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b>
故乡的小河
(写于1996年5月,原载武科大校报)
我的故乡在北方的一个小镇。一个三面环水的小镇。一条小河自东北方向蜿蜒而来,顺着东寨墙(小镇的土城墙)缓缓流过,然后向西转过,沿着南寨墙静静的流淌,在西南角汇入另一条河。这条河更大一些,是从西北方向而来,沿着镇子的西寨墙向南流去,与东来的河水相汇合,一起向南方奔流而去。
在镇子的西河边上修有码头。在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里,码头上很繁华,常常停泊着许多木船,桅杆一片,白帆点点。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常常来码头玩耍,听“湖北蛮子”说话,看船民在船上洗衣、烧饭,弓着身子从船舱里出出进进,觉得很是新奇。听老人们讲,这些船民,来自湖北的汉口和襄樊。因为,我们小镇的河是通汉江的,汉江又是通长江的。从我们这个小镇坐船,可以直达汉口。老人描述汉口说:“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故乡人对汉口是很向往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这样一个北方小镇,当时被称为“小汉口”。汉口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设有几十家作坊。南北物资交流很是繁华。武汉的地方戏“汉剧”,也在小镇扎根,镇上有汉剧团,后来发展成为县里的汉剧团。至今,还有不少老人会哼几句“二黄戏”。当地老百姓称汉剧为“二黄戏”。
从 上世纪六十年代 开始,慢慢地,小镇开始萧条了。小镇的萧条是伴随着水运的萧条一起来的。 先是大船进不来了,再后来小船也进不来了。先是枯水季节船进不来了,然后是洪水季节船也进不来了。河道在不知不觉中淤塞了。尽管河岸码头依旧,但是,再也看不见桅杆林立、帆影飘移的景色了。
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依然眷恋着那个三面环水的小镇。小镇的“晨钟暮鼓”两座鼓楼;陕山商人修建的高耸入云的铁铸旗杆、陕山会馆;连绵不断的外走廊的商铺;河边郁郁葱葱的钢柴林;细细软软的河边沙滩;还有那清晰可辨的水中漫游的鱼虾.....这一切,都让人魂牵梦绕。
前年回去了一趟,看到的家乡变得难以认出。小河变成了小河沟,股股细流悄悄的流淌,有的地方已经断流。河岸码头处的河水虽然还是很深,但水色是黑黑的,污染了。陕、晋商人修筑的铁旗杆、会馆还在,但钟鼓楼被拆掉了,老商铺也拆掉了。整个镇子,象一个大村庄,萧条,冷寂......
故乡的小镇曾经是繁华的。故乡的小河曾经是美丽的。
故乡的小镇还会繁华吗?故乡的小河还会美丽吗?
</b>
</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