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真言如玉

<h3>3月8日—13日,嘉兴市名师名校长班学员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高端研修,本人作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全程参与研修,五场专家报告和三所名校考察让我们全面而深入地感受到重庆教育教学的厚实、丰实和扎实,他们对当前国际国内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热点与趋势的把握全面而精准,对立德树人的目标理解与实践入心入行,对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系统而前瞻,对学本课堂的转型变革行动有力而有效,不仅传承了优良的办学精华,还不断融合创新,实现了持续高质量发展。且学且思,回顾梳理本次研修活动,择录要点和感悟如下:</h3> <h3>报告一:当前国际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动向与趋势(主讲人:王正青,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博士)</h3> <h3>要点:1.确立全人发展的基础教育宗旨;2. 推进课程综合化与生活化改革;3.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4. 重视国际学业成绩测评及作用;5. 培养信息化时代的高素质教师。</h3> <h3>感悟: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如何培养“完整的人”,需要每一位教育人乃至全社会深思而后行。试问,我们今天的育人环境如何?高中校园里高考前的口号“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拼十载寒窗,赢一生荣光”……疯狂甚至雷人,功利、畸形,充满刀光剑影,值得省思。试看我们很多中小学校门外的小店,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三无垃圾食品,还有小混混,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试看我们今天的教师队伍,还有多少人依然固执坚持分数至上,灌输式教学,缺少俯下身子因材施教、全面育人的姿态?还有我们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行为,存在严重的缺失或者不科学,德育的合力未能得到很好发挥。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育人思想、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美国的STEM课程、芬兰的主题教学改革、印度的沉思课、德国的哲学课、国际PISA评价、日本的学习指导纲要等等都值得我们反复学习、启思、借鉴,从而不断地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h3> <h3>报告二:教学关系变革与高质量学习(主讲人:李大圣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h3> <h3>要点:1.课堂教学必须激活课程教学全要素;2.教学关系变革是最重要的变革;3.责任:最伟大的课程变革推动力量。</h3> <h3>感悟: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教师首先要理清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师责任既强大又重大,自我认知应不断刷新,要系统思考,学会分析要素,研究课程、课标、教材、学生,引领高质量学习。切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重视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激发,重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h3> <h3>面对挑战,须有主动学习和钻研的意识和行动,在变革中突围,在实践中发展。</h3> <h3>报告三:生本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主讲人:钟及龙,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h3> <h3>要点:1.区域课程改革的历程;2. 区域课程建设的认识;3. 生本课程体系建设的技术路线。</h3> <h3>感悟:学校架构课程体系,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的课程领导力首先体现在在宏观上对教育、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等核心概念、核心问题的理解。想清楚了,理念和方向都明确了,方可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教育者都应该有强烈的学生立场,让教育教学基于学生实际生活,助力学生全面生长,为了学生幸福生活。所以,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课程体系的架构必须科学、个性、有特色。像巴蜀小学的“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颇有实践根基和创意,“学科+学科”、“学科+生活”、“学科+技术”通过“创—联—展—评”全链条一体化,深耕学科,夯实学生素养,值得借鉴。</h3> <h3>如重庆南开中学的“公能课程”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亮点鲜明,值得借鉴。</h3> <h3>报告四:学本教学:新时代教学改革的趋势解析与路径分析(主讲人:龚雄飞 重庆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h3> <h3>要点:中国教学改革的四个阶段 :教学型—导学型—学导型—学本型。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本教学:由“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的变革,由讲授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杜威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唯一的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如果你在课堂上掩盖学生的问题,老师就会成为学生发展的最大的问题。学本教学的难点之一:基于“自学”的教育卓越行动;难点之二:基于“互学”的教育卓越行动;难点之三:基于“展学”的教育卓越行动。</h3> <h3>感悟:课改首先是改课,课堂变了,学生才会变。课堂转型何其艰难!我校自2012年底启动课改,推动生生互动的“展评学习”健康课堂,尽管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很难翻转日常的课堂。课堂是个黑匣子,教师的学习力,教师团队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尚显薄弱。很多学校很多区域推动生本课堂(学本课堂、学导课堂)都遇到这样的瓶颈,尚待学校和各级各类教育教研部门继续努力。</h3> <h3>重庆巴蜀小学、重庆八中、重庆南开中学在传承名校优秀传统、创新新时代教育教学方面有其极其宝贵的经验和做法,此行三所名校的考察学习一次次震撼着嘉兴的名师名校长,底蕴如此之厚、积淀如此之深,传承如此之完好,实践创新如此之勇之实,成就辉煌实力名至实归。</h3> <h3>学以致用,反刍,省思,然后开启我们更有力的立德树人行动!时刻记得: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