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诸葛,泼墨八卦

<h3>也许有很多人对江南的印象不过是青瓦灰墙石板小径,流水绕门船行摇曳,这种在语文课本里读到的固定的画面。但如果你真正到了江南,就会发现,江南远不是一种风景,而是一种情结,是一种浸透在空气里的古老的自然的味道。就像诸葛村虽然位于浙江金华,古村的建筑却是徽派风格。</h3> <h3>诸葛八卦村,因为和三国传奇人物诸葛亮相关联,借托其独特的人文历史背景,而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驻足。诸葛八卦村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形成内八卦,而外面包围的八座山,形成天然的外八卦,村内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200多座。</h3> <h3>从当地人讲的几件往事,便可知这样的布局具有防卫功能。1925年北伐战争期间,南方国民革命军肖劲光的部队与军阀孙传芳部队在诸葛村附近激战三天,竟然没有子弹炮弹落入村子,整个村庄安好无损。抗战时期,一队日军从村外高隆岗大道经过,竟然没有发现这个村庄。村中建筑各家各户,面面相对,背背相依,巷道纵横,似通却闭。外人贸然进村,如果没有熟人带路,往往进得出不得。据说,曾有盗贼混入,找不到出路,结果束手就擒</h3> <h3>诸葛八卦村原来叫“高隆村”,这个村是围绕一个中心呈放射状的九宫八卦形布局,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尚属孤例,其重大价值不言而喻。</h3> <h3>另外,诸葛镇民居多为四合院式建筑,四面封闭,中留空间。而房屋的前沿比后沿高,每到下雨,几乎所有的雨水都聚集在自家院内。诸葛后裔们管这种做法叫“肥水不外流”。</h3> <h3>华丽的披檐有雕刻精致的牛腿、斗拱、月星等等。矮门大多是花格心的,玲珑剔透,轻快又花巧。矮门上方离门楣大约30厘米的位置,架空有一道纤绣的月梁,曲线柔和而有弹性,作一些浅浮雕,与矮门呼应,完成了门洞的构图。大户人家大门包着铁皮,钉着泡钉,做得极其华丽。</h3> <h3>诸葛后人们聚居在诸葛镇中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朴实而妙趣横生。走在村中,细心一点的人都会发现,窄巷中相对的两家人家门却并不相对,而是错着开,无一例外。当地人管这种做法叫“门不当,户不对”。诸葛后裔们说,这种建筑格局有利于处理好邻里关系。如果“门当户对”,两家人家每天进进出出,交往过多难免发生矛盾。发生矛盾仍要每日面对,积怨更深,难以解决。如果“门不当户不对”,问题就会因刃而解。无疑,“门不当户不对”正是牵住了安定团结的牛鼻子,恐怕只有诸葛亮的后代,才会想出如此简单有效的办法来。</h3> <h3>诸葛村的大部分住宅都是造在起伏的山坡上,从前到后逐进升高,叫做“步步高”。住宅的门头,都是精美的以苏式雕砖门头为主要特色。门头边由简到繁变化很多。简洁的披檐,以非常明快的结构逻辑与极其和谐的比例显出当地工匠高超的技艺。</h3> <h3>小巷较为笔直,往外延伸时渐趋曲折,而许多小巷纵横相连,似通非通,犹如迷宫一般。外人进入小巷,往往好进难出,甚至迷失方向。有意思的是,数百年来村中居住的诸葛亮后裔并没有意识到小村布局的奇妙之处,身在“八阵图”,不知八卦形。直到从一本旧书中查到相关记载,这一奥秘才大白于天下。如今,只要登上镇外的土岗向下俯视,仔细辨别,整个村落九宫八卦之形就会完整地展眼前,其布局之奇妙独特,令人赞叹不已。</h3> <h3>诸葛镇为何如此布局,迄今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这种布局是诸葛亮“八阵图”的翻版,是诸葛后人根据诸葛亮阵法精髓而设计的,这既是对祖先的一种特殊纪念,也是对诸葛亮“八阵图”的变相保存;诸葛后人虽然不嗜争强斗狠,但战备意识很强。如此布局,有利于在钟池一呼百应,从四面八方包围来犯之敌,无形中增大了取胜的把握。如此等等,见仁见智,不一而足。</h3> <h3>钟池</h3><h3>太极八卦图,以同圆内的圆心为界,画出相等的两个阴阳鱼表示万物相互关系。阴鱼用黑色,阳鱼用白色,这是白天与黑夜的表示法。阳鱼的头部有个阴眼,阴鱼的头部有个阳眼,表示万物都在相互转化,互相渗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合,相生相克,即现代哲学中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表示法。以圆心可分为四份定为四象。四象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表述空间的东西南北,时间的春夏秋冬。任何一组矛盾加中心,就构成为三才。</h3><h3></h3> <h3>钟池位于诸葛村的中心,在大公堂正前面,它的边上是一块与它逆对称面积的陆地,村民用以晒场之用。易经上说“东南为阳、西北为阴”再加上“天圆地方”之说,空地和钟池正呈阴阳太极图形。</h3> <h3>钟池,一半水池,一半陆地,一阴一阳,似太极阴阳鱼形图。<span style="line-height: 1.8;">陆地靠北和钟池靠南各有一颗水井,正是太极中的鱼眼。</span></h3> <h3>钟池四周伸展出八条小巷,特点各个不同,形成了坎、艮、震、巽、离、坤、兑、乾八个部位。大公堂就在它的坎宫部位,从它的正门边上东而去的一条十分幽深,一层层的台阶上坡,左侧是绿荫如盖的园子,的一右侧是一排排住宅的后墙,这条巷是通往村中十八厅堂之一的积庆堂的。钟池东面条巷子很平直,100米长。八条小巷似通却闭,似连却断,虚虚实实,犹如一张蜘蛛网,又宛如一座迷宫。</h3> <h3>大公堂</h3><h3>堂外门庭飞阁重檐,高约10米,上悬一块横匾“敕旌尚义之门”。顶层有明英宗于正统四年(1439)所赐盘龙圣旨立匾一方,表彰诸葛彦祥赈灾捐谷千余石的义举。整座建筑古朴典雅,气势恢宏,保存完好。</h3> <h3>堂内壁上绘有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白帝托孤等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壁画。</h3> <h3>大公堂</h3><h3>堂外围墙旁现存六株龙柏,暗示诸葛后人六族繁衍,人丁兴旺。</h3> <h3>丞相祠堂也是为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与大公堂相距百米,面积1400平方米。坐东朝西,平面按“回”字形布局,有屋52间,由门厅、中庭、庑廊、钟鼓楼和享堂组成,古朴浑厚,气势非凡。</h3> <h3>整个祠堂雕梁画栋,门窗栏杆等部件均雕刻精细,美不胜收。</h3> <h3>东阳木雕,镂空雕</h3> <h3>从明代起,诸葛村的高隆诸葛氏家族遵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祖训,在大江南北和中南亚地区开设了三百多家药店,如今诸葛村四代以上的中药世家就有十四家。村中天一堂药铺由诸葛亮47代后裔诸葛棠斋创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140多年。</h3> <h3>明代开始,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逐渐在城镇中发展起来,也逐渐向农村中渗透。诸葛村由于地理位址属三市交界处,交通发达,南商北贾过往较多。看着每日往来的行人过客,村民便在靠近大道的住宅内陆续开设了为过往客商们和过客服务的茶馆、饭店,以后就出现了各种杂货店和手工作坊。</h3> <h3>到清代经营当铺的绍兴人,修锁、补锅、打铁的东阳、永康人,制糖、做糕点的义乌人,善于经营的徽商或开店或作坊在这里定居下来,上塘商业区就逐渐形成了。上塘商业中心是一条环形街,街外圈在陆地上,街内圈在架在水面上的水阁楼,店铺的形成各式各样。大致有排门式、石库门式和水阁楼三种。</h3> <h3>龙泉青窑不但有名,宝剑更是一绝。</h3> <h3>我最喜欢的四不小和尚</h3> <h3>一直想拥有一套建盏,奈何腰包空空。</h3> <h3>做月饼的模子</h3> <h3>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人在织这个。</h3> <h3>几乎上都是用香樟木雕的,南方蚊子虫子多,防潮,驱蚊,装饰,三不误。</h3> <h3>没有人,自己放钱,自己拿物。</h3> <h3>在八卦村,随处都能感受到诸葛遗风,家家户户门前贴有与修身养德内容有关的“红帖”</h3> <h3>诸葛亮的智慧,水车</h3> <h3>诸葛连弩,还有木马机关,诸葛锁,……忘拍了</h3> <h3>古代生活用具</h3> <h3>八卦村有十八个这样的池塘,<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每个池塘下面都是通的,都是活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样的布局具有防火功能。因为八卦村里的房屋建筑多为木质结构。</span></h3> <h3>村民们每天都用池塘水洗洗涮涮。</h3> <h3>在这个村里,随便一指,就能指出两百年的建筑。</h3> <h3>俯瞰八卦村一角</h3> <h3>安徽建筑特色马头墙。</h3> <h3>百草园,</h3><h3>百草园里种植的多为药草,诸葛后人多以行医为生。</h3> <h3>园里枯井,有条蛇盘卧在里面,没敢照它。</h3> <h3>园内小景</h3> <h3>生态园里有许多动物和小孩玩的东西</h3> <h3>好喜欢这个花</h3> <h3>迷宫</h3> <h3>出口经过百家姓渊源树,和不同姓氏的家训。</h3> <h3>再见了,神秘而祥和的八卦村。<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临去前,只记得这里的村民、村中的每棵树、每株草,都是那样的宁静祥和,这是时间沉淀下来的安逸。这些上百年的古建筑散发的味道,如纱幔若有若无地轻抚着人的脸颊,虚虚实实浓浓淡淡漂浮着,直渗人心脾肺腑………</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