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大世界

宁静的海

<h1><b>  一个冬日暖阳午后,我骑行回家路上,耳边传来清脆声音:“叮叮当!叮叮当!”</b></h1><h1><b> “哦!麻糖!”我条件反射,一股甜蜜味道萦绕心田,一种童年记忆的驱使让我向麻糖摊走去。</b></h1> <h1><b>  一位刚买完的大爷说:“小李!该喊你老李了哈!头发都白了。”<br>  “大爷!你莫这么说!我还年青!”麻糖手艺人用内江口音回。<br>我上前询问:“大哥!麻糖咋卖的?”<br>  “一两五块!”<br>  “啊!这么贵?”<br>  “妹子!不贵哦!一直都这价得嘛!我在金堂都卖了一二十年了,你没听刚刚那大爷喊我老李得嘛!”麻糖师傅回。</b></h1> <h1><b><br>  “ 哦!那就给我来一两。”我话音刚落,就看见麻糖师傅用铁片和小锤在箩筐里白花花麻糖顶部细碎敲打,发出清脆响声,让我想起儿时都是父亲买给我的甜蜜回忆。而母亲总说:“别吃完了啊!留一些放泡菜坛子里。”父母从川外迁移至金堂工作后学会泡泡菜。平常泡菜坛子起花,就放一点父亲爱喝的白酒。遇上有麻糖,就要留部分放泡菜坛子里。我总不能和泡菜坛子争风吃醋吧!毕竟泡菜也很香脆下饭。论起历史来,虽然麻糖起源明代,但传入内江隆昌县也不过一百多年历史,而泡菜追根溯源已有3100年悠久历史!于是我又道:“大哥!再给我多敲一两放泡菜坛子。”<br>  “ 好的。妹子,你放心嘛!我这个麻糖绝对资格...”</b></h1> <h1><b>  原来这位敲麻糖手艺人姓李,内江人士,20年前部队退役后机缘巧合走上了以卖麻糖为生的道路。20年来以金堂为根据地,广汉、德阳、彭县等地游走叫卖。如今那个风华正茂的青年靠此手艺抚养儿子成人,成为一名在内江当地优秀职业房产经理人。儿子孝顺,不想让父亲再过沿街叫卖的生活。他依旧还想这样干下去,他说对金堂已有感情,这个职业也自由,并且金堂整个销售市场由他掌控。原来他还是金堂麻糖营销市场的大鳄。真是小人物大世界,我意犹未尽加个微信慢聊!<br>  曾经我婆婆就很会腌泡菜,泡菜认人,所以婆婆的泡菜坛子我重来不碰,但还是被其耳濡目染,</b><b>按500g泡菜+10g麻糖+5g白酒的比例泡入当季的红皮白萝卜。</b><br></h1> <h1><b>  晚上空闲,我主动与麻糖手艺人兄妹相称。聊起孩童时期吃麻糖的幸福,是一种吃到甜蜜,却粘住童年最美好的幸福时光。小时候最傲娇的,就是能吃到宋太祖赵匡胤品味后一度成为皇家贡品的湖北孝感麻糖。薄薄一片,黑芝麻镶嵌在白色的麻糖中散发着甜甜香气,吃上一口脆香、甜美。永远也忘不了孝感麻糖的蓝色外包装。<br>  李哥听了激动回“这个可不一样哦!我是真正纯洁的麦芽糖,在我们内江叫麻汤。有句话叫叮叮当,敲麻汤,麻汤响,逗起大爷哑巴痒!我们这个可以放泡菜坛子,他们能吗?”我听后一阵狂笑...</b></h1><h3><br></h3> <h1><b>  是啊!地域不同,美食文化不同,川菜能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一大菜系那绝不是盖的。我问李哥制作手法,他说:“这可不能随便说,现在做麻汤越来越少,全国各地我也考察过,都不如我的口感好,就算告诉你制作配方比例,但整个制作流程需要各自温度掌控。想当年我拜师学艺,用了很多精力和心思,大半年才学会的。”</b></h1> <h1><b> “那你咋不做大做强喃?”我问。<br> “电商我也考虑过啊!最终还是放弃了...只有这样卖。”<br> “你这门手艺应该传给你儿子。”<br> 李哥叹气道:“哎!现在的娃儿,哪个想学嘛!”</b></h1> <h1><b>  我想也是,现在小年青些有几个愿意学这些传统手艺,都想找个体面又干净不累的工作。</b></h1> <h1><b>  我们交流话题到此就再没联系。前几天我又收到李哥消息,说前面那位大爷找他,想让自己孙子来学习。我听后很为李哥高兴,终于有了传承人。</b></h1> <h1><b>  “那学费是好多喃?”我问。<br>  “我要价六七万,把那个大爷吓到了。”李哥回。<br>  “李哥!你把大爷吓到了,也把我吓到了哦!”<br>  “这可是商业机密。”</b></h1> <h1><b>  我转念一想,是啊!金堂片区就近百万人口,按60%回头率计算,那都是三百万销售额度,区区六七万元的学费又算什么呢?真心希望内江麻汤技艺在金堂有传承人,让家家户户的泡菜坛子里永远有兵哥李麻汤味道。</b></h1> <h3>如果喜欢找童年回忆<br></h3><h3>想粘住一点幸福</h3><h3>或泡菜需求</h3><h3>记得老城区找兵哥李麻汤</h3><h3>品尝内江特产麻汤</h3><h3><br></h3><h3><br></h3> <h3>新鲜出炉的麻汤</h3> <h3>做好成件的麻汤</h3> <h3>感谢以上梅花组图摄影作品来自川锅公司赵滨女士提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