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加强急危重症患者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3月15日下午,尤溪县总医院院区护理部组织召开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会。讨论会由七病区护士长陈春娣主持,参加讨论会的有护理部陈细芳主任、陈春娣副主任、余敏芬副主任,以及全院各科室护士长近40人。</h3> <h3> 本次疑难病例讨论以1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就诊的整个诊疗经过为主线,患者就诊的科室:急诊抢救室、七病区、ICU。</h3> <h3> 七病区黄薇护士详细汇报了患者的病情、治疗经过、护理问题以及护理措施。</h3><h3> 患者田XX,男,6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此次入院前3h洗澡后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头痛就诊我院,头颅CT检查示1、右侧丘脑血肿并破入脑室(血量约6ml),2、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多发性腔隙灶,3、双肺少量炎症,拟脑出血收治我院。</h3><h3> 2019年2月4日19:27分入院,测生命体征为T 36.6℃、P 63次/min、R 18次/min、BP 218/109mmHg,来时神清,精神可,对答切题,言语流利,双瞳孔等大等圆,d3.0mm,光反应可,左上肢4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h3><h3> 2-5头颅CT 血肿未见增大;2-6头颅CT 血肿未见增大;2-11头颅+胸部CT :1、右侧丘脑血肿并破入脑室,血肿较前片吸收,2、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多发性腔隙灶,3、双肺炎症较前明显增多。</h3> <h3> 陈春娣护士长在黄薇护士汇报的基础上提出:1、病人现在存在什么护理问题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应对?</h3><h3>2.对于该病人病情,护理重点是什么,为何患者在血肿吸收情况下病发严重肺部感染最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h3><h3>3、病人家属不恰当的喂食方式是否会导致肺炎,护理过程中该如何观察?</h3> <h3> 各科室的护理专家分别从各科的专业角度对病例进行了分析。各科室做了充分的准备,从疾病的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并发症的观察都做了详细的阐述。</h3> <h3> 黄祥清护士长提出:患者存在的最大护理问题是感染的发生,表现在住院3天后持续发烧,痰多,吸出大量白色粘稠痰液;胸部CT提示双肺炎症较前明显增多。</h3> <h3> 余敏芬护士长提出:患者在住院期间,抵抗力下降,较容易发生感染,表现为口腔感染、肺部感染。若医生未开口腔护理医嘱时,病人日常进食后的口腔清洁尤为主要,刷牙就是其中最有效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之一。<h3><br></h3></h3> <h3> 陈小妹护士长:提出患者属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较低容易导致炎症的发生。且患者病程长,家属日夜照顾,身心疲惫,导致后期缺乏耐心与细心,在翻身和扣背上有可能趋于敷衍。</h3> <h3> 吴孟获护士长提出:患者住院期间刚好在春节期间,看望的家属过多、较杂,是否可能将其他细菌、病毒感染给患者,比如:甲流病毒。</h3> <h3> 陈春莲护士长提出:患者家属在喂食时未将床头抬高或喂食后立即放平床头, 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呛咳、食物返流造成吸入性肺炎。</h3> <h3> 陈春娣护士长提出:春节期间护士排班的弹性化,责任护士不停更换导致缺乏护理连续性服务,病人病情变化无法在第一时间行最初判断。</h3> <h3> 与会人员均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提出疾病重在预防,护士应提高对疾病预见性的判断能力,现场学习交流的氛围十分热烈。</h3> <h3> 最后,护理部陈细芳主任对本次病例讨论做了精彩的总结:开展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是适应现代医疗-护理模式发展的要求,科室将疑难危重病例的护理难点,归纳总结,由多学科护理团队共同提出具体措施,从实际上去解决临床上存在的疑难问题,既提高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又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