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纪实摄影拍什么?

山石

<h3><strong>2017汕头摄影周期间主办方为提升品质,注重学术性与实践相结合,特举办了公元大讲堂“百家千场公益讲座”,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李洁军为影友带来了专题讲座。包括人文题材在内的纪实摄影是广大摄影爱好者们涉猎非常多的领域之一,许多朋友都有着拍什么、如何拍等困惑。从这篇文章中,也许您可以得到启示。小开口深挖掘,对于初学者们或是个不错的实践办法。</strong></h3><br><h3><strong>纪实摄影的诠释</strong></h3><br><h3><strong>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现实生活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题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具有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人文价值。</strong></h3><br><h3><strong>其准则是:人文精神、善良准则、真实性。纪实摄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strong><br><br></h3><br><h3>(本文配图为李洁军作品<a>《</a><a>麻风病康复者的18年</a>》)</h3><br><strong>关于人文</strong><h3>“人文”一词出自《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呼天文,以察时变;观呼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天文,可以搞清楚四时的变化;通过人文的文化,可以搞清楚这个社会的风气,因此,人文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h3><br><h3>人文化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另一个是文化,与之对应的是武化,武化是用武力强制改变人的习性。文化是以礼乐教化,让人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礼乐教化达到的目的是自觉自律。</h3><br><h3></h3> </h3></br><h3>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海面约3海里的大茅岛约一平方公里,1958年政府在此修建一个麻风病康复医院,至今在这个海岛上生活着一群麻风病康复者。摄于1996年5月</h3></br><h3> </h3></br><h3>一位小贩乘坐通往大茅岛的小船上岛收购鸡鸭。岛上的麻风病康复者为了补贴生计养了很多鸡鸭。摄于1996年5月</h3></br><h3> </h3></br><h3>治愈后的他们相互通婚生儿育女。摄于1997年8月</h3></br><strong>中国艺术的核心精神是:意象。</strong><h3>表现为因心造境,因情造像的完整体系。摄影创作不宜过度拍摄的题材:<br></br></h3></br><h3>1、各地梯田、瀑布、胡杨林、荷花、油菜花等。</h3></br><h3>2、沙漠骆驼、草原骏马、陕北腰鼓、乡村戏台。</h3></br><h3>3、二战老兵手捧纪念章的特写。</h3></br><h3>4、过度夸张大自然的色彩照片(妖艳的色彩)</h3></br><h3>5、多度导演摆拍孩子们在太平洋仙本那前跳、在河边跳、在小巷子跳、大人们在景点前跳。</h3></br><h3>6、各地“表演性质”的民俗活动的照片。</h3></br><h3>7、斯里兰卡儿童妇女、印度拥挤的火车。</h3></br><h3>8、四川大凉山彝族儿童妇女单一记录的照片。</h3></br><h3>9、给老伴剪指甲、搓背的照片。</h3></br><h3>10、刻意表现汉族或藏族老人皱纹或刻意拍摄孩子脸上鼻涕的照片。</h3></br><h3>11、低俗、恶俗的人体照片。</h3></br><h3>12、颜色调试过度的的、制作过于粗糙的照片。</h3></br><h3>13、谨慎使用鱼眼镜头(新闻摄影不得使用)。</h3></br><h3>14、民间社火祭祀。</h3></br><h3>15、表现农村“空心村”如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h3></br><h3>16、非物质文化传统手工业制作。</h3></br><h3>17、城镇街头巷尾老人肖像、街头小贩、街头广告牌等。</h3></br><h3>(陈小波、李洁军整理)</h3></br><h3> </h3></br><h3>由于外界缺乏对麻风病知识的普及和偏见,许多“患者”治愈后选择了留在岛上过着一平如洗的生活。摄于1998年7月</h3></br><h3> </h3></br><h3>肖医生是岛上常驻的“医生”,他16岁患上麻风病,久病成医。摄于1996年6月</h3></br><h3> </h3></br><h3>岛上的“村民”以互助的方式完成公共设施的修修补补。摄于1998年年7月</h3></br><strong>值得关注的题材</strong><h3>当代社会生活热点;重大事件(大事件与小人物、大环境与小人物);城市化进程的问题;老龄化社会;公众人物;生态环境与人;医疗、教育、房价、就业;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文化事件;文化艺术家;汽车时代;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汽车与环境与人类;科普、科技与科学;人类的情感生活等。</h3></br><h3> </h3></br><h3>大茅医院实际上也是一个自然村,梁村长是岛上的最高长官,他多才多艺,尤其是画的一手好画,写的一手好字,瞧!这是他创作的猴年的黑板报,摄于2004年8月。</h3></br><h3> </h3></br><h3>一群老人在玩儿麻将牌,岁月的痕迹和躯体的残肢任然挥之不去。摄于2000年</h3></br><h3> </h3></br><h3>和睦的邻居,是麻风病康复者们相互支持和维系的人际关系,摄于2003年5月。</h3></br><strong>纪实摄影的基本原则</strong><h3><strong>一. 纪实摄影紧紧围绕表现人、人性、人情味、人道主义、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表现人是纪实摄影永恒的主题,使人物摄影有温度,有温情,有亲情,更有情怀。</strong><br></br></h3></br><h3>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出: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方法。艺术家要有时代的使命与担当。</h3></br><h3><strong>二. 在熟悉的文化语境下进行本土化创作的原则,即熟悉的领域/环境/行业/生活场景等。</strong></h3></br><h3><strong>三. 纪实摄影不是急功近利的产物,它是靠生活阅历的积累,对社会认知的感悟,和日积月累的坚持与积累。</strong></h3></br><h3> </h3></br><h3>2002年6月,一家人团聚在岛上,他们当中有儿女专程从香港澳门赶来的,这样的场景在20年前是为无法做到的,那是的麻风病让人“谈虎变色”。</h3></br><h3> </h3></br><h3>村里的会计老刘和梁村长统筹和管理着村里的日常事务,老刘对村里的人员情况了如指掌,简直就是一本活字典。</h3></br><h3> </h3></br><h3>2005年的春节聚餐后,一位康复者亲热地拥着老院长去码头。</h3></br><strong>寄语</strong><h3>艺术创作的心灵深处。摄影创作必须留下一个切入当今时代的情感通道和思想接口,习近平总书记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是一句空话”,必须是对生活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用影像形式有效地去诠释、解读、再现、隐喻、延展、升华。深入题材中去;深入人群中去;深入到事件中去;直至深入地思考。</h3></br><h3> </h3></br><h3>开饭喽!这是2007年9月重阳环的老人聚餐,大茅医院和一个民间组织在岛上为老人家过节。</h3></br><h3> 现任李村长年富力强,有经验头脑,他组织大家把岛上的荒地开发出来,经营点经济农作物补贴康复者的生活。看他开心地玩耍着自家的小鸡。摄于2010年10月</h3></br><h3> 康复者老杨的58岁生日那天,他开着由中山福利彩票中心购买的快艇去对岸接志愿者阿荣等人,这些志愿者每个月坚持上岛为老人们义务理发一次,摄于2013年8月</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生命在这里延续着,岛上的第三代第四代在健康地成长着、幸福着、快乐着!摄于2014年11月</h3></br></font></h3> <br></br><h3><strong>摄影家上中国摄影家协会网</strong><br></br></h3></br><h3><strong></strong><strong>www.cpanet.org.cn</strong></h3></br><h3>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官方网站,权威发布协会信息,传播分享精彩图文,服务会员,惠及影友是我们的责任。<br></br></h3></br><h3><strong>新浪微博:</strong>@中国摄影家协会网<br></br></h3></br><h3><strong>微信订阅号:</strong><strong>cpanet</strong></h3></br><h3><strong>联系电话:</strong>010-65211285</h3></br><h3><strong>邮箱:</strong>cpanet_org@126.com</h3></br><h3><strong>责任编辑</strong><strong>:</strong>彦希</h3></br><h3>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本网微信</h3></br><h3>

摄于

摄影

纪实

麻风病

康复者

岛上

人文

生活

照片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