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访古沁阳行

洛水青

<h3>  春光明媚,阳光灿烂,洛阳考古志愿者一行于3月16日到焦作沁阳寻古访幽。</h3> <h3> 太行陉羊肠坂</h3><h3>  作为古时豫晋咽喉,“太行八陉”之一的古羊肠坂如雷贯耳,今日有缘走向这个美丽神奇的千年古道,大家的心里都涌动着浓烈的渴望和兴奋。</h3><h3> 乘车来到沁阳常平乡常平村,这是太行山下一个古老的石头村,一株株树龄300多年的古树见证着世事变迁。村北一通石碑赫然入目:“古羊肠坂”,这便是古道在豫的起点了。</h3> <h3>  沿古道徒步走上北边的山岭,前方一条宽约一至四米的石板路,崎岖缠绕,曲曲弯弯,形似羊肠。 </h3><h3><br></h3> <h3>  千年古道数沧桑。传说帝尧曾通过羊肠坂南出太行,多次到怀州地巡狩;战国时,秦将白起率军克羊肠坂攻赵,取得长平之战胜利;曹操北征高干,于羊肠坂写下《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诗篇;抗战期间,古羊肠坂是抗日将士常平阻击战抛洒热血保家卫国的重要战场……</h3> <h3>  沿古道而行,地面上出现了几个碗口大的石窝,印记清晰可见。当地老乡说这是马蹄印。这马蹄印是豫晋两省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山西泽州等地方的百姓带着核桃、柿子等特产,往返数日到常平等地换来小米、梳子等生活用品,年长日久,便磨出了这印记。</h3> <h3>  初春的太行山仍显苍凉,几树盛开的杏花灿烂着山野。行走间,远远望见山上一座圆形的城堡,那便是此次寻古的目的地:古碗子城,大家不觉加快了步伐。在古碗子城南500多米处的坂道南侧,拾级而上10多米,面积60多平方米,地面有柱洞,峭壁上有()孔。这里是咽喉段的前沿哨卡。</h3> <h3>  距离碗子城不远,古道左侧石壁上“古羊肠坂”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据传为清代两朝帝师翁同龢于清同治元年书写。翁同龢官至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很受光绪帝重视,光绪“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h3> <h3>  沿石阶道拾级而上,碗子城到了。大家发出了胜利的欢呼。古碗子城俗称孟良寨,是横跨坂道的唯一城堡。城设东、西二拱券门,东额书“北达京师”,西额书“南通伊洛”。它东北—西南向,北而倚山,南临深谷,面积1千多平方米。该城全为石造,城墙厚3.5—6米不等,残存高4—6米,城东足下有团城,城西南角为马面炮台。城内北边有护城房屋台基,面积约50平方米。</h3> <h3>  站在城墙上,看旌旗猎猎,听风声掠耳,感受到当年的金戈铁马、鼓角争鸣,如今历史的烽烟已然远去,我们更应珍惜今天的国泰民安,岁月静好。</h3> <h3> 天宁寺三圣塔</h3><h3>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三圣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h3> <h3>  天宁寺历史悠久,创建于隋代,时名长寿寺,唐武后时易名为大云寺,金代又更名为“天宁寺”,至明清达到鼎盛时期。民国之后,由于连年战乱,该寺才逐步衰落,解放后仅剩后部的三圣塔和唐代刻立的《大云寺皇帝圣祚之碑》,寺内其余建筑皆荡然无存。1979年开始将这里辟为文物保护中心,1984年11月正式建立了沁阳博物馆。中国书协主席启功亲题馆名。</h3><h3><br></h3> <h3>  沁阳市博物馆以天宁寺三圣塔为主体。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刹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米的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三圣塔外观仿唐,内结似宋。庞大的石造基座内为双环体壁,两壁中间设回廊走道。塔内为竖井式的方形通道,通道两壁有脚窝,可供游人攀登,通道至九层后从外部攀沿而上,才可登上十三层极顶。三圣塔最珍贵的是塔内保存了丰富的石刻资料,门额上有“玉泉龙宫藏”半月形刻石,左右线刻云龙和花卉图案,塔身第一层正中有铭石一方,具体记载了建塔者的姓名、简历、砖匠、木匠、泥匠以及烧砖的地点和人名,为金大定十一年六月一日刻。塔内有“隐瑞洞”、“腾云洞”还有泥石造像多尊。三圣塔是目前中国金塔中保存状况最好、形体最大、石刻资料最丰富的一座,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h3> <h3>  馆中设苑,是沁阳博物馆的一大特色。石苑内150米的长廊内陈列着历代石刻造像,书法碑碣和墓志石200多件,上自汉魏,下迄明清,以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卓越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书法技艺为国内外学者、艺术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所珍视。</h3> <h3>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人人几乎耳熟能详。作为李商隐的家乡,沁阳市博物馆也设有另外两个基本陈列:《沁阳革命史迹陈列》、《唐代大诗人李商隐陈列》。</h3> <h3>  临别时回望,风儿拂过,三圣塔上的风铃叮叮作响,声音落在人们的心里,荡漾起一片祥和。</h3> <h3> 朱载堉纪念馆</h3><h3>  在几百年前的欧洲学术界,人们都知道了“王子载堉”的名字,他就是明太祖元璋九世孙朱载堉。朱载堉的诞生地就在沁阳,如今沁阳市在郑藩乐府旧址上建起了朱载堉纪念馆。 “郑藩王乐府旧址”,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也是朱载堉隐居九峰丹水之前,在此进行乐律、历算、计量、物理、音乐、舞蹈诸方面研究和著述的场所。</h3><h3><br></h3> <h3>  朱载堉(1536年—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是明太祖元璋九世孙,明仁宗帝的第六代孙,郑藩王族嫡世,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其父郑恭王朱厚烷能书善文,精通音律乐谱。载堉自幼深受影响, 喜欢音乐、 数学,聪明过人。</h3> <h3> 朱载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因此,朱载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主要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嘉量算经》、《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算学新说》、《瑟谱》等。</h3> <h3>  不恋富贵与权势,执着于自然科学与艺术,朱载堉被与他同时代的人们称为“天潢中之异人”,而在充满喧嚣与浮躁的今天,对于心怀追求与理想的人们来说,朱载堉的取舍也会是一种人生启迪吧?</h3> <h3>   古建筑瑰宝沁阳北大寺</h3><h3>  沁阳北大寺位于沁阳市老城区西北部,创建于元至正年,明嘉靖四十年重建,清代增建,至今已有740多年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怀孟地区首创的第一座清真寺。2006年5月2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br></h3> <h3>  志愿者一行走进沁阳北大寺内,被宏伟的建筑所震撼。</h3><h3>  古寺从总体布局来看,是传统规则性布局,中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三进三段,轴线上厦、殿、厅、堂结构严谨,与疏朗的庭院相互协调,自前而后建筑物缓缓升高,使整个北大寺气势巍峨,高大雄伟。既富丽堂皇,又庄严肃穆,是中原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h3><h3><br></h3> <h3>  在阿訇的引领下,我们走进礼拜殿内。殿内梁、檩、柱、枋用材硕大,雕梁画栋,沥粉贴金。看到硕大的立柱上彩绘着精致的绿色枝叶和红色牡丹花,我们这些来自牡丹花城洛阳的志愿者们顿时倍感亲切。</h3> <h3>  窑殿内顶部分砌三个穹窿顶,阿拉伯式的,穹窿顶部的中心位置用砖镌刻着阿拉伯文:“安拉乎”即真主的尊名;外部殿顶为亭塔式与楼阁式相结合,饰以琉璃件十字脊,兽吻达70多个,檐下镶嵌琉璃枋,拱及垂莲柱,色彩缤纷,玲珑多姿,巍巍壮观,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全国独有,为我国伊斯兰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 文化价值。</h3> <h3>  寺内还设有武馆,倡导穆斯林们练习武艺,战时保家卫国,和平时代强身健体。</h3> <h3>  离开清真北大寺已是暮色降临,在寺外的宣传栏上我看到了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的话语:“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h3><h3>  耳边仿佛响起了那首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h3><h3> &nbsp;(声明:文图均为原创,著作权归原作者。文字 :段延青 摄影 :徐小国 林兆成 :梁顺利 刘英子 赵兢 段延青)<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