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相约春天,只为遇见!</h3><h3> 细雨霏霏洗净星城,春的气息弥漫校园。胡校长带着我、罗欢老师、郭芳老师参加了“2019年春季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精品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一起探寻课堂之美!</h3> <h3> 来自浙江的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给我们带了了一堂耳目一新的《我来写一首诗——半轮月》。比较教学法贯穿了蒋老师的整堂课。孩子们在比较中思考并发现,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步入诗歌的美好境界!</h3><h3> 蒋老师的讲座发人深省。高强度学、所有人学、探索中学,这是我的课堂欠缺的,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h3> <h3> 李祖文老师的课堂容量很大,但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个性化的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汇报展示进行思想的撞击,都在心中留下了蜘蛛人安拿生的形象。</h3><h3> 李祖文老师说,群文阅读教学带来了语文教学的三大变化:选择、建构、过程关注。这三种转变引人深思,在这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指导孩子们去学着筛选整合文本,这将让孩子们获益匪浅。</h3> <h3>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指出的方向。</h3><h3> 戴老师在这堂课上为孩子们打开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第一页,让孩们有了继续翻看下去的欲望,并且这种看是有指导有方法的看。戴老师带着孩子们关注封面、目录、译序,听故事猜情节,开放式自由选读。相信通过这堂课,孩子们能更好地去阅读整本书。</h3> <h3> 《一位诗人的诞生》,真的挺有意思的课题。周其星老师以问题诗为基础,教孩子们写诗。老师为孩子们铺好了路,带领着孩子们大胆自信向前走,撷取了一朵朵美丽但又各异的诗歌之花!孩子们虽是模仿式的写,但老师恰当适时的指导,激励的言语让孩子们思维活跃,妙语连珠。</h3> <h3> 美丽优雅的胡红梅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绘本。安安静静地看,干干净净地读,痛痛快快地聊,沸沸扬扬地议,大大方方地赞,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孩子们沉浸其中,真是润物细无声。</h3> <h3> 周益民老师围绕核心问题:变,让学生自主提问,小组合作共同解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不仅知道了如何梳理情节,也让学生知道如何确定核心问题,并散发新问题,自己去解决。教师的引导,孩子们活跃的思维、流利有逻辑的言语,真是让人如沐春风。</h3> <h3> 曼妙的音乐,古典诗词的独特韵味,洋溢于吉春亚老师的课堂。孩子们仿照着预设歌词的展示,学着去将古诗词整合成歌词。这考验他们对古诗词了解。不同形式的组合,变成了一首首动人的乐曲,优美的童声带着听课老师仿佛重回汉唐。就让经典咏流传!</h3> <h3> “世界如此热闹,我却如此绝望。”鲁迅选择做一个绝望中的斗士,而刘发建老师选择做一个解读大师作品的老师。刘老师的课堂以读为主,初期引导学生感知,在读中让学生与文本互动,逐步走进文字,走进文字后的人物。</h3> <h3> 安静坐于桌前,看着这几日记下的字字句句,耳旁仿佛还回荡着名师们智慧的言语和孩子们童稚的回答。感谢这次春天的遇见,让课堂之美留存心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