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乡间的“文艺轻骑兵”

郭建军

<h3>这些场景你是否有印象,晒谷场,操场上,祠堂前,田埂旁。。。。。。。也许已经谈出你的记忆,也许你根本没有看过。在那个年代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只要银幕升起的地方,那里就有欢乐,那里就有喜庆。在这方圆十几公里的地方就会沸腾,村民们奔走相告,就像过节一样。早早的吃好晚饭,扛着长凳,肩起椅子向着银幕挂起的地方涌去,占好位子,有序的自觉排好,那时户外看电影真是人山人海。村民们天天盼望着电影队能到他们村来放电影。电影场也成了村民交流,集会的场所,也是年轻人相亲,见面的最好机会。电影散场一路路火把,一路路油灯蜿蜒游动向着各自的村落消失在黑暗中,这已经成为历史,成为老一辈人的记忆。</h3><h3><br></h3> <h3>山村美丽的风景</h3> <h3>及时宣讲党的方针政策。</h3> <h3>传播先进,红色文化。</h3> <h3>你可知道这一情景没有中断,还在沿续,还有这么一批农村放映员坚守着这一阵地,他们更多的职责是利用电影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传播科技信息,森林防火,交通安全,卫生知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他们默默无闻,穿行于乡间小道,偏僻山村,大山峻岭。为此他们也不知流过多少汗,摔过多少跤,熬过多少夜,有时在大山深处放映结束因路途遥远,山路弯弯陡峭不得不寄宿老表家,或裹在车上熬过一宿。也为此他们不知受过多少寒,挨过多少饿,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没有离开过他们喜爱的农村电影放映事业,用他们的话说“我们放不下这一情节,离不开几十年相处的观众”,他们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老实,纯朴,执着。他们也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关爱,他们是宣传领域的流动宣传员,被誉为“新时代的文艺轻骑兵”。</h3> <h3>观影的人还是不少,老俵还是接受喜欢这种形式的观影。</h3> <h3>农村做喜事请电影队来放电影成一种时尚。</h3> <h3>放映路上翻山越岭,一路歌唱一路宣传。</h3> <h3>放映设备已从原来的胶片放映换成数字放映。</h3> <h3>“全国劳模,党代表,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放映员张包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