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雨露的美篇

春风雨露

<h1> 我们的 青春岁月</h1> <h3>1968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老三界统统都奔赴了农村,我们无疑也卷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股洪流之中,1970年,我们从抗大中学即将毕业,当时是上山,下乡,和直接分配工作三种去向,我就抱着一切听从党安排的心理,那时有句雷锋的话,叫做“愿做革命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我被校里光荣的分配为下乡,尽管父母是多么的不舍,我自己下定决心,还是打起了背包,9月12日我们四位同学第二批登上了汽车,当时的豪言壮语“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但那种离别的痛,也是心如刀绞的,妈妈一直送我去了天德,临分別时妈妈哭着嘱咐我“好好干,要和同学们团结,有空常回家”,望着妈妈上车回走,我挥着双手,眼泪止不住的流。</h3><h3> 天德,可算是西丰县最遥远的边垂,而金谷大队太华东队,又是距公社最远的村子,当时四十多名同学分别分到两个自然屯,福源东,西两队和太华东,西两队,四个生产队。我们知青点四男六女十名同学,李保国是点长,从此我们就插队落户到这里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知青生活。</h3><h3> 太华,那里当时非常困难,又比较落后,村里只有两三家瓦房,其余全是土坯毛草房,每天的分值才八分钱,社员每年每人连分的三百来斤皮粮都领不家来,大人孩子,吃不像吃,穿不像穿的,吃的是反销粮,干的是最累的农活,我们知青也不例外,那真是,清水白菜没有油,玉米饼子苞米面粥,干起活来出虚汗,钟点就是看日头。那会儿有一种高梁米,煮出饭来都是高梁壳,边吃边挑,我们也学着下了少半缸大酱,由于在地里干活,一场大雨下来,就变成了一大缸水喽,我们也都浇成了水鸭子,我们面面相观,哈哈哈的傻笑起来。</h3><h3> 太华,我们这个屯紧靠着吉林省,以辽河为界,四县相邻,三面环水,唯一一条通往天德所在地的路,相距十公里,宽阔而奔涌的辽河由东向西,日夜奔流,成群的鸭子,鹅就浮在水面,上游就是二龙湖水库,时常可见有汽船来屯边巡视,村民小有收获的就是打点鱼来拿到吉林界小煤矿上去卖,补贴家用,但也只是偷偷的下上网,一边干活一边看着,汽船一响赶忙下河收网,生怕抓到。</h3><h3> 生产队没有给我们盖青年点,都分别住在社员家里,他们看我们还都是孩子,对我们都很好,照顾我们,由队长和打头的领我们和社员一起干活,社员耐心的教我们农活,刚开始手中的锄头那叫没准头,常把苗给锄掉,累的要死,那还跟不上趟呢,到了田头一下子趟在地上,腰疼的不想起来,手打了血泡就用手绢缠上咬牙还得挺着继续干,泥一把,汗一把,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作,白天还好些,大家说话聊天,到了夜晚外边夜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屋子里点上个煤油灯,象黄豆大点亮跳闪着,大家围着油灯坐着越思越想越想家,想念家里的爹妈,想自家的小院,想家里敞亮的房子,明亮的灯,有的同学哭了,大伙也就都哭了,眼泪像雨水般落下,都哭成了一团,举起疼的不敢伸直,磨破了的双手,还是一个字,“哭”。多少个夜晚,枕巾不知哭湿了多少回。想想这些,这是我们这帮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的苦。</h3><h3><br></h3><h3> 就这样从秋到冬,从冬到春夏,一年又一年艰苦的磨炼,人晒黑了,手上由血泡磨成了老茧,一些活可以慢慢上手了,铲地,拔草,割稻子,扒苞米,打㘯,推碾子,拉磨,倒粪,插大墙,担担子,成了大半个老农,逐渐和贫下中农打成了一片,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而深深体会到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对我们的一种磨练。</h3><h3> 后来慢慢的,也就习惯了那里,同学们深知离家的不易,互相帮助,都亲如兄弟姐妺,高兴了就放声高唱在学校时唱的歌,歌声在辽河岸边回荡,飘向远方,也常常招来社员的围观。傍晚我们几个同学坐在小船上慢慢的划着双桨,清香扑鼻的桃李花,开遍山岗,任明元同学吹的一曲【红梅赞】清新入耳,委婉悠扬,好听极了。清幽的小径传来村里大人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但也掺杂着牲畜和鸡,鸭,鹅的叫声,我们伴着优美的笛声再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山岗上的花儿倒映在碧波之上,山水碧连天,此情此景恰似一幅十分壮观而美丽的风景动画。</h3><h3> </h3><h3>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们开始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亲自搞起了920农药,科技育苗,在新开垦的稻田和贫下中农插秧奋战,因为这个活我们在学校支农时干过,还比较顺手,我们发现社员都是坐着板凳栽稻苗,裤裆都湿湿的,可招笑了,我们告诉他们那可不行,必须得哈腰才能栽的快,我们帮着拉线,站成一排,在我们的带动下插秧进度可快了,我们和社员望着一片片栽完的稻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h3><h3> 那阵子无论社员和我们虽说日子很苦,吃的,住的都不好,但苦中做乐,田间地头,休息了就给社员读报,我们战天斗地,干劲十足,还去公社搞水利工程出民工,肩挑,手提,挖土方,干的热火朝天的,我们青年突击队还受到了公社表扬呢。</h3><h3> 后来知青开始回城,当兵,调走,离开那里己经四十六年多了,真的忘不了,因为那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啊,往事一幕幕常常想起,记得我们的队长王大爷一家人,对我们非常好,王大娘一做好吃的就惦记着我们,他家有个女儿叫王平和我们可好了,每次我回家都从城里带点他们稀罕的物品和好吃的东西,屯子里的大姑娘,小伙子们都愿意围着我们学唱歌和样板戏,听我们讲电影和城里的事情。真的很想他们,近几年我们知青群也组识去过几次,屯子里变化可大了,家家盖起了宽敞的大瓦房,街道也宽了,修了路,客车直通屯子里,尤其是生活都富裕了,但是我最想念的人却不见了。老人都先逝了,年轻人又都不认识,那时的姑娘们大都远嫁外地,小伙子也都老的所剩无几了,毕竟经过四十六七年了。</h3><h3> 话说回来,我们当时真是吃了不少苦,也流过许多泪,但我们磨练了意志,学会了坚强,我们至今从不后悔,我们是用青春谱写了一段光辉的历程,那是多么美好的青春岁月,我们把青春留给了那片土地,那是只有全国八百多万知青才有的感知,我们为曾经有着那段充实的青春岁月,也为曾经有过的誓言,而感到自豪,从而我们也造就了坚强的性格,从不畏惧任何艰难,任何困难都不在话下。</h3><h3> 【知青】这个名字是我们的荣耀,我们青春的足迹是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走过来的,回城后的我们分配到了各行各业,虽然我们下过乡,但处处要强,积极肯干,不甘落后,认真学习技术,工作都干出了一番优异的成绩,有的知青后来又面临下岗再就业,从头干起,承受着改革和赡养一家老小的重任,成了社会的主流和最能折腾的一代人,如今我们都老了,赶上了高科技和网络时代,也在不断上网学习,接受新事物,以时俱进,紧跟改革大潮,争做新时代的新老人。</h3><h3> 【知青】我们为拥有这个名字而光荣和自豪,知青的名字享用终身,这是八百多万知识青年共有的名字,知青将在历史的史册上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青春万岁!</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