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语文,语文的春天

风中雨荷ꦿེ๑҉

<h3>二零一九年三月十六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嵩县,盛世白云大酒店内,座无虚席,春意融融。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第十三届年会暨河南省第二十三届语文年会隆重开幕。魏书生、钱梦龙、吴伟、肖培东……群贤毕至,名家荟萃,2000多名语文同仁满怀热情慕名而来。大家欢聚一堂,共商语文教育发展之道,共沐语文教学创新之风。这是一场语文盛宴,是一场创新发展的盛宴。</h3> <h3>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文章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主任魏书生先生致开幕词。魏先生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勉励大家肩负责任,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而努力,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而奋斗!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激励大家要不断求索、不断反思、不断交流,不断研讨,从而不断进步。</h3> <h3>“治学常怀青云志,育英执写儒雅篇。教育先锋树楷模,语文情怀展光彩。”开幕词之后,是河南省第七届语文先锋人物(十大语文年度人物,十佳语文教师,十佳语文教改之星,推动语文教育发展卓越校长局长)颁奖典礼!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魏书生为先锋人物颁发奖杯、奖牌!</h3> <h3>吴中华老师带着八十多岁的老父亲,登台领奖,分享自己的喜悦。父子同台,吴老师深情告白老父亲:您陪我长大,我会陪您到老!</h3> <h3>美女老师现场撰写、朗诵颁奖词:是谁?躬耕于三尺讲台,满怀期待;是谁?播下希望的种子,激情澎湃。是谁?迈开矫健的步伐,热情奔放 ;是谁?托起明天的太阳,光芒万丈。他们情系学校,情倾学生,坚定信仰,他们披荆斩棘,锐意改革,创设诗意课堂,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以校为家,挺起奉献的脊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粉笔染白发,育得桃李满园香。加减乘除算不出他们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尽他们的衷肠。</h3> <h3>颁奖典礼后,魏书生老师做报告,魏老师走上主席台,略显消瘦但精神矍铄,二十年前曾有幸听过魏老师的课,如今再次聆听,倍感亲切。看似随意的闲聊,风趣幽默的语言,快板儿式的节奏,求真务实的内容,创新高效的课堂模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边听边记:人生不能由着性子来,要兼顾整体;把课堂当成日子过,时时有事儿做,事事有时间做,生命在日子里流淌;学生的能力是自己从训练中得来的;人要好好过日子,不同的人要过不同的日子,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要自强不息;不管遭遇什么,眼睛都要向内,向内的最终目的是厚德载物。句句经典,句句震撼。<br></h3> <h3>魏书生精彩结束语:要有一颗平平常常的心态,永远不高人一头,永远不低人一等。要有高高兴兴的情绪,我很平常,我很高兴;我很渺小,我很自豪;我很普通,我很充实。不傲慢,越向前发展,越心境平和。在任何位置上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做着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在平平凡凡的岗位上,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做着平平淡淡的事情,不攀不比,把平平淡淡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从从容容,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h3> <h3>十六日下午,大师们依次登台,现场做课,一展风采。统编教材编写者蔡可作报告,《从“教教材”到“教材教”——更新课程观念,延伸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读书》,让我们从高中、初中、小学的语文试题中感受课程改革给语文教育带来的变化,以及今后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如何真正实现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br></h3> <h3>韩军老师,清华大学附中的语文老师。他对文本解读的深入、全面,无人能及。正如今天的主持人所说:文本解读有多难?文本解读有多深?那就请你看韩军。韩军老师认为:文本解读,就是要寻找经典文本的初心,忠于文本的初心。他还说:解读就如同吃饭,不要在解读前加标签,就像吃饭不能分为干部式吃饭,黄金周式吃饭一样。要学会静下心来思考,思考文本。韩军老师讲的是鲁迅的文章《故乡》。韩军老师用一个“望”字,贯穿全文,也贯穿了一堂课。他用“望”这条线,串起了课堂上的粒粒珍珠,终将这节课打造成了一条璀璨夺目的珍珠项链。让我在文本解读方面看到了珠穆朗玛峰。</h3> <h3>十七日上午,三门峡市灵宝市第三小学何皎洁老师执教《永生的眼睛》。真情真意,引导学生读人物的话,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体会主人公琳达的心理变化。设计一个又一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比如:谁的眼睛得到了永生?是怎么得到永生的?永生的仅仅是眼睛吗?眼睛能够永生吗?什么才能够永生?(在时间的长河里,有一种价值会……有一种精神会……有一种价值会……大爱无言,大爱永存!)课堂成了传递真善美的天堂。<br></h3> <h3>课后,何皎洁分享感悟:什么是完美?让孩子学有所获的课就接近完美。首先是读,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听说读写落到实处。本节课立足于读书设计了自读、细读、读写结合、拓展几个环节,尽管不够完美,但完美不完美不重要,课堂的艺术永远是遗憾的,关键是我们一直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h3> <h3>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永嘉十一中校长,肖培东老师执教《怀疑与学问》<br>肖老师朴实无华,却处处透着智慧。整节课都在引导学生怀疑题目,怀疑论证思路,怀疑作者采用的论证方法。机智灵活,左右逢源,但又是在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阅读议论文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h3> <h3>肖培东老师课后的分享: 教学不是谁配合谁的问题,教学不是学生配合老师的问题,而是老师要顺着学生的学情慢慢慢慢走下来的问题,一个好课堂绝对不是学生卖力地配合老师的表演,而是老师顺势地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沿着学生在学习的路上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让他们学有所得。肖老师反复强调,语文课堂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老师是一个好的导游,一个好的朗读者。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定要心中有语文,眼里有学生!不要把课堂建立在自己的感觉之上。让学生实打实地与课本接触,实打实地与思想接触,与语文接触,把学生放到语文教学中去,让孩子在课堂中慢慢改变。所以我们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存在,教学存在,语文存在,我们就要浅浅地用心地教语文。</h3> <h3>十七日下午,姚丹华老师用“溯源”法引导学生读《背影》。一个又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的抛出,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更深更广,把学生的是情感体验引向深入。课后,姚丹华老师谈溯源导读:《语文学习应是一片引人入胜的芳草地》语文学习要让学生产生兴趣。溯源导读法,是一种逆向思维法,一种倒推的阅读思路,溯源导读教学也是对作者生命的关照。对作者的本人深入理解之后,探究文本的创作背景,查找的学生就会有一种情感在里面,当学生学会用这种方法时,会探究作者的一个深层情况,这样理解文章就更容易了。溯源导读有三个步骤:一、初读感知文本,此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探究创作构技,此时会看山不是山,看水就不是水了 三、深度领会文本运用溯源法导读,再回到文章中去,又回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此时的山已不是原来的山,水也不是原来的水了。</h3> <h3>主持人段武亭老师用他那诙谐幽默的话语,用他诗人般的热情把会场的气氛从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年近90岁高龄的钱老师健步走上主席台,他站在讲台上给参会老师们作讲座。钱老师分享了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经验,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语文课怎么学,怎样鼓起学生 学习的热情,作为老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去鼓起学生读书的热情。台下座无虚席,不断传来阵阵掌声。<br></h3> <h3>时光匆匆,短短的两天时间,我们享受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这里,既有语文教育上“先锋人物”的颁奖,又有名师大家精彩的讲座和课例;既有读万卷书后的娓娓道来,又有深入浅出的沿流探源。他们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智慧,一种精神,一种情怀。需要我们细细咀嚼,慢慢消化。三月春意暖,扬帆正当时。年会结束了,但年会的春风必将激励更多的语文人开拓进取,去描绘语文教育桃红柳绿,异彩纷呈的春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