深。 在形状上,禅椅就像大两号、精简版的玫瑰椅:造型方正+矮靠背+靠背椅框内和扶手下的空间,没有任何构件。<br></h3> <h3>靠背椅 只有靠背,没有扶手的椅子便称为靠背椅。靠背椅的形制简单,故式样不多。不同的椅式主要是“搭脑”和“靠背”的不同。</h3><h3> 灯挂椅:靠背椅式样之一,其搭脑的两端挑出,很像江南农村竹制油盏灯的提梁而得名。 梳背椅:靠背椅式样之一,因椅子的靠背采用圆梗均匀排列而得名。 屏背椅:靠背椅式样之一,因把椅子的靠背做成屏风式而得名,常见有“独屏背”和“三屏式”等。<br></h3><h3><br></h3> <h3>灯挂椅是靠背椅的一种款式,其搭脑两端挑出,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灯挂椅是明代最为普及的椅子样式。<br></h3> <h3>“一统碑”椅,古代一种木椅的名称。比灯挂椅的后背宽而直但搭脑两端不出头的椅子,言其象一座碑碣。南方民间亦称“单靠”。 一统碑椅,古代一种单靠背无扶手的椅子的名称,始于明代而盛于清代,它的主要特征是椅背与椅面之间呈直角,椅背与后腿足连作一体,上下宽度一致,搭脑两端不出头,后背长方而挺直呈笔直状,形如古代碑碣,也被称作“一统碑椅”,简称“一统椅”,南方又俗称“单靠椅”,后面修长的民间俗称“高靠椅”,一统碑椅适用于靠墙并列陈设使用,通常为二椅一几模式。<br></h3> <h3>椅子的后背部分用圆梗均匀排列的一种靠背椅。与笔梗椅的差别是满排而不设虚背部分。“梳背椅”的命名也是遵循了这一原则,梳背椅造型似木梳,因而得名“梳背椅”。<br></h3> <h3>其靠背犹如一座座屏,故名。靠背上往往镶嵌大理石,或镂空雕成瓶、叶、碗等图案,再嵌以瓷片,颇具特色,为清式家具中特有品种。常见的有“独屏背”和“三屏式”等,是明式家具的一种式样,至清代体形较大的又有称“太师椅”的。<br></h3> <h3>宝座:只有在皇宫和寺院中才能见到。它是一个”床型“古时人们最高的待客中心就是”床“座是供帝王专用的坐具。宝座多是清式家具,明式家具太少,这里只能找到清式的宝座。宝座多有脚踏。<br></h3> <h3>一般来说以前的家具设计有两个原则1尊严2舒适。当两者发生碰撞一定是舒适让位于尊严,所以有很多以前的家具我们现在人用起来不是那么舒服。坐具和卧具尤为能体现。<br></h3> <h3>古人讲礼法,也讲谨言慎行。常言说: “大丈夫,行的正,坐得端”。 他们或坐或行,对家具的使用,也体现着他们的地位和修养。古人用脚踏,是为了要端坐前,先步入脚踏,立正,整理袍衫,再端坐,是谓斯文与儒雅。椅子用扶手,是为了让人坐下后觉得有依所屏,可端正身姿,或可放置胳膊以做小憩。<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