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不朽  精神永恒 ----合涧分局党支部、东姚分党支部联合参观学习马有金纪念馆

林税

<h3>  3月7日上午,林州市税务局合涧分局党支部、东姚分党支部联合开展“寻找身边修渠人”主题党日活动。经过前期走访、结合身边实际、寻求典型案例,首次“寻找身边修渠人”来到了合涧镇三阳村马有金纪念馆参观学习,并由“身边修渠人”王书生(合涧税务分局后勤厨师)跟随讲解。</h3> <h3>  马有金(1921—1989),合涧镇三阳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5月任林县副县长。红旗渠总指挥部指挥长,红旗渠建设模范和特等模范,红旗渠特等模范。</h3> 一身尘土做表率 <h3>  在红旗渠鹉崖大会战时,为了胜利攻克这一天险,县委派他到工地指挥,他大胆的接受这一重任,率领民工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胜利地完成施工任务。1961年10月,他接任红旗渠总指挥部指挥长。这时,红旗渠建设资金十分紧缺,民工生活口粮标准很低,为鼓舞民工的斗志,他身体力行,与大家同甘共苦,同劳动,同吃野菜,抡锤打钎,曾数次跳进冰冷的水里,带头挖石出碴,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率领民工攻克了许多艰难险阻。<br></h3> <h3>  在马有金纪念馆内,支部党员干部仔细瞻仰了所有的照片,发现有他抡锤打钢钎、有他专心致志堆石砌坝的,有在工地检查质量的,有指导民工工作的……马有金始终都是和民工在一起,也正是如此,更说明他是一个不搞特殊,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指挥长,一个真正和人民打成一片、为人民真心实意做事情的领导干部。</h3> <h3>  “他从不坐在指挥部的帐篷里遥控指挥,总是每天在渠线上调查研究,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就地解决,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整个工地根本分不出谁是干部,谁是民工”修渠人王书生说道。</h3> 一张黑脸抓质量 <h3>  马有金长期负责协调全县水利建设各路协调工作,他来到红旗渠工地指挥部,身体力行,和大家同甘共苦,抡锤打钎,逢山凿石,遇沟架桥,垒石砌墙,样样精通,因为他长期活跃在工地上,脸晒得黑黝黝的,所以成了工地上有名的“黑老马”。<br></h3><h3> 老马在工地狠抓质量出了名,他每天都要带领指挥部人员到工地上参加劳动。检查工作时,他总是带着一根一米长的钢钎,只要发现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地方,就要掀开看看,如未达到施工标准,立即责令返工。他多次在工地召开现场会,给大家说:“我们现在干的是祖祖辈辈的千秋大业,即使我们以后过世了,我们的子孙还要吃水浇地,必须提高工程质量,绝不能让他们受二茬罪。”</h3> <h3>  “老马嗓门儿大,脸黑,批评人不讲情面,工作抓得硬。他对建渠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发现谁弄虚作假,偷工减料,当场给予严肃批评,立即掀掉,坚决返工。” 王书生回忆道。</h3> 一生功绩筑丰碑 <h3>  马有金就是这样,一个为了修渠而不惜生命的人。由于工地生活过于紧张,他的血压不断升高,经常头晕头痛。指挥部的同志劝他去医院治疗,但他依然日日夜夜坚守在岗位。有时头痛得难以忍受,他就用割耳放血疗法加以缓解。他母亲双目失明,年逾高龄,长期患病卧床,他委托爱人照管,直到1963年8月,接到母亲病故的消息,才请示县委回家送葬,安葬后当即返回工地。</h3><h3> 红旗渠建成24年后,老书记杨贵在自己的回忆录《红旗渠建设的回顾》中深情地记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副县长马有金,在水利工地任指挥长时间较长,不叫苦不怕累,任劳任怨。因工作忙,‘三过其门而不入’,直到母亲病故,才请示县委回家送葬。哪一个人没有母子情呢?他跪在灵前痛哭地说:‘娘,我不是你的好儿子,没有为娘尽孝。’我说,他为人民立了一功,是林县人民的好儿子。”马有金在红旗渠总指挥部任指挥长9年多时间,为红旗渠建设做出巨大贡献,1965年和1966年红旗渠总干渠和三条干渠竣工通水典礼时,被评为红旗渠建设模范和特等模范。1970年10月,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委员长、董必武副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参加登天安门观礼活动。1973年9月30日,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4周年招待会。1989年10月29日因病去世,享年58岁。</h3> <h3>  在纪念馆讲解尾声,王书生老人又回忆起自己的修渠经历。1949年出生的王书生,1964年过了正月十五,当时年仅14岁的他跟随生产队的成员们趁着开春的时候,卷起被褥、裹起衣裳,步行140里地、行走几日的路程,前往山西省平顺县王家庄公社开始修渠。在到达王家庄西峰村修渠点后,他们先用长竹竿和草料搭建起了住宿用的草棚。到了冬季,为了抗寒,只能用报纸、纸浆简易的将草棚糊起窗户用以御寒。然而,住宿条件的简陋并不是修渠的唯一困难,在食不果腹的穷苦年代,令王书生老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吃不饱”。王书生老人讲述到,当时在粮食有限的情况下,即使各公社给予了一定的粮食补助,但一人一顿仍然只有一碗汤水饭,涩口的红高粱、玉米面是唯一的口粮。甚至为了果腹,在修渠结束后,王书生老人离开红旗渠时只剩下了一身衣裳,带来的被褥、衣物全都拿到山西、河北地界去换了口粮。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王书生老人说,大家的干劲并没有因为环境的艰难而衰减。居住点距离挖渠地点有四五里地的路程,为了完成工程,大家往往天不亮就从驻地步行出发,有时到达修渠点天都还未亮。大家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往返修渠的路上,往往不会空手来回,大家都会自觉扛起水泥、物资、工具,不仅充当着修渠人,也是红旗渠路上最美的运输工。</h3> <h3>  正是有像马有金、王书生这样一代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修渠人,才在高耸于漳河边的太行山创造了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类奇迹。他们是林州人的骄傲,是林州人的楷模,是林州人的好榜样。丰碑不朽、精神永恒,薪火相传、血脉相承,支部党员纷纷表示:“我们将接过马有金、王书生的接力棒,发扬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把我们林州建设得更加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