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晋之好说起 (二十四)

拙安(原创)

<h3>从秦晋之好说起 (二十四)</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春秋、战国的分水岭除了三家分晋外,另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田氏代齐(也有说田陈篡齐)。春秋末期,各诸侯国中卿大夫掌权的必然结果就是国君大权旁落,新的势力做大做强。就好比是财主家的奴仆有一天翻身做主了,不仅分了家还要把家族改名换姓,成为新的财主。相比晋国被三大卿瓜分了,齐国的家臣篡权却显得有点另类。</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话说齐国自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被封侯立国后,一直是绝对的中原强国,无论晋、楚、秦如何折腾,齐国独踞齐鲁大地、面海御内,号称海王之国。当时的齐国都城是世界上最繁华的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到了姜小白(不是江小白)当政时,齐国威势鼎盛,成为了第一位春秋霸主,也就是我们所知的齐桓公。</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到了春秋后期,就像晋国一样,齐国国内的几个大夫,田氏、鲍氏、栾氏、高氏一起合伙灭了当政的庆氏,而后继续窝里斗,结果只剩下了田氏、鲍氏两大家,齐君的权威基本上也是荡然无存。要说这田氏确实颇有心机,自从陈国入齐后,就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一点点的积攒着自己家族的威势,不仅把自己的城郢分给姜氏后代中没有封地的,还时不时的给穷苦百姓送米送馒头。这样的家族,放到无论哪个国家都是很抢手的。还记得及时雨宋江吗?这就是标准的笼络人心,不过民心所向,再看看沉迷于酒色的姜氏君王,对比是显而易见的,不觉中齐国民众心中的光辉形象只有田氏了。到了田桓子时,更是给百姓大斗借米,小斗收回,不得不佩服田氏的手腕,据说之后归附田氏的齐国民众就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公元前489年齐景公去世后,田氏直接把其他的敌对家族尽数驱赶,自立为相,然后扶持个傀儡,完全把持了齐国军政大权。</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到了公元前404年,也就是三家分晋的前一年,齐康公继位,这个时候的齐国实际上完全就是以田和为首的田氏代政了。这个齐康公估计也是觉得没啥希望了,就整日沉迷于酒色,不问政事(问了也白问),而田氏更是发动舆论机器,把这位康公诋毁的一无是处,结果齐国民众只信任田氏,非常厌恶齐君。以至于这一年齐、晋对战后,齐康公被三晋抓住虏到周天子时,国内竟然无人想要营救,国君做到这个份上也确实够狼狈的了。而田氏对外却是积极拉拢周围的诸侯国,特别是后来新晋的魏、韩、赵三国,此时可以说是“田氏之心,路人皆知”。再过了十几年,到了公元前391年,感觉时机成熟的田和直接废除齐君康公(后来据说活活饿死了),而后于公元前386年自立为国君。这时的周天子已经是周武烈王的儿子,和他老爸一样,再次无奈地册封田氏为诸侯,列名于周朝王室。估计觉得这么多年整得蛮“齐”的,也有感情了,所以国号沿用齐,田和便是齐太公(姜太公此刻作何感想呢)。为了有所区别,我们往往把齐太公以后的齐国称之为“田齐”,而之前的称为“姜齐”。所以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公元前1044年到公元前386年,齐国已经不存在了,之后的齐已经是鸠占鹊巢的田氏齐国了。</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至此,战国才算是完全拉开了帷幕。</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在聊战国这些事儿之前,有一个绕不开的春秋大佬,我还是要和大家一起交代下的。这个大佬不是诸侯国君也不是卿族大夫,但却是影响了我们整个华夏大地千百年的圣人。这个人被后世称之为“万世师表”,而我们当代给他标准的说法就是“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注意极少有人可以被冠之以“大”,而对于他却犹显不足。你们应该知道我说的是谁了,这位圣人便是孔子!孔圣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 “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等。</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本来我想要详细地说说孔子一生之经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到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鲁国人),但觉得如此阐述至少得说上两篇才行,而且很多大家也都是听过的,说来也是无味。虽然孔子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几乎是古代中国的文明信仰),甚至于当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在春秋后期,当时的孔子,其实终其一生并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而他的儒家学说在百家争鸣的时期也算不上鹤立鸡群,在那个礼乐崩坏的年代,他的主张甚至于显得有些反动!不过他的思想不是说坐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突然砸醒的,而是终其一生的集大成者。</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十五岁以前的孔子基本上就是“幼年丧父、生活艰辛”,不过这也促使他在15岁的时候,就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他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之后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不放弃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同时积极的争取入仕为官,二十岁时当了个仓库管理员。二十七岁开始办私塾教学,到了三十岁时已经略有名气,所谓“三十而立”。而三十以后,他有求学于老子,也有为官于齐三载,当然更有郁郁不得志而回鲁国(38岁),在这十年间,孔子历经沉浮,对很多事情都看的比较清楚,所以总结说:“四十而不惑”。 四十岁后,孔子更多的时间沉醉于著书育人,而且名气已经很大了,也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为政理想和处事原则。到五十岁时,孔子已经把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清楚,故又曰“五十而知天命”。五十一岁后孔子开始在鲁国为官,到了五十四岁时已经官至国相,而且意图励志更新,不想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五十五岁时被罢职而往卫国。从此开始往返于周边国家如陈、卫、宋、蔡、楚等,而多居住于卫国,直到六十八岁才返回鲁国。这一段时间的孔子之经历堪称艰苦,说的好听点,是带领着自己的弟子们周游列国,要是仔细去看,几乎是不得已而周转于各国。苦不苦他们师徒自己清楚,以至于在路过郑国时,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孔子独自一个人在东门等候弟子们来寻找,木讷而衣衫褴褛,被当地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如此境遇,委实令人叹息!不过圣人曰:“六十而耳顺”。虽然痛苦,但是这一时期孔子一行宣传自己的思想于各国,也得到了很多士子名人的跟随,队伍更大了,传播的更广泛了。孔子的这段经历,和晋文公重耳当年的情形非常相似,都是不得已流落他国,历经艰难,都在小国受过委屈,也都曾在齐国安逸数载,最终返回故土。只是晋文公回国后短短几年就让晋国登上了武林之巅,而孔子于六十八岁回国直到七十三岁逝世,却是非常痛苦的一段时间。他的爱徒子然、颜回、子路相继离世,对这位老人打击很大,圣人有曰: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因病不治而离世,终年七十三岁。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他守陵三年,而子贡更是守陵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开始受到人们的奉祀。</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我用很简短的一段把孔子的一生概述了下,目的是让大家在圣人的光环下看到一个真实的普通人之经历,也便于我们理解孔子苦难的一生。虽然我对宗教不是非常感冒,但是如果把孔圣人创立的儒家学说视为一种宗教,绝对算得上是华夏大地最生机盎然的教派了。因为它传播的方式在一开始和别的宗教又是何其相似呢。</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基督教创立六百多年后的麦加城外,有一座幽静的小山叫希拉山。有一位到了不惑年纪的中年人,静坐山头,苦思冥想,突然豁然开朗,想通了所有问题,那一年是公元610年(不是公元前)。不久,他从山上下来,便开始传教,这就是后来的伊斯兰教。而这个人,就是伊斯兰世界的圣人穆罕穆德。“伊斯兰”一词在阿拉伯语中原意为“顺从”。穆罕默德宣称,世界上只有一个神即安拉,他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人的创造者,世界万物,都是按照安拉的意志安排的。人的一切也都是安拉赐予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死后就会被打入地狱。这基本上是伊斯兰教的基础,而后十多年里,穆罕穆德和他的追随者们开始一路向西的传教,也就是传播他的思想。公元622年7月16日深夜,穆罕默德率领他的信徒离开了麦加,移居到雅特里布,这就是伊斯兰教的“徙志”,伊斯兰教把这一年定为伊斯兰历法的元年。到了公元632年,穆罕穆德病逝。而此时的阿拉伯半岛已经全部信奉伊斯兰教,甚至于原来北非和中东信奉基督教的地方也改信伊斯兰教,包括西班牙。如果当时不是法国的奋力抗争,按照伊斯兰教的传播速度,估计整个欧洲都要被伊斯兰教所同化。从穆罕穆德四十岁突然开窍,此后短短二十多年,伊斯兰教发展之快简直是惊人的,而今更是遍布世界各地。</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之所以我在这里提及伊斯兰教的发展过程,只是想要对比儒学在我国乃至世界的传播之不同。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孔子的一生其实充满了艰辛,直到去世也没能看到人们对他的思想顶礼膜拜、传播神州大地。那么,儒家思想又是如何成为我国古代的文明信仰呢?从一个普通的门派领袖到中华民族的至圣,孔子是怎样一步步成圣的呢?</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我们可以对比炎黄、妈祖的升级模式,都是去世很久后逐渐被后人总结和崇拜,然后被立庙封神,为世人所祭奠。而在先贤作古后,他们的肉身虽然不再,但是其精神却可以为后人所研究,而且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一步地包装和美化,此时的孔子已经完全超凡脱俗,成为了一种象征,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而孔子和他的学说能够升级成功,从儒家思想变成儒教,关键的临门一脚便始于汉朝。那个时候已经是孔子去世三百多年后,一代天骄汉武帝当政。和他的爷爷辈一样,刘汉要稳坐天下,除了强大的经济军事势力,精神层面的强化更加显得迫切。虽然汉高祖刘邦一开始很鄙视儒生,甚至于“取儒冠以溲溺”。不过儒家思想明显有助于治理天下的裨益,则是历经数代汉朝皇帝的逐渐体验方才领悟的。到了汉武帝时候,董仲舒其人便应运而生。他对先秦儒家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创立了“天人感应”说,颠倒了大自然和精神的关系。同时还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构建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体系,加强了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精神枷锁对人民的桎梏,为君主代表天意进行独裁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此时的儒家思想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层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个以儒学为基础掺杂了多家学说的儒教正式诞生了,至此实现了华夏大地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当然儒教不可能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潮流摆动,实际上却是一直在更新升级,随着不同朝代的需求演变成相应的定位方向。而再一次把儒教推向鼎盛的便是南宋之朱熹,他所创立的理学,更是以儒学为基础,进一步强化“三纲五常”,可谓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集大成者。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孔子的一生,确实称不上成功,但是这却并不影响他在后世所受到的尊崇。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一生酷爱绘画创作了许多的作品,但是在他有生之年甚至于温饱都是问题,而周围的邻居大都觉得他精神不正常,当然他确实也自残过。他的一生创作了两千多幅作品,却只卖出去了一副。可是到了现在,就连小朋友们也能认出梵高的画作《向日葵》和《星空》,这又说明了什么呢?直到他去世百年后,梵高的名字才传遍世界各地。他的作品目前都是价值连城,是不是意味着他的艺术作品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呢?其实我想除了作品本身,他那种追求和信仰艺术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去欣赏,信仰有时候让人心甘情愿的去付出和enjoy。</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我在前几年路过曲阜,特意去了一次孔庙,印象深刻。规模宏大,翠柏挺拔,当然游人更是络绎不绝。当时恰逢高考前,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参拜,自然带着殷切的希望。现在想想,儒家千百年贯穿历朝历代,更是为科举学子所膜拜,而时至今日,高考的龙门岂不也是另一种的反思和感叹呢?</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没有人生来就是圣贤,孔子也是一样。</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最后,我整理了下孔圣人逐渐升级的列表如下,供大家参阅!</font></h3><h3><br></h3><h3>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封“褒成宣尼公”;</h3><h3><br></h3><h3>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封“文圣尼父”;</h3><h3><br></h3><h3>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封“先师尼父”;</h3><h3><br></h3><h3>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封“先圣”;</h3><h3><br></h3><h3>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封“宣父”;</h3><h3><br></h3><h3>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封“太师”;</h3><h3><br></h3><h3>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封“隆道公”;</h3><h3><br></h3><h3>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文宣王”;</h3><h3><br></h3><h3>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封“玄圣文宣王”;</h3><h3><br></h3><h3>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封“至圣文宣王”;</h3><h3><br></h3><h3>元成宗大德十二年(公元1307年)封“大成至圣文宣王”;</h3><h3><br></h3><h3>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封“至圣先师”;</h3><h3><br></h3><h3>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封“大成至圣文宣先师”</h3><h3><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