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名师之路 ,悟数学之道——濮阳县第五实验小学参加“和美课堂”第十三届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朱利红

<h3> </h3> <h3>  有人说: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带着昨天的收获,我们今天继续观名师之路 ,悟数学之道。</h3> <h3>  罗鸣亮老师的课堂凸显数学精神,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罗老师把三年级的《口算乘法》一课,用二年级的孩子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了轻松愉快的游戏之中,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到了知识,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是幸福的,快乐的。游戏的背后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讲道理原来是学习有深度思维含量的数学。</h3> <h3>  罗老师在报告《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中指出: 放手,让学生自己营造精彩,不要让你的爱变成学生的绊脚石!</h3> <h3> 周卫东老师一上台就抛出了“考得怎么样?”这个关注度极高的问题。周老师和校长的对话贯穿整个课堂,平均数的性质和怎样球平均数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让孩子理解得淋漓尽致。他的教学真是是一门成功的艺术:自然灵动是其教学艺术的显性表征,惹人入迷;深刻隽永是其教学思想的内在品格,令人感动、令人敬佩!</h3> <h3>  周老师一直强调我们老师做教育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皮囊,不见灵魂;只注当下,不念过往。”</h3> <h3>  瞧,我们的老师笔记记得多认真啊!即便是回到宾馆,也阻挡不了我们思考、交流、学习的脚步!</h3> <h3>  3月17日下午是吴正宪老师执教的《统计》一课。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这节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h3> <h3>  在吴老师的报告中,明确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使我们知道了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说明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h3> <h3> 走在路上,思绪飞扬,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是留下的思考却不能终止。在这些精品课当中教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几位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构思、深厚的数学素养、真实的教学感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受到触动、受到启迪,细细口味他们的话语,备感受益匪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