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布鲁塞尔三、花毯节

米老

<h3>布鲁塞尔花毯节始于1971年8月15日,据说最初是一个园艺师的创意,他用80多万株根特地区种植的秋海棠铺就装点了市政厅大广场,引起轰动效应,此后,政府就将这个项目继续下去了,并定为在偶数的年份举办,每两年一次,都以8月15日为核心日期,早些年是两天,现在技术进步了,上届开始展期都是4天了(不算摆花的时间),每次都有不同主题设计,花卉用量高达80多万株。今年是偶数年,于是在即将返回北京之前,我赶上了这场视觉的盛宴。</h3> <h3>8月15日也是天主教的圣母升天节,是欧洲的法定假日,因此,本地人去参观花毯的有很多,还有许多周边国家的游客及正赶上这个日子的各国旅游团队。预计不好找停车位,我们干脆就直奔附近的地下停车场,因此没耽误时间,一切顺利。越往大广场走,人越多,时近中午,饭馆露天的桌边都坐满了人,我们在经过海鲜街时,在两侧桌子中间与对面过来的人真是“擦肩而过”,不远就是大广场。</h3> <h3>沿途看见有值勤的警察。</h3> <h3>我们是从连廊一侧的入口进入的广场,连廊里的人也是摩肩接踵,但比起咱家的人山人海又好了许多。</h3> <h3>被评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布鲁塞尔大广场,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地标之一。 它始建于12世纪,它长约110米、宽约60米,被中世纪的行会建筑所包围,都是十分有风格的建筑,广场一隅的市政厅大楼也始建于12世纪,期间几经毁损又几经重建,现在它的塔尖高约91米,是广场上最高的建筑。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也曾在大广场边的公寓居住过,他赞美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h3> <h3>今天,这座美丽的大广场上人流如云,广场四周用铁栅栏隔出十余米宽的道路,栅栏中间是鲜花铺就的色彩鲜艳亮丽的巨大花毯,有1800平方米,这应当是世界上最巨大的毯子了,是由85个义工昨天用近10个小时的时间铺就的。花毯是由各种鲜花铺成,据说以比利时国花秋海棠为主,杂之以其他花卉,我看外围的黄色就是小菊花,红的的干脆就是花瓣铺的,花之间的棕色是松木屑,而且从地上只有两寸高的花围看,花下应该没有花盆,这要展四天,下面应该有保护层,晚上也应该会有洒水措施。</h3> <h3>上届(2010年)铺花毯的义工们(网上下载)</h3><h3> 这巨大美丽的花毯规格都是长75米,宽24米,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需要将近百名的志愿者在8个小时内完成制作,他们首先会铺制一层草皮在广场上,鲜花也会紧紧码放,每平方米由超过300株鲜花组成,总数量超过60万株。这样,鲜花可以从草皮上吸收水分,如果天气太热,将会为草坪喷水,以保证在未来的4天,花朵达到最佳状态。</h3><h3> 每届花毯的主题都不同,上届的图案体现了布鲁塞尔市的标志“圣徒降龙”,还有漂亮的黄色鸢尾花图案。</h3> <h3>今年的主题是“非洲大陆”,构思来源于博茨瓦纳、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等国的一些部族图案,通过多彩的鲜花和图案充分展示非洲多样文化,以及非洲与欧洲的紧密联系。</h3><h3> 花毯共使用了1200箱、20种颜色的秋海棠花,由85名志愿者铺就。</h3> <p class="ql-block">我们顺时针绕行观赏花毯,路过白天鹅旅馆时,忍不住又给那只在门框上展翅欲飞的白天鹅照了一张,马克思曾于1845年2月在这里居住,不久,恩格斯也来到这里,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这里从事了许多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等一批伟大的著作也在此问世。这里如今依然正常营业,那间屋子也没有辟为展室,对于人家而言,马、恩也不过是个普通的住客。每到此处,我就自然的想到《共产党宣言》里“幽灵,一个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的著名引言,记得当年在兵团开批判会时,一位大姐发言曾温柔的引用此句开场,结果落下了一个外号叫“幽灵”,那位大姐平素也高傲的如天鹅一般,咋那巧合尼,难不成真有幽灵附体?每每想到此,我都会忍俊不住。如今,我这来自东方的过客形单影只的倒像一个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而共产主义理论早已从幽灵升华为阳光下的实践,可我不是来宣传共产主义的,也不是来解放“全世界2/3挣扎在资本主义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的,我就是一个捎带脚来体会资本主义、同时揣测着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有多少距离的访客。</p> <h3>与白天鹅旅馆左侧一路之隔的市政厅,特征是两侧不对称。</h3><h3>没几步就到了市政厅跟前,因为知道可以上市政厅的二层露台上去观赏花毯,我们早就决定要上去,这样可以全方位的观赏美景,也不虚此行。但女儿过去打算买票时,发现平素3欧元一张的门票现在卖5欧元,这倒没有什么,既来之则安之嘛,只是因为二层露台有限,同时购票也可参观市政厅内部,因此要限制人数还要限时,走一拨再进一拨的,所以售票处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从院里排到了广场,我们决定不排这个冤枉队。</h3> <h3>我面对白天鹅旅馆,后面是国王大厦。</h3><h3>来时我就发现,市政厅对面的国王大厦(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行宫)、现在的布鲁塞尔市博物馆的二层露台上也有人,我们决定过去看看。一问,这里参观票是4欧元,如果想进二层露台观赏花毯,再加1.5欧元,还不限时。哈哈,5.5欧元既看展览又可观花,还不排队不限时,这太合适了,我们马上买票进去,事实证明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等我们在里面浏览两个多小时出来时,这里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h3> <h3>国王大厦门票,左边是4元的门票,右边是1.5元的露台票。</h3> <p class="ql-block">对面楼上骑马雕塑的右下方就是白天鹅旅馆。</p><p class="ql-block">从楼上往下观花,看的更清楚,因为人不算多。看得更从容,花毯节今年的主题是非洲大陆,构思来源非洲国家的一些部族图案,色彩都很明亮跳跃,热情奔放,很像非洲民族服装的色彩,与上届柔美的色彩和圆润的鲜花在造型有很大不同。不过咱就是来看花哨养眼的,啥图案对咱来说都是第一次,都漂亮。</p> <h3>我从不同的角度拍了些照片,因为相机不顺手,是女儿的索尼小卡片机,感觉也只能这样了。我的G11相机说来气人,它竟然在我们去北欧旅游时第二天就坏了,当时我都没有情绪继续旅游下去了,到那时才发现,如果旅游不带相机,还不如不去呢(是不是只有中国人这么想),因为回来后慢慢欣赏照片回味过程并不比旅游的乐趣小。后来一路都用闺女的相机,没电了就再用iphone&nbsp;,就这么凑合下来了,今天好在基本的都照到了,边边角角的没所谓啦。</h3> <h3>非洲图案色彩夺目,这局部的大红大绿煞是养眼,民族文化一定是出自并反映民族性格的,这图案和色彩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出话剧~非洲战鼓。</h3> <h3>请看对面右边那个市政厅大门洞里,都是从里面排队排出来的人。</h3> <h3>从国王大厦往下看,广场周边的道路都是人流,广场四周的餐厅、酒吧、咖啡屋设在露天的座位都坐得满满的,还有精明的花商在路边摆上鲜花做生意。</h3><h3> 参观完花毯,我们开始参观博物馆。</h3> <h3></h3><h3>这是1887年的市政厅。<br></h3><h3>这个国王大厦很值得一看,它最初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建的行宫,共三层高,有着精致华丽的外观,与市政厅及周边建筑共同形成大广场的美丽不凡。自建成至现代,其中也遭毁损被修缮过,现在它是布鲁塞尔市博物馆,里面展出的都是这个城市的历史及变迁,有贵族使用的精美瓷器和金银器皿,还有平民百姓使用的粗瓷用具;有很多古老建筑上的雕塑,还有很多宗教场所的精致摆设,有一些古老的挂毯,还有近代的照片,在二、三层的楼梯口都放着有关的视屏,可以在休息时观赏,总之,博物馆虽不大但很有看头。</h3> <h3>围着城墙的布鲁塞尔。布鲁塞尔于公元979年建城,至今有已1000多年的历史,当年以森纳河流域为封邑的查理公爵,选择森纳河的圣热里岛为定居点,在岛上筑起要塞和码头,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住所,从此这里出现了城市的雏形,当时称“布鲁奥克塞拉”,条顿语为“沼泽上的住所”之意。“布鲁塞尔”的名字,就是由此演化而来的。</h3> <h3>上了门票的雕塑,这个仙女是布鲁塞尔的标志,她左手托着市政厅,右手不知托着啥,不会是王宫吧?</h3> <h3>这中世纪武士的盾牌太小了。</h3> <h3>这类雕塑常见楼门旁,一边一个,头上顶着门梁。</h3> <h3>这些手持书本和经卷的雕塑应该来自同一个地方。</h3> <h3>这个像是清真寺遗物</h3> <p class="ql-block">这是较远年代的陶罐和近代贵族的瓷器,这之间就是城市的发展与变化。</p> <h3>贵族的金银餐具,透着奢华。</h3> <h3>民用瓷器,略显粗糙,但却很逼真。</h3> <h3>民间酒馆中的大酒壶,壶嘴在两脚之间,后背有壶把。</h3> <h3>布鲁塞尔的城市发展进入现代的早期状态<br></h3> <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上世纪40年代的交通马车</p> <h3>二战刚结束,百废待兴,那时还买不起私家车,这是有轨电车。</h3> <h3>上世纪50年代的国王大厦。那时经济发展,百姓买得起车了,但停车场跟不上,于是广场成为停车场。</h3><h3> 现在的布鲁塞尔的繁华地段都有巨大的地下停车场。</h3> <h3>上世纪50年代的同性恋酒吧。</h3><h3>2003年 7 月,比利时议会通过了承认同性婚姻的立法,成为继荷兰之后,第二个立法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h3> <h3>博物馆二楼天花板,好结实</h3> <h3>博物馆三层顶棚,王宫时代肯定不是这样。</h3> <h3>这个博物馆最大的看点是在三层的一侧,那儿有尿童于连的服装展厅兼收藏室。里面还收藏着他当年最初的形象照片和有关的广告、漫画等。很有趣味性。</h3> <h3>通过对各时期于连雕像的整和,最后定格在目前的形象上。上世纪50年代的尿童于连。</h3> <h3>过去的于连宣传画</h3><h3>现在的于连工作室</h3> <p class="ql-block">尿童于连应该是全世界服装最多的儿童了,他的第一套服装来自1747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捐赠,此举引来各国宾客们的纷纷效仿,200多年来他们争相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装赠给小于连,如今他已有800多套各国及各民族的服装。</p> <h3>博物馆专设一角来收藏他的服装。 于连衣服太多了,展室里,上百个小雕像各穿一套,还都是世界各国的服装,五颜六色花里忽哨的。</h3> <h3>还有穿军装的于连。</h3> <h3>看有多少于连,真是世界于连大团结。</h3> <h3>还有一串串的大柜子抽屉里都放着他的衣服,抽屉面上覆盖着透明盖,出于好奇,我们拉开了几个看看,但实在没有功夫一个个的都拉开看,可见他衣服之多。</h3> <h3>我国共赠送了3套于连服,其中一套是1979年布鲁塞尔千年大庆时北京派人专程赠送的真皮红色汉族对襟小裤褂一套。每逢10月1日,小于连就穿上此装上岗,若再配个瓜皮帽,就真成小地主了。</h3>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着装的小雕像里还真找到了套着中国服装的于连,他穿着一身红衣蓝坎肩的对襟小褂,坎肩上还有“窗前明月光”的诗句,头上还真有一顶瓜皮帽,可惜有点大。据说咱家还送过一套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给于连,但在着装于连中我们没找到,或许在衣橱中放着呢。</p> <h3>从博物馆出来,我们绕过广场上的花毯,穿过白天鹅旅馆与市政厅之间的马路,又来到于连雕像下,与这位“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告别。</h3> <h3>世界人民都爱于连</h3> <h3>广场及沿路有不少执勤的警察和警车。</h3> <h3>还有骑着高头大马的骑警,这马又威风又漂亮。</h3> <p class="ql-block">告别了于连和大广场,但鲜花美景已深深的印在脑海里,连续18届的花毯节表达了比利时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他们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值得尊重。</p><p class="ql-block"> 再过两天就要告别布鲁塞尔了,我发现我真的喜欢上了这里,它宁静,优雅,又不乏热情和活力,人们从容淡定,待人友善,无论有无政府都能自觉遵守着各种规制,很多中国人到这里也都变得自觉起来,只有高度的文明才具有无形的教化力,才能有巨大的吸引力,才会有较高的幸福指数,这不也正是我国政府和人民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和谐社会吗?</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美丽的花毯,再见了,布鲁塞尔。(完)</p><p class="ql-block">后记:女儿外派比利时两年后,任期尚未满,便于2013年紧急奉调法国巴黎,至此,我真的与布鲁塞尔再见了,借女儿的光,又领略了巴黎这个花花世界的风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花毯

广场

布鲁塞尔

市政厅

鲜花

白天鹅

图案

国王

博物馆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