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龙州烈士陵园,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h3> <h3>陵园里安葬着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牺牲的2000多名革命烈士,是祖国西南边陲24座烈士陵园中最大的烈士陵园,也是全国最大规模的烈士陵园。</h3> <h3>2019年3月12日,这一天,在龙州烈士陵园举行的"英名墙"落成揭幕祭奠仪式,吸引了来自各方的关注,这一重大事件注定将载入中华民族祭奠英烈的史册。</h3> <h3>当天的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导,崇左市和龙州县委县政府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参战老兵和烈士亲属,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两千多人参加。</h3> <h3><h3>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长青,中共崇左市委常委、龙州县委书记秦昆,崇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朱中卫,龙州县武装部部长赵七明,龙州县民政局局长苏伟等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英名墙”落成揭幕和祭奠活动。</h3></h3> <h3>《英魂回家》活动由原50军150师参战老兵刘东担任总指挥。</h3> <h3>中共崇左市委常委、龙州县委书记秦昆同志主持当天的祭奠仪式</h3> <h3>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崇左市和龙州县四大班子,参战老兵和烈士亲属,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圈。</h3> <h3>为“英名墙”的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战友及《英魂回家》服务组、顾问组成员陈松、刘东、张小康、张随义、吴万祥、张军、陈理法、赵建元、庄宏华、田文超、梁欣、魏敬林、陈晓莺、汪秀碧、侯春华、刁玉华、张运杰、程建华、张旭参加了活动。</h3> <h3>从左至右:陈松、张随义、刘东</h3><h3>三人为"英名墙"建设和《英魂回家》活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h3> <h3>服务组成员 吴万祥</h3> <h3>周长青厅长、中共崇左市委常委龙州县委书记秦昆同志,会见陈松和原50军康虎振军长代表陈理法、庄宏华、梁欣、魏敬林。</h3> <h3>参加活动的还有,云南省军区原政委陶昌廉、北京市原副市长洪峰、革命先烈毛泽民的外孙曹耘山、50军战友国家某部司长于欣丽、一级伤残战斗英雄臧雷、原总参二部特种作战指挥中心主任李平、中央军委授予“钢铁战士”荣誉称号的肖家喜、一级战斗英雄徐良等。</h3> <h3></h3><h3>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烈士的亲属和参战老兵以及爱心人士代表等2000多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加了铭刻着332位烈士名录的“英名墙”落成揭幕仪式和现场祭奠活动。</h3> <h3>在祭奠仪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长青声情并茂地发表讲话。周长青首先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向大家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失踪烈士的亲属、所有为国征战的老军人及家人致以亲切慰问!向所有在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致以最崇高的革命敬礼!周长青简要地回顾了40年前的那段英雄史诗:40年前的自卫还击作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和边疆地区参战民兵,坚决听从党的召唤,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其中,448团在1979年3月12日完成既定作战任务回撤途中,突遭敌军重兵伏击。在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决战中,这支部队奏响了一曲曲震古烁今、令敌胆寒的英雄赞歌。当这支部队经历了一场场绝境突围、血洒疆场的拼杀,硝烟散后,却有300多位战友再也没有归来。 今天,我们如此幸福地生活在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但是,我们怎能忘记,40年前的自卫还击作战。周长青饱含深情地说,如今,40年过去了,失踪烈士为国捐躯的遗骸已经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这些置自己生死于不顾,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失踪烈士们,他们的伟大,与我军历代英烈楷模可比肩,同辉日月!他们的壮烈,与我国历次抵御外敌的征战可相效,气吞山河!周长青说,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h3> <h3>参战部队的老首长田文超在讲话中回忆道:448团在向祖国回撤途中遭遇不测,不幸被困于越北山林,陷入异常艰难的境地,在危险重重的山野中孤军奋战,拼死搏杀。战友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英勇奋战。在这个英雄群体中,有的打完子弹后,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被敌人逼到悬崖边,抱着敌人纵身跳下悬崖,光荣牺牲。有的为掩护伤员撤退,与追上来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直至牺牲。有的孤身被敌人包围,毅然拉响手榴弹。有的肠子被打出来了,用手捂住伤口继续与敌人战斗,直至壮烈牺牲。有两名烈士是一对亲兄弟,来自同一个家庭,哥哥耿军19岁,弟弟耿晓康17岁。耿晓康火线荣立二等功,耿军被追记一等功。战后,部队将兄弟二人留下的遗物交给母亲,那是一卷草蓆和一张纸条。纸条夹着兄弟二人两个月的津贴。纸条上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很快就要上前线了,儿子不孝,如果我们回不来,请爸爸妈妈一定不要难过,要坚强的生活。我和弟弟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纪念的,这12块钱和一床草蓆是我们的心意,请爸爸妈妈收下,草蓆留给耿涛弟使用。此致敬礼,儿子耿军 耿晓康。英勇悲壮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是祖国的优秀男儿,是军队的铁血勇士,是中华民族的英雄!</h3> <h3>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发起人组织者和全国参战战友、烈士亲属代表的刘东同志,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他在龙州烈士陵园332名失踪烈士“英名墙”落成揭幕和祭奠仪式上的讲话,更是直接道出了广大烈士亲属和战友们的共同心声:四十年的思念,四十年的期盼,四十年的守望,四十年的梦想,镶嵌着332名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英勇牺牲的失踪烈士名字的英名墙终于落成,失踪了40年的烈士英灵终于回家啦 ! 我们的战友、兄弟、亲人啊!今天,你们终于回家了!我们终于相见了!健在的父母终于了却了四十年的心愿,已过世的老人终于可以暝目了!</h3> <h3>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的祭奠仪式,在全场人员高唱《英雄赞歌》声中结束</h3> <h3>"英名墙"落成揭幕仪式由原50军149师参战战友陈松主持,原50军150师参战战友张军现场指挥。</h3> <h3>"英名墙"长13米,高6米,由龙州烈士陵园修建。墙上镌刻着448团332名失踪牺牲的革命烈士,和兄弟部队失踪牺牲的10名革命烈士,共计342名自卫还击作战牺牲的革命烈士的名字,每位烈士的籍贯和生卒年月及功勋。</h3> <h3>英名墙前的鼎是原50军150师449团参战战友杨新敬献</h3> <h3>"英名墙"右侧是"军魂永存"碑,为爱心捐款人士而立。第一人是50军自卫还击作战时任军长、开国英雄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张志礼的夫人隋苏清,为本次活动捐款两万元。</h3> <h3>在一阵集结号之后,陈松面对“英名墙”上40年前战死疆场,遗骨未还的300多位兄弟说:40年前的今天,你们在完成作战任务向祖国回撤途中遭遇恶战,你们绝境突围,英勇战斗,血染战场。今天,守望你们40年的亲人、战友要以中华民族迎接亲人的大礼迎接你们的英魂回家。</h3> <h3>英名墙揭幕</h3> <h3>陈松带领全场人员单膝跪地向英烈敬酒,迎接英魂回家。"回家!回家!回家!"全场响彻震天的呼声。</h3><h3><br></h3> <h3>当现场指挥宣布现在可以去英名墙前找寻自己的亲人和战友时,人们冲向英名墙,刹那间哭声四起,惊天地!泣鬼神!</h3> <h3>英名墙揭幕瞬间有感</h3><h3><br></h3><h3>英名墙在鞭炮声中揭幕</h3><h3>烈士们在跪迎声中回家</h3><h3>战友们在英名墙上寻你</h3><h3>亲人们在英名墙前哭拜</h3><h3><br></h3><h3>这是如此的感天动地</h3><h3>又是如此的气壮山河</h3><h3>铸我军魂</h3><h3>扬我国威</h3><h3><br></h3><h3>身临其境</h3><h3>必然升腾的是为国牺牲光荣的英雄气慨</h3><h3><br></h3><h3>置身其间</h3><h3>必然是人们心灵的洗涤和精神境界的升华</h3><h3><br></h3><h3>英名墙的建立</h3><h3>兑现了永远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的承诺</h3><h3>是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成功实践</h3><h3>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又一座丰碑</h3><h3>----参战老兵魏敬林</h3><h3></h3> <h3>《欢迎英魂回家》</h3><h3> 英名墙落成有感</h3><h3><br></h3><h3>欢迎英魂回家,</h3><h3>天空飘来彩霞;</h3><h3>英烈胸戴红花,</h3><h3>祖国敞怀接纳!</h3><h3>欢迎英魂回家,</h3><h3>大地扬起风沙,</h3><h3>英烈铿锵步伐,</h3><h3>人民鼓掌回答!</h3><h3>欢迎英魂回家,</h3><h3>战友潸然泪下,</h3><h3>英烈一同拼杀,</h3><h3>身飘异国荒崖!</h3><h3>欢迎英魂回家,</h3><h3>亲人拥吻脸颊,</h3><h3>年年将你牵挂,</h3><h3>盼归满头白发!</h3><h3>欢迎英魂回家,</h3><h3>名刻英烈墙下,</h3><h3>神州遍地鲜花,</h3><h3>永垂不朽伟大!</h3><h3> 殷 保 信(原50军司令部军务处)</h3><h3> 2019年3月</h3> <h3>英名墙落成揭幕仪式圆满成功</h3> <h3>此前一天,3月11日,在龙州县体育馆举行了"义薄云天,英烈不朽",《英魂回家》活动纪念会。</h3> <h3>《英魂回家》服务组全体成员参加了纪念大会。</h3><h3>参加纪念大会的还有,北京市原副市长洪峰,云南省军区原政委陶昌廉将军,原武警117师政委赵建元,原总参二部特种作战指挥中心主任李平,原怒江军分区司令员庄宏华,国家某部司长于欣丽,原42军373团团长连樟松、中央军委授予“钢铁战士”荣誉称号肖家喜,开国将军唐天际的女儿、唐天津烈士的妹妹唐双河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烈士的亲人和战友,当年参加南疆作战的各部队老首长和老战友、战斗英雄、烈属亲属,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两千多人。</h3> <h3>纪念大会由活动总指挥刘东同志主持</h3> <h3>大会开始,全场高唱国歌</h3> <h3>原50军150师师长陈理法同志首先讲话</h3><h3>全文如下:</h3><h3>尊敬的广西区退役军人事务厅领导,</h3><h3>尊敬的崇左市龙州县各位领导,</h3><h3>尊敬的烈士亲属们,</h3><h3>尊敬的全体参战老兵,同志们,大家好!</h3><h3>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在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失踪烈士英名墙建设完成了。明天将在龙州烈士陵园举行“英名墙”落成揭幕仪式和祭奠英烈活动。我和庄宏华、梁欣、魏敬林三位战友,接受康军长的委托,代表他来参加这次活动。同时,也带来了自卫还击作战时的军长,开国英雄张志礼军长的夫人隋苏清大姐,对作战牺牲的革命烈士的深情缅怀、对烈士親属的关爱和对参战老兵的问候。</h3><h3> 在这里,我和我的三位战友,代表隋苏清大姐和康军长向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表示衷心的感谢!</h3><h3> 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h3><h3> 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民政厅、公安厅、交通厅等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h3><h3> 向崇左市市委、政府,向龙州县县委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h3><h3> 向崇左市、龙州县的民政、公安及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h3><h3> 向为英名墙的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h3><h3> 同时,我还要对陈松、刘东、张小康、张随义、张军、吴万祥、王卫星、刘家国等为英名墙建设做出不懈努力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h3><h3> 向友军的战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h3><h3> 这次活动以及我军战友自去年以来,发起的一系列纪念自卫还击作战胜利40周年活动,包括制作参战纪念章,编印《荣光五十军》纪念册,为阵亡烈士亲属赠送参战纪念章纪念册,看望烈士亲属并送慰问金慰问品,等等,既传承了我们老部队的光荣传统,也充分表达了全体参战老兵的共同心愿。康军长对此一再充分肯定,赞赏有加,希望战友们继续发扬我军队光荣传统,以更多的方式方法讴歌新时期我军建设,为巩固国防,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而努力奋斗!</h3><h3> 习近平同志说,“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保卫边疆,自卫还击作战是一座永恒的丰碑,是新时期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典范。这些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当年用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他们是值得我们去崇尚和尊重的。无论是牺牲的烈士还是活着的勇士,他们都是永远傲立于共和国精神高地的英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尊严和保卫边疆,一个个士气高昂,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严格执行命令,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在此,我们深深地缅怀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向参战老兵和支前民兵致敬!向在作战中因伤至残的伤残军人表示亲切的慰问!</h3><h3> 我们取得的胜利来之不易。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一些朝夕相处的战友,他们当年只有十七、八岁或二十岁左右,就在那场战争中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是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宁,也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今天缅怀长眠南疆的战友,就是要召告示人,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老战友不会忘记他们。</h3><h3> 四十年前的那场保卫边疆,自卫还击作战中,处于广西、云南边疆的人民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边疆人民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支援前方作战。数以万计的支前民兵民工,他们与我们肩并肩,同生死,共战斗,不畏艰险,勇于献身,运送弹药物资,抬担架救护伤员,部队进攻到哪里,他们就保障到哪里。这些支前民兵民工,也是我们的好战友,我们的親兄弟,是我们作战部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与作战部队一样付出了牺牲。边境地区的人民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支援部队作战。当时,工厂停工,学校停课,群众放下手中的活,全力支持部队完成作战任务,并及时处理从战场上运送回来的伤员和烈士。边疆人民无私支前的可贵精神,我们一定要永远铭记。军民团结如一人的革命传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如今,在边境线上,环境优美的24座烈士陵园,都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边疆人民的支持下建设起来的。特别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龙州烈士陵园,环境优美,整洁卫生,管理规范。对革命烈士给予了极高的尊重,对烈士親属是莫大的慰籍。在这里,我要向边疆人民表示最诚挚的感谢!</h3><h3> 四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参战老兵有在部队退休的,有转业到地方工作的,不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敢于担当,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务实肯干,不居功自傲,为部队建设和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向全体参战老兵倡议,我们要永远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不忘军人本色,要守纪律,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从政治上、思想上始终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过好自已的晚年生活。</h3><h3> 尊敬的烈士亲属们,你们失去亲人40年了,你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亲人,你们辛苦了!特别是失踪牺牲烈士的亲人,在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把失踪烈士英名墙建设好了,你们失去的亲人有了归宿之地,这是对烈士亲属和参战老兵的极大安慰,是广西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所做的彪炳千秋,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英名墙”就是广西人民的功德碑!由广西地方政府组织的这次英名墙落成揭幕仪式和对全体革命烈士的祭奠活动,是对革命烈士最大的褒奖,是对烈士亲属最大的关心,是对参战老兵最大的爱护。我们要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之心,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迎接两个一百年的到来,亲眼看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那一天!</h3><h3>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康军长,向边疆人民说声谢谢!</h3><h3> 也借此机会,衷心祝愿所有的参战老兵身体健康,晚年幸福!</h3><h3> 衷心祝愿烈士亲属生活幸福!</h3><h3> 衷心祝愿祖国边疆世代安宁,人民幸福安康!</h3><h3> </h3><h3> 谢谢大家</h3> <h3>此前,陈理法、庄宏华、梁欣、魏敬林四位同志,接受了原50军康虎振军长的委托,同时也还接受了原50军自卫还击作战时任军长,开国英雄张志礼军长夫人隋苏清大姐的委托,专程到广西龙州参加"英名墙"落成揭幕祭奠仪式,看望参战战友和慰问烈士亲属。</h3><h3>康军长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亲至现场,为此特录制了视频讲话带到了现场。遗憾的是由于体育馆设备原因未能播放,服务组特印制在活动须知,人手一份。</h3><h3>康军长视频讲话的全文如下:</h3><h3>康军长在《英魂回家》祭奠活动中的视频讲话</h3><h3>战友们,同志们,尊敬的烈士亲属们:</h3><h3>大家好!</h3><h3> 3月12日,是龙州烈士陵园"失踪烈士英名墙"落成祭奠的日子。</h3><h3> 在这个庄重肃穆的日子里,我首先要感谢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广西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失踪牺牲的革命烈士和亲属的关心!为失踪牺牲的革命烈士建立"英名墙",符合我们党和国家褒扬革命烈士的一贯政策。慰藉烈士英灵,安抚烈士亲属,褒扬烈士精神,功德无量!</h3><h3> 我还要感谢以陈松、刘东、张小康等战友和张随义等烈士亲属们共同发起的"英魂回家"活动,以及他们为建成"英名墙"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这次活动和英名墙的建成,代表了我们所有参战战友和烈士亲属的共同心愿!</h3><h3> 这次活动以及自去年以来,我军战友为纪念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胜利40周年所发起的一系列活动,既传承了我们老部队的光荣传统,也表达了我们参战老兵的共同心愿!</h3><h3> 我们永远忘不了1979年2月17日,那一天发起的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h3><h3> 我们永远忘不了1979年3月16日我军胜利凯旋回国那一天;</h3><h3> 同时,我们也永远忘不了1979年3月12日我军部分战友,在向祖国回撤途中遭敌袭击,英勇突围,惨烈牺牲的那一天。</h3><h3> 四十年过去了,烈士们谱写的一曲曲英勇悲壮的历史篇章,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回首当年,凡亲自参加和指挥过那场战争的老兵,都不会忘记那血与火的岁月。每当回忆起那一幕幕血战的场面,一次次攻坚的战斗,一个个冲锋陷阵的战士,一位位长眠祖国南疆的烈士,都会百感交集,心潮难平。</h3><h3> 四十年过去了,当年参加自卫还击作战的军人,多数都已步入花甲,有的已届耄耋之年,但对当年出生入死的战友的怀念之情,从未泯灭。回想那些因负伤至残和牺牲的烈士,以及没能从凯旋门下经过的战友们,他们一个个可敬可畏的军魂,一颗颗可赞可叹的信念,一桩桩可歌可泣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h3><h3> 今天,我们在这里深切缅怀革命烈士,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国家的尊严要靠我们来维护,烈士的精神要靠我们来传承与发扬光大。我们将永远铭记英雄和烈士们的丰功伟绩!</h3><h3> 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是我军历史的光辉一页,参战老兵是人民解放军的宝贵财富,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的骄傲。现今,那场战争离我们远去四十年了,虽然功绩已成为历史,但用年轻的生命和青春热血换来的光环绝不能让它褪色。</h3><h3> 四十年过去了,战友们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烈士的亲人。烈士亲属们,你们辛苦了!我代表战友们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慰问!</h3><h3> 在这里,我要特别转达自卫还击作战时的军长,张志礼军长的夫人隋苏清大姐对烈士们的牵挂,对烈士亲属的亲切关怀和慰问。隋苏清大姐还为这次纪念活动捐款两万元。用隋苏清大姐的话说,“烈士们把命都搭上了,我尽点力是应该的"。隋苏清大姐也是一位老军人,她的军人情结和对战友的感情值得我们敬佩。</h3><h3> 我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不能亲临现场参加祭奠活动,特委托陈理法、庄宏华、梁欣、魏敬林战友到广西龙州烈士陵园看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向到场的战友和烈士亲属表示亲切的问候!</h3><h3> 最后,让我再一次地感谢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广西区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烈士亲属和对军队及国防建设的关心与支持!</h3><h3> 所有在1979年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h3><h3> 谢谢大家!</h3> <h3>一级伤残战斗英雄徐良讲话</h3><h3>全文如下:</h3><h3>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父老乡亲,尊敬的爱心人士,尊敬的烈属和战友们,大家好!</h3><h3> 我是徐良,曾经参加过老山战斗,和我一起共同作战而牺牲了的战友,都安葬在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今天,我之所以前来参加广西龙州的《英魂回家》祭奠活动,是因为几个月前,我在一个烈士妹妹的朋友圈里,偶然看到了《败仗中的真英雄》这一史诗般的中越战争纪实,332位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40年来无处安魂的锥心之痛,让人震撼,让人欲哭无泪。</h3><h3> 当我得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陈松等战友及烈属的努力下,2019年3月12日,将在广西龙州烈士陵园举行“英名墙”落成揭幕仪式和祭奠英烈活动,那一刻,我就决定,无论多远,无论多难,我都要去见证这个庄严而神圣的历史时刻!我要和许许多多的参战老兵一起,去迎接战友们魂归故里!我要去对所有为此做出种种努力的人们敬个军礼!</h3><h3> 此时此刻,我触目伤怀,百感交集。虽然战争中我失去了一条腿,虽然几十年来一条腿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和痛苦,但与332位烈士相比,与所有长眠在祖国南疆的烈士相比,我是幸运的,是幸福的,所以,一直以来,在我心里,真正的英雄是这些埋在烈士陵园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h3><h3> 常有人说我低调,我说,那要看在什么时候,跟什么人在一起。如果在烈士面前,如果和战友们在一起,我肯定低调,我必须低调,但唱“血染的风采〞这首歌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低调过,因为这首歌并不是属于我徐良一个人的,它是属于所有老兵的。我个人可以低调,但老兵们的事迹不能低调,必须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记得我们的曾经付出,记得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h3><h3> 我希望,当人们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会想起这场战争,想起所有参战老兵保家卫国、流血牺牲的历史,想起那个敬重英雄、崇尚英雄、宣传英雄的年代!</h3><h3> 那是一段洋溢着激情、希望和梦想的岁月,从前线回来的军人们成了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老山精神”、“老山兰”是最富感召力的标志性的东西,甚至是中国人的道德标尺。</h3><h3> 曾几何时,墓碑还是那些墓碑,故事还是那些故事,但听着或唱着“血染的风采〞歌声长大的人们,却渐渐忘记了歌声中的英雄,甚至还有人嘲笑英雄。</h3><h3> 是啊,曾经战火纷飞的南疆,现已成今日对越贸易的前沿。这一历史的变迁,颇令人不胜嘘唏。</h3><h3> 但当年的战火,就是为了今天的和平与发展,这一点,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应该坦然面对,而不能选择故意淡化甚至遗忘——如果血与火写成的历史变得语焉不详,我们对不起那些为此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的所有老兵和烈士们,因为正是他们的勇敢和忠诚、正是他们的流血和牺牲,才有了改革开放的和平环境,才有了今天的繁荣与发展;如果我们有意无意的淡忘,当下一场反侵略战争打响的时候,还会有慷慨赴死、义无反顾的英雄吗?</h3><h3> 所以,这不仅仅是善待历史,还是善待未来的问题。</h3><h3> 习近平主席曾指示:“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用语洗练、简单直白,却高瞻远瞩、意义深远。为此,让我们一起期待,“老山精神”得以回归,英雄的功绩被广为颂扬,“血染的风采〞在春节晚会上重新唱响,爱国主义、崇尚英雄,成为全体国人坚决捍卫的核心价值、道德准则和精神支柱!</h3><h3> 最后,向为国捐躯的448团战友和所有那场战争中牺牲的英烈致敬!(军礼)</h3><h3> 徐良</h3><h3> 2019年3月11日</h3> <h3>老山主攻营营长、一级伤残战斗英雄臧雷讲话,强调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重大意义,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四十年过去了,硝烟散尽,当我们在尽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哪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h3><h3>臧雷是14军参战战友,应邀参加活动并为活动捐款。讲话结束,他深情地向50军448团失踪牺牲的332名革命烈士致以崇高的军礼!</h3><h3><br></h3><h3>欢呼胜利 纪念牺牲—臧雷在广西龙州“英魂回家纪念会”上的演讲</h3><h3> 四十年前的1978年,我们的国家太穷了,建国30年以来,国际反华势力对我们长期进行政治打压、经济封锁、外交孤立,而我们自己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错误,走了一些曲折的路。到1978年的深秋,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走到了濒危崩溃的边缘。粮食不够吃,商店里没有商品,九亿六千万中国人民是靠配给制来生活的。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党召开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会议一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拨乱反正”,把党的工作着重点全面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要改变思路、更新观念,改革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体制编制、规章制度等等,那么“开放”呢?开放就是要拿出我们的资源和市场,到世界上去换取资金和项目,包括先进的运行模式和管理经验。我们的党下定决心,再也不能穷折腾了,要率领全国人民加入世界经济循环并让人民享受到由此带来的好处。</h3><h3> 可是那时,我们的国家已经被别人包围了,“三北”方向,前苏联屯兵百万,随时准备南下闪击北京,割我东北,占我中原,饮马长江。南面,地区霸权主义者蚕食我领土,对我武装入侵不断,配合前苏联完成了对我国的陆地大包围。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我们没有制海权;祖国有万里空域,可是我们却没有制空权。有谁,愿意到这样的国家来做生意?没有人来同我们做生意,开放就是一句空话,改革开放的战略就会落空。这是国家真正的痛苦,打破包围圈,是共和国在当时发展的迫切需要。</h3><h3> 这时,百万最优秀的中国青年率先理解了国家,就在发家致富举国若狂,金榜题名风起云涌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奔赴边疆,冲向燃烧的战场,他们要撕开敌人对我国的战略包围,他们要为改革开放铺平道路。他们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边疆保卫战的英雄将士们。1979年2月17日,我军在东西五百八十公里的战线上同时打响,整个东南亚松了一口气,全世界也为之侧目,中国为改革开放、为地区和平、为反对侵略、为领土完整、为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战,师出有名。我十四路大军一起杀向敌阵,仅三小时敌一线阵地全部突破,兵锋直指敌战略纵深……经二十余天战斗,我军大胜凯旋。正义之战胜利了!战略包围圈撕开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得以进行了!</h3><h3> 然而,即便是一场胜利的战争,也必然要付出鲜血与生命的代价,上万名官兵的生命,消逝在了祖国物质繁华、财富涌流的前夜;倒在了他们生命的起跑线上,更有数万官兵流血负伤致残!是他们,用青春热血和宝贵生命,为改革开放献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奠基礼。 可是,在我们牺牲的官兵中,却还有数百名烈士没有回到自己的祖国。当年,他们抱定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的烈士气慨血战沙场,最后遗骨异国他乡,死而无憾。但是,祖国、亲人、战友不同意!我们一定要迎接他们回归祖国,与亲人、战友们团聚,让子子孙孙世代景仰、永远纪念!</h3><h3> 于是,成百上千个陈松战友,成千上万个刘东战友、无以数计的张小康大姐,代表着祖国、代表着亲人、代表着我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三百多位英烈回家费尽心力、殚精竭虑……今天,终于,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我们的英烈明天就要回家了!为此我们欢呼胜利!欢呼什么胜利?欢呼边疆保卫战胜利四十周年!欢呼改革开放的辉煌胜利!我们更要纪念牺牲!纪念自1979年以来,在各条战线上、为保卫边疆、建设祖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的牺牲!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富起来,那正是烈士们和伤员们的鲜血和生命以及他们亲人的眼泪,汇同全体人民辛勤劳动的汗水,共同浇灌出了国家40年改革开放之花。</h3><h3> 这,就是我们今天纪念会的全部意义一一梦想与光荣!</h3><h3> 欢呼胜利!</h3><h3></h3><h3> 纪念牺牲! </h3> <p>革命先烈毛泽民同志外孙42军参战战友、营教导员曹耘山同志在讲话中回顾了当年参战的经历,讲到了毛主席一家先后有6人为中国革命献身,我们一定要继承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开辟的革命事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p>最后,曹耘山战友高度赞扬了党和政府,为448团332名失踪牺牲的革命烈士建立"英名墙"的决策,称赞"英名墙"就是建立在全国人民心中的中华碑!</p> <h3></h3><h3>烈士亲属代表、失踪(牺牲)烈士张恒朝的妹妹张随义在发言中几度哽咽落泪,她连说了几次感谢,感谢所有关心、关注失踪(牺牲)英烈的各级党委政府,感谢各位老首长和老战友,感谢陈松大哥、刘东大哥。“几十年了,他们都没有忘记在战斗中失踪牺牲的战友"。</h3> <h3>同样的感谢也表达在了双烈士(耿军、耿晓康)弟弟耿涛的发言中,这位来自四川的西南汉子或许不善于表达,但是在显得简短的发言中却充满了正气和力量、充满了真情与正义,深刻地表达了他身为烈属的心境。在发言中,耿涛除了表明战士坚决听从党和国家召唤,义无反顾奔赴战场的决心和勇气,更是表明了战士为国捐躯、勇于献身的豪迈气概。“40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等到哥哥回家了。安息吧,我亲爱的哥哥们,您们宝贵而年轻的生命已经融入了亲人的血液中,您们与江河永存,与日月同辉!您们永远年轻!”</h3> <h3>《败仗中的真英雄》一文的作者、原149师参战老兵陈松介绍了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和由来、以及建设《英名墙》的相关情况。</h3><h3> 这场始于2019年1月的祭奠仪式在经过最初的发起、筹备、落实等阶段后,终于进入到了最后的揭幕环节。</h3><h3> 自3月8日开始,已陆续有参加活动的烈属代表、参战老兵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赶到龙州,至今天晚间时,参加活动的人员已基本到位。大家纷纷赶来,都希望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h3><h3> 此次的《英魂回家》活动受到了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关心与重视,在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的亲自过问和关心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区人民政府以及广西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英魂回家》活动得以顺利举行。</h3> <h3>云南省军区原政委陶昌廉</h3> <h3>北京市原副市长洪峰</h3> <h3>原武警117师政委赵建元</h3> <h3>41军参战战友连樟松团长</h3> <h3>一级英模、"钢铁战士"肖家喜</h3> <h3>战斗英雄 闵中友</h3> <h3>纪念大会在《英雄赞歌》的演练声中顺利结束</h3> <h3>著名军旅书法家、原成都军区怒江军分区司令员、荣光诗书画院院长庄宏华,不辞辛劳为为建设"英名墙"作出重要贡献的成员和烈士亲属、参加活动的战友献字一百多幅。</h3> <h3>当地党委政府为确保本次活动顺利进行,圆满成功,组织调集了大量人力物力:公安交警维护交通和会场秩序,众多志愿者参与各项服务,公交汽车运送人员,现场设有医护站,免费供应开水和绿豆汤,更有众多身穿壮族民族服装的向导,为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h3> <h3>衷心感谢广西区、崇左市和龙州县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为《英魂回家》活动的提供的方便和各种强有力的保障!</h3><h3>衷心祝愿祖国边疆世代安宁,人民幸福!</h3><h3>衷心祝愿烈士亲属和战后辞世的参战战友亲属生活幸福!</h3><h3>衷心祝愿健在的参战老兵身体健康,晚年幸福!</h3> <h3>此次"英魂回家"活动,是我军战友自去年以来发起的纪念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胜利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举动。它与制作发参战纪念章、编印《荣光五十军》纪念册、向烈士亲属赠送参战纪念章纪念册、慰问烈士亲属一样,既传承了我军的光荣传统,又更加激发了全体参与者的爱国热情。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更多的方式方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奉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