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飞渡仍从容

深蓝

<h3>一一中美贸易战一周年给我们的启示</h3><h3> 2018年3月22日,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都不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这一天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正式拉开了中美贸易战的序幕。7月10日,美国政府公布进一步对华加征关税清单,拟对约500亿和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其后不久美国贸易代表声明称拟将加征税率由10%提高至25%,并扬言对中国输美的剩余3000多亿美元商品也要加高额关税。针对这种无理的、违反WTO条约的霸凌主义行径我国政府当然予以坚决反击,对原产自美国的输中国商品提高相同的关税税率。整整一年过去了,贸易战的结果又如何呢?根据海关统计,2018年,中国外贸出口创历史新高,对美国贸易顺差3233.2亿美元,同比扩大17.2%。最新消息表明,经过中美多轮贸易挫磋商,双方结束贸易战的谈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从中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h3> <h3>  (一)民主和法制从来都是美国政治的遮羞布。拥有军事、经济和美元三大霸权的美国从开国之日起就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和民族之上,并所谓的“民主、法制″为其涂脂抹粉。一旦有哪个国家经济规模达到其65%以上、对美国霸主地位构成威胁时,美国就会立刻撕掉这些遮羞布予以无情制裁围堵,上世纪苏联解体与广场协议后的日本便是被美国打压的典型例子。特朗普上台后,大肆宣扬美国优先,就是要将美国的利益凌驾于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鲜血和利益之上。上任伊始就无视国际法到处“退群”,推翻前任与世界签署的各种协议。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强,特朗普和美国统治阶层十分紧张,恨不得立刻置中国于死地而后快,于是就违反国际法,打击中兴、围堵华为、制造孟晚舟事件。因为有着对付日本的成功经验,特朗普直接撕下“民主法治”的遮羞布,完全不顾国内外舆论的反对,赤裸裸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以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利益最大化原则建立起来的,但是为了美国优先的利益,特朗普完全无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肆意提高进口关税,充分说明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真实目的在于围堵和打压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谢特朗普,他给国内一些跪惯了的人敲了一记警钟,让我们清楚看到美国霸权主义本质和掠夺世界的野心和嘴脸。</h3> <h3>  (二)毛主席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英明论断再一次被证明。一年前美国发动贸易战后,国内曾经也有一些舆论认为中国现在还不够强大,还需要韬光养晦。但是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国内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从容应对并打出了一套应对中美贸易战的组合拳。一是针锋相对,同等税率同等规模提高从美国输入中国的商品关税,重点在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汽车等特朗普有痛点的品种上果断加征高关税。2018年中国出口美国4784.2亿美元,增长11.3%,进口1551亿美元,仅增长0.7%。二是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扩大中国商品的市场需求。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 高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3.7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27.4%。三是进一步扩大对俄贸易,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1070.6亿美元,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增幅达到27.1%。四是鼓励扩大国内消费,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万亿元,增长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说明,在进出口贸易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国又一次打败了美帝国主义这只纸老虎。<br></h3> <h3>  (三)核心技术的发展必须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提高关税的目的主要是用于保护本国的制造业,但是美国的制造业仅略高于GDP的10%,而服务业超过84%,和中国打贸易战不仅起不到保护本国制造业的目的,而且会大幅度提高进口成本或转而从其他国家进口。从中美后续贸易谈判的焦点来看,美国的真正考量是要遏制中国制造业升级,拖慢“中国制造2025”这一强国战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是一些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美日欧等一些发达国家手中,尤其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中国每年进口金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外汇支出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进口金额的两倍。几十年来,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发达国家垄断,但是在毛主席自力更生方针的指引下,中国突破封锁在“两弹一星”、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目前仅在芯片、航空发动机等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突破技术壁垒,中国才能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不被强敌讹诈,在所有贸易战中立于不败之地。</h3><h3><br></h3> <h3>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才能从容应对世界的风云变幻。当今世界“乱云飞渡”,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对外开外的基本国策,不仅可以化解短期的贸易争端,从长远看可以推进全球一体化和世界的进步。从一年来中美贸易战的实践来看,中国加速推进“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支持和参与世界各国的多边贸易体制,找到了替代美国市场的更广阔的市场,终将成功化解中美贸易争端。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中美之间、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更大较量还将频繁出现。因此中国需要范围更广、体量更大、合作更深的国际贸易合作,通过改革开放推进全球市场一体化,着力打造讲信誉、负责任的对外开放大国形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争取世界各国的信任和支持。这样即使出现一些国际贸易争端,也有很大的回旋和调整空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制造产业链,但是还有一些制高点尚未被攻破。因此,加速推进《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的当务之急,而自力更生攻坚芯片、航空发动机、核能利用等关键技术,也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关键技术人才,吸收先进的技术方案。此外,中国还需要防范马六甲运输线被美国遏制的风险,加快建设和完善中巴走廊以及瓜达尔港,加强中东、中俄、中非贸易合作,使对外开放真正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