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惜付出,不计辛勤培养着祖国的未来;他们不惧风霜,宽厚弘毅,奉献着岁月芳华;他们不畏清贫,坚守一生,书写着自己的情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教师。</h3><h3> 在众多的乡村教师中,有这样一位老师,她30年如一日,用无私的青春耕耘着学生们的心田,她就是教育工作者——马金莲。</h3> <h3> 马金莲,1984年参加工作,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她踏入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从事教师工作已经30多年了。三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真情和爱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茁壮地成长。为了教育事业,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奉献自己的一生。</h3><h3></h3><h3> 她在罢骨小学,交口小学,南庄小学,德成村小学,赵家塬小学,后甘露河小学,红花沟小学等都留下了她教学的身影……其中感人的故事也不胜枚举!</h3> <h1><font color="#ed2308"> 一、爱岗敬业,教书育人</font></h1><h3> 作为教师首先应有正确的教书育人的观念,关爱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基本要求。身为教师必须要做到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学生。通过这三十多年的实践使她深深地懂得了“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的含义是什么。全心全意地爱着每一位学生是她一直以来工作的宗旨。</h3><h3> 1994年她调入后甘露河教书,开学的第一天,她发现班里有三个孩子穿的衣服破烂不堪,她立刻抽空去家访,原来这三个孩子是同一家的,他们的母亲患病,主要靠父亲一个拉扯这三个孩子,得知这一情况后,她便默默的帮衬着这些孩子,衣服脏了、破了,就帮他们洗补衣服;中午没饭吃了,就给他们做饭吃;冬天衣服单薄了,就给他们送些衣服,这一帮就是五年。现在,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家,并有自己的孩子了,每次遇见马老师他们都对孩子说:“快叫奶奶,在我们小的时候,马老师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照顾。”看着孩子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她由衷地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h3> <h1><font color="#ed2308"> 二、有爱才有教育</font></h1><h3>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h3><h3> 有一个学生,最初分到她们班的时候,学习滞后于其他同学,而且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经了解,他爸爸妈妈离婚了,他由他奶奶带着,这种家庭情况使这个学生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难言的重创,自卑心理在周围淡漠的环境中日益严重。在平日里,马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跟他谈心,鼓励他好好学习;天冷了,提醒他加厚衣服;他是班里最小的,但很听老师的话,于是他深切的感受到,一个老师只要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h3> <h3> 1984年至2016年,30多个年头里,她一直从事着复式教学工作,承担着一到三年级的语文、数学、科学等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她以校为家,破窑洞、土炕头,一住就是好多年,从不请假,因为她明白,她离开一天,孩子们就会耽误一天的课程。</h3><h3> 2011年,在红花沟教书的马老师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孙子,这对于一直就想抱孙子的她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可是让人费解的是,她并没有请假去照看孙子。每天早上依旧带上干粮,骑摩托车第一个到学校,中午在学校吃些干粮,晚上直到所有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才赶回家。正是这种对学生们负责的态度,使她教出的学生总是能考出优异的成绩。</h3><h3> 几十年的教学时间,马老师青丝变白发,在教学的生涯中,马老师和学生、学校结下深厚的情谊,她真正做到把教育当成一生的事业,几十年如一日书写着自己的育人情怀。</h3> <h1><font color="#ed2308"> 三、 提高素质,完善自我。</font></h1><h3> 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自我充电”:在教学之余,她努力抽时间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她摸索出了什么样的课才是学生最喜欢的;在学校组织的教师活动中,她也是每一项都积极参与,并积极练习。</h3><h3> 在从事教育工作的30年中,她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让每一位学生在她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她的工作追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她的自律信条,她能够始终坚持对党的教育事业忠诚,热爱教育工作,尊重领导,热爱学生,把青春和热情全部奉献给了偏远山区的孩子们,用自己的勤劳、朴实、智慧、爱心,为乡村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h3> <h3> 2016年药家湾小学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均衡验收,全校上下都忙着准备各项工作,这时的马老师也没有停下来,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帮忙。当看到实验室的地板上粘着难去的污渍后,马老师立刻拿着抹布去擦拭,也许是因为岁数大体力不支的原因,她由一开始的蹲着擦到最后变成了跪着擦,常校长看到后,感动的说:“我们为有这样一位朴实无闻的老教师感到骄傲,马老师您辛苦了。”</h3><h3> 2019年1月,是马老师正式退休的日子,在办完所有的退休手续后,她依然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并且主动要求参加期末考试的监考和阅卷工作,她用自己的行动站好了最后一班岗。</h3> <h3> 在事业默默地耕耘中,虽历尽辛苦,但一路行来,她也采撷下了累累硕果:从参加工作以来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晋绥儿女教育奖等。</h3><h3> 当有人问她:“这么多年,工作也正式了,荣誉也熬了一大堆,是什么支撑着你一直这样兢兢业业地坚持到最后?”她笑着说:“和过去相比,现在条件好的没法说,领导那么重视,同事那么友好。谁也不嫌我老,不嫌我不行。我打心眼里感觉高兴,幸福!”言语间,马老师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一股暖流划过我的心头,真心为马老师高兴。</h3> <h3> 教育的路是漫长的,在这漫漫长路中,有无数像马老师一样的坚守者,她们的职业幸福感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她们(他们)用爱心、真心、耐心、信心去迎接教育中的每一个挑战,去滋润祖国的每一棵幼苗,去缔造一支更加卓越的教师队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