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808080">李新民,山西省万荣县高村乡北薛村人,1952年生。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入编《中国人才辞典》。迄今为止,公开发表文学作品近二百万字,主要有长篇小说《百泉河》、《世道》、《一路走来》,散文《拾贝集》、《英娃》等。本篇选自最新出版的小说散文集《杂碎》。</font></h1><h3></h3> <h1><font color="#ed2308">孙爱国主编的编者按:“食堂”一词最早起源于1958年夏秋间,此前亦有此称谓,但与众人共灶、全民聚餐不是一回事。起初被称作为“农村公共食堂”,是农业合作化时期为了避免“三天粮食一天吃,全年粮食半年吃”从中央到地方采取的应急措施。作者运用抑扬、反衬、限制叙事等艺术手法活灵活现地追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吃大灶”时的所见所闻。意在告诫人们,触目惊心的奢靡和浪费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虽说现在不是共产主义,但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不过如此而已,“日子过到这份上,还要咋哩么?”“轻易不说啥好”的作者之所以“为新时代点赞”盖源于此。</font></h1><h3></h3> <h1><font color="#ff8a00"> 姚旺才老师的点评:李新民先生出生于五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正是作者长身体发育阶段,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让作者饱尝饥饿之辛酸,给童年生活留下不堪回首的记忆。作者通过自身阅历,用现身说法为新时代点赞,是一位在企业从事政工工作多年的老领导的心声,极具现实教育意义。作品语言风趣幽默,叙述生动,观赏性极强。大赞![强][咖啡]</font></h1><h3></h3> <h1><font color="#39b54a"> 邓育秦老师的点评:聪明机灵是他的天赋,写乡土文学是他的爱好,生动活泼是他的文风,风趣幽默是他的特质,使尽招数是他的手段,先抑后扬是他的手法。他能把酸甜苦辣写成歌,他能把零零碎碎画成画。他像是说评书又像是演小品,纯粹是一个玩文字的大家。看他的作品是幸福的回忆,读他的文章是美的享受。李新民以大量的篇幅,采用生活中的口语,回忆了几十年前为了生存不顾脸面,为了生命大胆冒险遇到的囧事、难事,所干的苦事、险事。生活气息浓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让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说一千道一万,《我为新时代点赞》!谢谢孙主编,谢谢李新民。</font></h1><h3></h3> <h1><font color="#167efb"> 尚振东老师的点评:@孙爱国 李新民: 作者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表弟家吃鱿鱼海参,与六0年吃"食堂”时定量供应、瓜菜代作比较,说明了改革开放之初,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及至现在:惩治腐败,人心大快;农民不交公粮还给种田补贴;霾已少,天更蓝,苍蝇蚊子已少见……生活的确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故而作者由衷地为新时代点赞!本文文字幽默风趣,语言生动流畅,以对比手法看发展,于平实叙事见真情,真无愧作家荣誉!为作家的美文点大赞![玫瑰][玫瑰][玫瑰]</font></h1><h3></h3> <h1><font color="#b04fbb"> 李天相老师的点评:我讲发生在我家的真实事,既是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困苦岁月,也是对新民同学文章的回应和遗补。<br></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六O年农村办公共食堂,我家前后院与隔壁(富农)院打通,成了生产队近二百口人的就餐处,无奈举迁别处。那时,饿肚子是常态。爷爷己经七十多岁了,天热了还穿着有尿黦的棉裤,裤腰打着前褶高过肚脐,两裤口绑着带子。那时夏收打麦,他中午给生产队看场,又带个小口袋,趁没人把前天带壳的麦粒装进去,约有一斤多,然后放到裤裆两腿之间,上边口绳系到腰的裤带上,再趁没人,偷送回家。晚上,母亲给我们煮着不全熟的绿麦粒,那可是真香!但我们不知是从爷爷的裤裆出来的,后来一个偶尔我发现了,爷爷叮咛我不要告诉人,这个不光彩的秘密我保守了几十年,只是给我的子女讲过。今天说出来,也不怕大家笑话!<br> 常言道:饥饿生盗贼,富贵生淫乱。不是吗,那个年代的饥饿,把爷爷逼成贼。而今天的物欲横流,不正腐蚀着人们纸醉金迷,醉生梦死。</font></h1><h3></h3> <h1><font color="#808080"> 邓育秦老师回复李天相老师:@李天相【吉人自有天相】 天相同学好。回忆过去,就是为了不忘历史,更好的珍惜今天的好日子,为新时代点赞!为你的点评点赞!</font></h1><h3></h3> <h1><font color="#ed2308"> 苗丽伟老师的点评:小时候鱿鱼海参很少见,到了腊月根了,县里的食品站的李站长就会打发小年轻娃给我父亲带口信,站里进了带鱼,有空去买。当时买肉要肉票,带鱼不要。我父亲和同事拿上麻袋,拉上小平车去买带鱼。那时的带鱼就是一大坨冰凉疙瘩,回家放到铁盆里,靠近铁炉子,慢慢化开,母亲用有一点温度的水往冰凉疙瘩上浇,好让化的快点,早点把带鱼收拾出来。等到化开了,里面有几个青鱼,还有好几个乌贼,母亲说也叫墨斗鱼,遇到危险时释放体内的黑色汁液保护自己。母亲把收拾好的墨斗鱼用葱姜蒜加一点咸盐爆炒,那是天底下最好吃的海鲜。凭着记忆不知墨斗鱼是不是现在的鱿鱼?李新民老师的文章,勾起我这个吃货的温暖的回忆,很是想念母亲。[可怜][可怜]李新民老师是个预言家,鱿鱼包子、海参烩菜在四十年后以后许多人已经品尝了,不过是不是当年的滋味不可知。感谢李新民老师幽默的文字,带给大家苦中有乐的感受。珍惜现在,过好每一天。[咖啡][咖啡][玫瑰][玫瑰]</font></h1><h3><font color="#ed2308"></font></h3><h3><br></h3> <h1><font color="#ff8a00"> 邓育秦老师回复苗丽伟老师:@苗丽伟 苗丽伟早上好!物质匮乏的年代,什么都好吃,什么都珍贵,回忆过去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味。现如今天天像过年,交通发达,当天就能吃上刚出海的海鲜。可是还能吃出过去那种味儿吗?这就叫缺者为贵。所以嘛,要为新时代点赞!</font></h1><h3></h3> <h1><font color="#39b54a"> 曹学仁老师的点评:李新民的每篇作品,语言风格总是那么挑逗人。这篇“为新时代点赞”的作品,是以困难时期公共食堂生活写实为衬托的。让人充满了苦涩的回忆。相信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正读懂那段特殊的历史,才能对今天的富裕生活感到满足。因此,也对伴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享乐、浪费、奢靡、贪腐等不正之风,更加遗憾和痛恨。</font></h1><h3></h3> <h1><font color="#167efb"> 小桥流水老师的点评:邓大姐用五点高度总结了李新民先生的文笔文风及写作手法。为你的点评点赞[强][强][强][OK][玫瑰]</font></h1><h3></h3> <h1><font color="#b04fbb"> 王水亮老师的点评:@李新民一文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br> 六十年代,当时的三年自然灾害又加上苏联卡我们的脖子,全国人民的生活成了大问题,一年的粮食只够半年吃。国家立即釆取了切实有效的办法,"办食堂"。我记得每天早上为了暂时哄一哄肚子,要用饭票买一碗玉米汤,说是汤和白开水也差不了多少,只是不像白开水清彻见底。中午吃的面条,碗里大多是汤和南瓜,茄子之类的菜,几根面条几乎都能数清楚。六0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冬天天短中午不回家,拿上饭票争着要买一个玉米面萝卜丝包子,包子里的萝卜丝就放点盐,一滴油也没有,只是包子比窝头大点能多吃几囗,也就那么凉吃,至于喝水,谁给你供水,没得想,下午放学回家再喝吧。哪时候人们吃饭前肚子饿,吃完饭肚孑还饿,都达不到半饱,只是压了压胃,让它不要再咕咕地乱叫。人们给生产队干活拔萝卜时拿起生萝卜就吃,出红薯时拿起红薯用手把土搓一搓,咔嚓咔嚓就咽下去了,当然吃的时候还要避开队长。<br> 食堂解散以后,粮食依然紧张,母亲经常用榆钱叶掺面擀面条,也经常把掉在地里的棉花花和柿子叶拣回去晒干搗碎和到面里蒸馒头。哪时人们虽然吃不饱吃不好,但人们的热情很高,在生产队干活有说有笑。<br> 三年自然灾害办"农村公共食堂"这是党和毛主席的英明决策。要是在旧社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是尸骨遍地。<br> 现在改革开放,经济兴旺发达,我们的生活比以前帝王将相过的曰子还要好。但是我们的孑孙后代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任意挥霍浪费。李新民的文章意在唤醒大家的觉悟,要爱党爱国,勤俭持家,杜绝浪费,为国家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篇文章应极力推广,我已转发多群。<br> 为孙总编,李新民为宣传正能量所做的贡献点赞![抱拳][抱拳][抱拳][抱拳][抱拳][抱拳]</font></h1><h3></h3> <h1><font color="#808080"> 闫景云老师的点评:人生有一种苦是吃不饱饭的苦,因为不是什么东西都可充饥,不是什么东西都可入口;人生有一种慌是饿的心慌,因为这种心慌不能通过意志而去控制。李新民老师总是抓住人性的最痛点,以“吃饭”为切入点,饿是本文的关键词,人虽饿,但精神不饿,是本文的最大亮点,相信共产党会让人民吃饱饭。“现在不缺物质,缺的是精神”,“不愁吃不愁穿,想吃啥就吃啥,古时帝王无非而已”,“日子过到这份上,还要咋哩么”。<br></font></h1><h1><font color="#808080"> 文笔朴实生动,吃不饱饭的苦,是民生最大的苦,农村改革开放,首先解决了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这是了不起的功绩。本文采用对比的写法,赞的实在,“鱿鱼海参包包子,捏饺子”一点不假,读后觉得李新年老师真心实意地“为新时代点赞”。由苦到甜的赞是真赞,由吃不饱饭到吃下“三高病”也是现实。正如我一位八十高龄的老师感言,年轻时,能吃,而没有吃的,老了有许多吃的,而医生不让吃。我想,宁肯吃的这高那高,也绝不想尝饿肚子的滋味,这是李新民老师对新时代点赞的真观点。</font></h1><h3></h3><h3></h3> <h1><font color="#ed2308"> 闫景云老师回复邓育秦老师:@邓育秦 邓姐,你对李新民老师的笔法,文法,手法等总结,真叫一绝。没有对李老师作品的深入研究,不可能有如此独特的见解。[强][强][强]</font></h1><h3></h3> <h1><font color="#ff8a00"> 邓育秦老师回复闫景云老师:@闫景云 谢谢你夸奖。你对那个年代人饿得慌的描写也是入木三分,没有切身体验,是万万写不出这样的语言的。[强][强][强]</font></h1><h3></h3> <h1><font color="#808080"> 杜刚辰老师的点评:李老师的文章别有深意,语言风格幽默风趣,《点赞》其实是在对比中对苦难日子的回忆,这个纵性比较让我们有了历史感,时间性,这就生出许多的感慨,伤痛,无奈,似乎能听到那时的肚子地咕咕叫,情景历历在目。在比较中,作者由衷地感谢新的时代带给我们的幸福快乐时光,这个快乐已经不是低层次的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交友,阅读,交流。亲们,让我们努力地向灵魂层次进发吧,文创,娱乐,诗和远方!☕👍</font></h1><h3></h3> <h1><font color="#39b54a"> 我喜欢看李新民老师的文章,其中缘由,请您搜索《我们这一代s》公众号☕🌹赏读李老师的《我为新时代点赞》😊🍎🍊🍌🍉🍓</font></h1><h3></h3> <h1><font color="#167efb">《我们这一代s》平台编创人员<br></font></h1><h1><font color="#167efb">名誉顾问:张平(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王义堂(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br>主 编:孙爱国<br>编 委:杨顺来、闫景云、姚旺才、毛迎春、邓育秦、李天相、尚振东、战继忠、冯保安、潘秀琴、卢国旺、冯建民、苗丽伟、张同灿、方向江、李文晓、张培民、周英苗、解建国、陈青海、张盼、张小盒</font></h1><h3></h3> <h1><font color="#b04fbb">孙爱国,山西省万荣县高村乡北薛村人,1955年生于西安,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西安财经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曾在诸多报刊杂志发表过文章,诗歌,散文,小说不等。早年多致力于文学创作,大学任教后主要精力在教学和学术探讨。侧重于《红楼梦》与老庄思想研究。</font></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