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3月16日,又逢周末。</h3><h3>春风微拂,阳光灿烂;</h3><h3>晴空万里,温度适宜。</h3><h3>大好春光,岂能辜负!</h3><h3>襄城户外一行三十余人迎着朝霞,奔赴巩义嵩山北麓,来一次小型穿越活动。</h3><h3><br></h3> <h3>五点四十分的烟城路,微微发亮。</h3> <h3>上午九点半,到达穿越始点。</h3> 穿越十里井沟 <h3><br></h3><h3>十里井沟,此线路处于半开发阶段。是一条保存较为原始,景秀石奇的峡谷。峡谷内石头五彩缤纷,是火山喷发、熔岩流动,流水侵蚀等重力作用下形成的火山岩、变质岩、砂岩等丹峡地貌综合体现。谷内林茂草丰,植被原始,溪流淙淙、群山巍峨、怪石云海、飞瀑幽潭,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h3> <h3>前入峡谷之前的一段,尚有正在开发的台阶小道。</h3><h3><br></h3><h3>进入峡谷后,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h3> <h3>收队“太子"头顶这块巨石,象不象一个怪兽?</h3> <h3>在必须经过的一段崖壁转角处,石壁又陡又滑,领队紫云山人打绳照顾大家一一安全通过。</h3> <h3>行至峡谷三分之二时,已近中午。</h3><h3>这里山泉淙淙,溪水潺潺;众人拣柴提水,埋锅造饭。</h3><h3>队伍中的大厨“三和园"连续两大锅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鸡蛋汤把人困马乏的众驴友诱惑的食欲大震。</h3> <h3>资深驴友兰花草。饭前还要祈祷吗?</h3> <h3>驴头复制灵魂。吃饭还要保持这这姿势,不容易啊!</h3> <h3>这次出行的大厨三和园,还有背锅侠夜色朦胧,两位辛苦了。</h3> <h3>午饭后,休息了近一个小时。</h3><h3>接下来,还有段路是要连续拔高。</h3><h3>出发喽!</h3> <h3>三个"小毛驴"。</h3> <h3>越来越陡,气喘吁吁,汗流浃背……</h3> <h3>四周怪石嶙峋,看着奇形怪状、形色各异的巨石,怎么有种象要出现妖怪的感觉?</h3> <h3>稍事休息,马上登顶。</h3> <h3>持续一个半小时的拔高爬升,终于从峡谷中攀爬出来。</h3><h3>来张大团结,庆贺一下。</h3> 偶遇吴家山庄 <h3>从十里井沟的峡谷中上来后,是个较为平坦的一个山岰。前方行走一里地,有个小山村,静静的隐藏在低凹的大山怀抱里。</h3> <h3>直到走进近村子,也没发现隐藏于地下的山庄。我们是在驴头的指引下才进入到这个象地坑院似的石头城堡里,竟然被迷宫似的院落惊呆了!</h3><h3><br></h3><h3>差点和这个山庄擦肩而过。</h3><h3><br></h3><h3>吴家山庄位于巩义市南约30公里的夹津口镇卧龙村(原名墓坡村),由吴姓数代人修建而成,是一座集“古、大、犷、美”于一体的古村落建筑明珠。</h3> <h3>吴家山庄,左青龙,右白虎,山环峰绕,藏风聚气,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该山庄筑如城堡,壁墙高筑,气势雄伟。大门朝北,据传过去还有门楼,进大门后,又依次分为七个院落,均为两进或三进四合院式建筑,各院落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联通。院落布局雷同,即三面挖石砌窑洞,全用青石券筑。正面一般有1—3孔,在崖壁上垒砌,平顶,然后在平顶石窑洞上方搭建草房,但草房现已无存。院中无一间房屋,连厢房、临街(倒座)也均是用青石券砌成窑洞状。“院中有院,浑然一体,就地取材,道法自然”的城堡式建筑格局,给人以完美的山庄别墅之感,“天人合一”的人文感悟。整个山庄坐南向北,东西宽62米,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共有窑洞50孔,融汇了城堡、民居、祠庙等的特点,是一座集“古、大、犷、美”于一体的古村落建筑明珠。</h3> <h3>吴家山庄与其他庄园相比,自身特点显著。一是整体为城堡式建筑,但内部院中套院,院中有院。院落之间有暗门、暗道相通,各院砌有二门,将所有院门关闭,诸院各自成体系,开启院门,又融为一体,据传一次土匪进入后就出不来了。二是就地取材,所有建筑均采用青石干砌而成,券砌过程中既未座浆,也未勾缝,全呈原生态状。青石吸热、散热过程都较缓慢,故窑洞内冬暖夏凉,可保持18℃左右的恒温,被人们誊为“天然的空调间”。三是纯朴自然,美观实用。院内除个别地方使用少量砖外,其余全是青石,无人工雕凿的痕迹。进入院中,自然之气扑面而来,犹拥入大自然之怀抱,人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相处。四是窑洞内皆有棚,棚底部用荆芭铺设,上面再铺一层薄石板,把窑洞上下隔为两层或三层,提高了利用率。</h3><h3><br></h3> <h3>吴家山庄养育了吴家四、五代人,鼎盛时期,人口达120余口。山庄除居住外,还曾两次在里面办学,一次在清代,一次在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前后。1957年到1960年,农村成立食堂,山庄曾被集体食堂占用过几年。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山庄内已无人居住,只有两户人家在此养牛。</h3><h3>吴家山庄的创始人吴酬和先生,字希惠,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出生于巩义市圣水村,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随父建福公迁居嵩山北麓的墓坡村(今卧龙村)谋生。初到这里,人地两生,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全靠给别人干活(打短工)糊口。安顿下来后,凭着诚信、朴实的本色,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在这里站稳了脚跟。稍有空闲,即割草盖房,开荒造田,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吴酬和及弟弟在父辈的教育下慢慢长大。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其弟不幸被恶狼伤害,使全家人悲痛欲绝。常言说“祸不单行”,其父建福公又坠崖身亡,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弱冠之年的吴酬和身上。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吴酬和痛不欲生。但自己毕竟成了家中唯一的男子汉,于是他强忍悲痛,葬埋了父亲,用稚嫩的双手为全家人托起了一片蓝天。后又由天作证、地为媒,与小他三岁的童养媳杨家之女结为伴侣。夫妻两人暗暗发誓:不向命运低头,不让眼泪外流,一定继承父志,开荒造田,凿石建房,养牛养羊,振兴家业,以告慰先父在天之灵。</h3><h3>吴家山庄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的规模,庄主吴酬和老先生功不可没。由于家境所限,他只字不识,但很有经济头脑。后来随着吴家的振兴,与外界接触频繁,在社会交往中接触了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不乏有识之士。“圣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使他受益匪浅。他把农业、畜牧业、商业的关系摆得恰到好处。他认为,过日子首先得抓住农业,深耕细作,多打粮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多了,可为畜牧业提供更多的饲料,多喂牛喂羊。畜牧业搞好了,既为耕地提供足够的肥料,又为商业活动提供了资金。商业兴了,加上搞运输贩运,家中经济就活了,为改善生活提供了条件,还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家庭经济的发展。</h3><h3>在修身、治家、处世等方面,吴老先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主要得益于坚持了如下方略。</h3><h3>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修身方略。天灾人祸,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住他的脚步,反而成为激励他不断前进的动力。在日常生活中,他不知道什么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为使放牧、种田两不误,他总是先把牛羊赶到山上吃草,自己再到地里干活。晚上,不是带领儿女们凿石券窑,就是趁月光开荒造田,累了,就头朝下躺下倒一倒,起来再干,直到深夜。他60岁时,子孙满堂,有五男二女,还有孙男20,孙女12,能下地干活的男劳力已有20多人,一天可开荒一亩有余。但他仍劳作不息,身先士卒,为儿女做出了榜样。</h3><h3>尊老爱幼、耕读传家的治家方略。吴酬和先生在治家方面也是行家里手。首先是家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他把农业、畜牧、商业运输、社会交往、家庭内务乃至磨面、做饭、管孩子等等都详细分工,因人而宜把家庭成员编成若干小组,设专人负责,各司其职。其次是有一套严格的家规,制订了“勤劳节俭、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家训,使家庭每个成员都知道自己该干啥。其三是奖罚严明,定期召开家庭会,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重者鞭责。如他要求家人黎明即起,不得偷懒。每天早上,他都站在大门口骑马石上进行监督。他70多岁时的一天,一个孙子往西岭地里担茅粪,因上坡走得慢了些。他紧追上去,夺过担子,挑起就走,一路上小跑,到地里放下担子,对那个孙子就是一顿杖责。</h3><h3>吴酬和先生深知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因此对家庭幼儿既慈且严。那时他家的小孩多,设有专人照料孩子们的生活,有专供孩子们吃饭的小灶。但孩子们不准哭,更不准打架斗殴,违者追究专管人和孩子父母的责任。学龄儿童要到家庭学堂(私塾)读书。他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任教,如圣水村的张月桂、涉村的李德林、登封的王全周等,因此吴家的孩子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由于家庭的薰陶,耳濡目染,均成为有用之才。其孙文明、曾孙吴敬等也成为山乡有名的教书先生,其“入孝出悌、尊老爱幼”的家风也延续至今。现在吴家60岁以上的老人有50多名,占总人口的16%,均能颐养天年,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吴酬和至今八代人中,没有一个逆子,没有一起虐待父母、老人的事情发生。更没有在赡养老人问题上闹矛盾不和睦的。如心田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生活靠政府救济及族众照料。老人生前衣食有靠,精神愉快,97岁时生活尚能自理,有时还会哼上几句小曲儿取乐。心安、西海老人均年逾八旬,还经常到山岗放羊,继续为子孙谋福。73岁的志刚是弱智老人,无家室,随其侄儿洪武生活。冬有棉,夏有单,尽享天伦之乐。如有头疼脑热,洪武一家求医买药,端吃端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爹呢。</h3><h3>吴酬和老先生对别家的孩子也一视同仁。一年,偃师县唐窑村的郭铭鼎带了十几个学生到山上游玩,住到了吴家。老先生热情接待这批特殊的客人,安排他们住在南院私塾里,让儿孙们抱来结婚时的新被褥,每天杀猪宰羊予以特殊照顾。还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长大了成为有用之才。二十天之后,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山庄。后来郭铭鼎到北京做了官,也为吴老先生谋到了官职,多次催他下山赴任,均被淡泊名利的老先生拒绝了。</h3><h3>“与人为善,感恩奉献”的处世方略。吴老先生性情良善,通情达理,处世中坚持“与人为善,和睦乡邻,以礼待人,利让三分,得恩必报,有怨必忘。”幼年时,因家境贫寒,难以度日,到圣水他叔父家借粮。他叔父不但不借给,还将他撵出门外。后来有人在他圣水老家的地里打煤窑,每年付给他的地租他一分也不要,全部让给了叔父。清代时,吴家几个年轻人到山上割荆条,偶遇登封县薛家林村的薛姓青年,双方发生口角并打斗致伤,薛姓一纸诉状,将吴家告至巩县法院。按理判,吴家打赢这场官司绝对有把握。但吴老先生为防止矛盾激化,伤害和气,就托人调解,向对方道谦。薛家深为老先生的宽宏大量所感动,承认教子不严并主动撤诉,吴家设宴款待,两家从此成为世交。</h3><h3>随着家业的振兴,吴家的政治地位也日益提高,但吴老生从不仗势欺人。有一年,吴家人往地里担茅粪,要路过一家门口,该家人以臭气薰人为由阻拦。老先生就让家里人改为夜里担。但人家又说夜里送粪狗叫不停,影响休息,还是不让过。这时有人说:“县里您认识人,何不治治他?”但老先生说:“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伤和气。”于是托人说和,用钱将这条路买下,终于化解了纠纷。</h3><h3>吴老先生常对儿孙们说:“咱家一担两筐迁到这里,全仗乡亲们帮忙,咱可不能忘了他们。”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河南一带旱灾严重,不少乡亲们揭不开锅,纷纷到吴家借钱借粮,均有求必应。</h3> <h3>穿行在院落套院落,房子连房子,迷宫似的古堡里,被古代纯朴山民的智慧和勤劳所震憾!</h3> <h3>诺大一个地下城堡,这么多房屋院落,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二门,二门一闭,既不影响院落之间互通,又可成为一个独立小院。今人惊奇的是所有房屋,顶底全部用当地的石头垒彻,整体没用几块砖。</h3> <h3>这是山庄房顶的模样。</h3><h3>说实话,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就是让你站在房顶,你也很难发现,在你的脚下这个貌似农村打麦场的地方,就一个环环相套,院院相连的城堡。</h3> <h3>2009年,吴家山庄被郑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据说,马上就要开发,挂牌收费了。</h3><h3><br></h3><h3>以下两张吴家山庄的航拍图为网络借用。</h3><h3><br></h3> <h3><br></h3><h3>此次十里井沟穿越,本无过多的突出景点和让人留连之恋。</h3><h3><br></h3><h3>从峡谷出来时,还觉得此次线路较短,缺乏刺激,过于平淡,隐隐有点遗憾。没想到偶遇吴家山庄,竟把此行所有的遗憾全给弥补了。</h3><h3><br></h3><h3>美中不足的是,大家急于返程登车,只有我们几个人发现并进入山庄的正门,这才误打误撞真正进入了吴家山庄。但是停留时间过短,对山庄的参观不够完整。</h3><h3>由于我们是从村后进入这个小山村的,</h3><h3>吴家山庄正门靠前,又比较隐蔽,所以,大部分驴友根本就没发现。</h3><h3><br></h3><h3>还好,没有和山庄擦肩而过,已是幸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