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

蒋文立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学校。那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h3><br></h3> <h3>一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军轰炸南开大学,国民政府教育部致函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并任命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位校长为临时大学筹委会委员。</h3> <h3>1937年9月10日正式成立长沙临时大学。10月,1600名师生到达长沙,在城东韭菜园借圣经学院和涵德女校于11月1日开学上课。</h3> <h3>12月,南京失守,长沙告急。38年2月,师生分二路,一路由粤汉铁路到广州经香港、越南入滇;一路由公路到桂林,经柳州、南宁、越南入滇。行程3200公里,历经68天。</h3><h3>1938年4月2日,教育部发电“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本部设在国立昆明师范学校。</h3><h3>1938年6月8日,关防正式到校,7月1日启用。</h3> <h3>校训。</h3> <h3>学校办学尽管得到中央政府和云南省主席龙云的支持,但仍十分艰苦。从保存至今的教室可见一斑。</h3> <h3>但学校有陈省身、吴大猷、吴有训、华罗庚、叶企孙、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一批名教授。</h3> <h3>学校设文、理、工、法商、师范5个院,26个系。</h3> <h3>常年在校教职工350余人,其中一半是教授副教授。八年间,在校任教的名教授有300多人。</h3><h3>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培养的学生。</h3> <h3>在三位校长的办学理念下</h3> <h3>学校培养了八千余名国家栋梁。</h3> <h3>其中有1948年评选的“中央研究院”院士27名。</h3> <h3>新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有173位,其中有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正宁。有“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23位”二弹一星功勋奖”中,有邓稼先,朱光亚,赵九章等8位是联大师生。</h3> <h3>另外还有王力、吴晗、冯至、冯有兰、钱伟长、梁思成、宋平、费孝通、彭佩云、周培源等许多大家。</h3> <h3>许多热血青年选择了投身战场,献出了生命。电影《无问西东》里便有以西南联大为背景的情节。</h3> <h3>学校于1946年7月停止办学。北大、清华、南开北迁。师范学院在原址独立设置“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云南师范大学“。</h3> <h3>大草坪上有闻一多塑像和联大师生的塑像。</h3> <h3>走过草坪是原西南联大校门。</h3> <h3>右侧是三位校长的胸像。</h3> <h3>后面是“12.1”事件纪念碑。</h3> <h3>正对校门的是闻一多衣冠塚。</h3> <h3>同葬的有“12.1”牺牲的四位烈士。后面有一个小墓是李公仆烈士墓。</h3> <h3>边上有西南联大烈士纪会碑。</h3> <h3>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柱。</h3> <h3>西南联大纪念碑由冯友兰撰文,共1178个字。由闻一多篆额。记载了联大的沧桑变迁。</h3> <h3>最后来看一眼這块匾额。</h3> <h3>”绝徼”指荒涼的土地,”桢干质”指大树良材。意为把国家栋梁之材移栽到边远地方去,为民族复兴保存力量。</h3><h3>這句词出自西南联大校歌。</h3> <h3>附:《滿江红》(西南联大校歌)</h3> <h3>万里长征</h3><h3>辞却了五朝宫阙</h3><h3>暂驻足衡山湘水</h3><h3>又成别离</h3><h3>绝徼移载桢干质</h3><h3>九州遍洒黎元血</h3><h3>尽笳吹,弦诵在山城</h3><h3>情弥切</h3><h3>千秋耻</h3><h3>终当雪</h3><h3>中兴业</h3><h3>须人杰</h3><h3>便一成三户</h3><h3>壮怀难折</h3><h3>多难殷忧新国运</h3><h3>动心忍性希前哲</h3><h3>待驱除仇寇</h3><h3>复神京</h3><h3>还燕碣</h3> <h3>神京已复,然联大何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