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窦桂梅老师讲绘本阅读课《来喝水吧》

青橘

<h3>2020年,我35岁;<br>2035年,我50岁;<br>2050年,我65岁。<br>2020年,我的学生们10岁;<br>2035年,他们25岁;<br>2050年,他们40岁。<br>我不知道,这三十年间会发生些什么。三十年,我要靠什么来延续我的教育生命;我们现在教孩子们的东西,能否支撑他们不“迷失”在未来的三十年?<br>这些从未想过的问题,今天,在听完窦桂梅老师的课后,我开始试着去思考。</h3> <h3>窦老师早早就来到会场,做上课前的准备。她看上去,是那么年轻、轻盈、美丽。</h3> <h3>早上8:30,准时上课。窦老师先跟孩子们一起回顾了统编教材三年级第四单元主题——自然之物,并再次认识了各种自然界的小动物。话题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本课的“主人公”们身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大动物们。</h3> <h3>窦老师采用“拆书”的方法,把绘本里的图片(故事前半部分)做成图片集,装在信封里,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孩子们先观察这些图片,以抢答的方式猜动物名称。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br>接下来,窦老师安排孩子们给图片排序,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中的规律。这既是观察力的训练,也是思维力的训练。孩子们完成地很好,发现了主要出场动物的数量变化规律和水洼的水量变化规律。<br>窦老师引导孩子们给排好序的“书”起“书名”,并借机介绍了作者——澳大利亚著名儿童画家葛瑞米.贝斯。</h3> <h3>窦老师把精美的绘本当堂分发到孩子们手上时,孩子们爱不释手,小心而喜悦地翻阅着,不断地有了新的发现。</h3> <h3>小小绘本里藏着太多太多的细节,每一页都隐藏着许多动物,每一次“我发现”都让孩子们惊喜不已。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发现,孩子们越来越兴奋。</h3> <h3>窦老师抓住孩子们的探索欲望,给每个小组发放了《我的阅读探索地图》,鼓励孩子们记录下他们的阅读发现(可以画图、可以写文字、也可以画思维导图)。下面就是孩子们在课堂上完成的阅读报告单,是不是很惊喜?有的小组用思维导图对书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h3> <h3>有的小组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聚焦研究书中的一种动物。</h3> <h3>有的小组把研究关注点聚焦在书中的文字,发现了动物们心情的变化。</h3> <h3>动物们心情的变化是全书的主线,窦老师在这里进行了巧妙的设计。</h3> <h3>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体会书中动物们心情的变化,窦老师领着孩子们表演动物们的发声、嘶吼,孩子们在窦老师声情并茂、极富张力的表演者中,受到了感染,渐渐地也就丢掉了拘束和羞涩,进入了角色状态!</h3> <h3>课堂逐渐点燃,进入了高潮!</h3> <h3>窦老师提醒孩子们绘本中细微的情绪变化,在互动和表演中很好地完成了情感体验。</h3> <h3>窦老师引导孩子们在绘本中发现了作者葛瑞米.贝斯的“自画像”,让孩子们去揣摩作者这样的创作意图,真正做到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相通,也很好地达成了本节课的主题意图。</h3> <h3>随着水洼水量的减少,直至最后一滴水的消失,动物们都离开了水洼。热闹的课堂安静了!一滴雨落下的声音如天籁般打破了死寂!</h3> <h3>随着轻音乐响起,雨声、鸟鸣声渐次响起,森林又恢复了生机!动物们都回来了!<br></h3> <h3>于无声处实现了情感的升华 ,在窦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做到了!</h3> <h3> <br><br>这堂课结束了!我却迟迟走不出来。<br>这是一堂自然科学阅读课?一堂生态环保教育课?一堂儿童哲学美学课?<br><br>我们到底要把我们的孩子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们在这个变化的世界既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又有安放心灵地处所。<br><br></h3> <h3>所以,就有了开头“三十年”的困惑。<br>这堂课结束后,窦老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同时她也用她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br><br>用工具撬动思维和情感。在这堂课上,窦老师做了完美地示范。<br><br></h3> <h3>一堂阅读课的作用,也许微若萤火,却不可扑灭!<br><br><br>最后,感谢迁西小教精心组织了这次外出学习,感谢我的领导,让我能有幸现场聆听名师的授课!这次周末天津之行,值了!</h3>

孩子

老师

动物

一堂

小组

阅读课

绘本

这堂

图片

水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