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哒乖”的故事

逍遥君

<h3>  “哒乖”,“哒乖”,“哒乖啊”,这声嘶力竭,凄惨的鸟叫声,凡是在闽北大山生活过的人们都知道,这是闽北特有的哒乖鸟的叫声。</h3> <h3>  哒乖一声声凄厉的叫声不仅在述说她那悲惨的故事,同时也在告诉人们,茶农们该上山采茶,农民们该下田开犁耕田播种了。</h3><h3> 哒乖一声声的惨叫,把我的思绪和思乡的心带回了生我养我的故乡。</h3> <h3>  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哒乖就开始叫,后门山上,满山绽放的清明花(满山红、杜鹃花)随处可见,一点点,一丛丛,一片片。一簇一簇,激情如火,一片一片,红似云霞。有的郁郁葱葱,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龙,苍劲古雅。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有的浓妆艳服,有的淡着缟素,有的丹唇皓齿,有的芬芳沁人,各具风姿,仪态万千。真是“百里清明花,十里有飘香”,的一派春天的景象。</h3><h3> 那时还小,就跟着小伙伴们上山采一束清明花插在家里的玻璃瓶里装饰一下这春天的色彩。</h3><h3> 小时候,每当听到哒乖的叫声,老人们就会唠唠叨叨的说,“哒乖叫,清明到”,要上山采茶了,各种植物可以浸泡播种了等等。除此之外,还会不厌其烦的给孩子们讲述我们从小到大不知道听过多少回,令人心酸千古流传家喻户晓的故事……</h3> <h3>  很久很久以前,闽北的一个小村庄,那是我的故乡,住着一户农家,这户人家一家三口,夫妻两人和一个刚满月的儿子,丈夫憨厚朴实,勤劳耕作,妻子杜鹃,天生丽质,“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贤惠善良,典型的农家贤妻良母。生儿育女,缝补浆洗里里外外无一不能。一家人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虽然不是很富有,但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恩恩爱爱,日子也是过的红红火火的。</h3><h3> 这年的阳春三月,早春时节,山上茶叶长势喜人,田里春耕播种时不待人,这个春天是个繁忙的春天,夫妻二人早早的就安排分工好,田里的农事由丈夫打理,山上采茶的事情由妻子杜鹃周全,杜鹃是远近闻名的制茶能手,经过她“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这样精加工制作出来的茶叶那真是“如兰在舌,沁人心脾,芬芳甘冽,清香怡人”,村里人都喜欢喝,茶商们也都争相买购杜鹃的茶叶。</h3><h3> 那天,杜鹃早早的起床烧水做饭,吃过早餐,帮丈夫整理好农具送丈夫下田犁田春播,然后把家务事都做完了,就背着刚满月不久的宝贝儿子上山采茶了。</h3><h3> 上山之后,杜鹃先把儿子喂饱奶,把儿子放在大槐树下阴凉处,盖上一件衣服哄宝宝睡觉后,这才背起茶篓去采茶。</h3><h3> 新竹背篓采茶女,俏影丽容赛繁花。杜鹃看着这满山新嫰芽的茶叶满心欢喜,两只手欢快的采起茶来,“丛丛茶树似琴弦,纤纤秀指嫩尖弹,三月日见腰肢瘦,云鬓浸香贴玉颜”。采着采着就不由自主的唱起山歌。“欢歌纵情破雾纱,艳唇云鬟迎晓日,红颊褶衣送晚霞,纤手摘取嫩瓜片,屈身烘得细黄芽”。杜鹃那清脆的歌声,好似山谷中黄鹂的鸣叫,婉转动听,让人沉醉其中。杜鹃一边采茶一边唱歌,却把在大槐树下睡觉的宝宝给忘了,一场灾难正在悄悄的降临……</h3> <h3>  原来,这大槐树下盘踞着一条五六米长的蛇精,经过一个不吃不喝漫长的冬眠,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蛇精也苏醒了。</h3><h3> 刚才杜鹃优美动听的歌声惊醒了蛇精,更唤醒了蛇精的食欲,蛇精的整个身子呈S型从洞中慢慢的游出来,身上的鳞片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三角形的头上依稀可以看到鲜红的信子一伸一缩,两颗绿豆大的眼睛露出凶光在搜索着猎物。</h3><h3> 蛇精爬出洞口,发现了大槐树下的小孩,它高兴坏了,吐着长长的红信,脖子挺得直直得,来回摇摆着,张着血盆大口突然向小孩发起了攻击,蛇精一口咬住小孩,然后把小孩死死的缠住,越缠越紧,直至把小孩全身骨头都缠断至死,才把小孩吞进肚里。蛇精饱餐一顿后迅速的退回了洞中,地上只留下了盖在小孩身上的一件衣服。</h3> <h3>  沉浸在采茶的快乐之中的杜鹃此时才想起在大槐树下睡觉的孩子,赶忙放下茶篓快速的赶到大槐树下,可是,一切都晚了,杜鹃看到的只是那件盖在宝宝身上的衣服。这时的杜鹃抱着宝宝的衣服呼天喊地的叫唤着儿子,那真是摘胆剜心肝肠寸断,哭的是天昏地暗,哭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哭的是铁佛伤心,石人落泪。杜鹃看着手里的衣服,又看着满山绿油油的茶叶,转念一想,这都是茶叶害的,要不是为了采茶,儿子就不会被蛇精吃了,心里这么想着,嘴里也就这样哭喊出来“哒乖”,“哒乖”,“哒乖啊”(哒乖,建瓯方言的像形音,就是“茶坏”的意思)。可怜的杜鹃就这样抱着衣服哭喊着,满山遍野的寻找儿子,白天黑夜不停的哭喊,喊得精疲力尽,哭得死去活来,口吐鲜血,吐出来的鲜血染红了满山满岗的清明花。</h3><h3> 杜鹃姑娘一天又一天凄惨的叫喊着,也不知道自己吐了血,直到农历五月小满季节过后,山上的杨梅成熟落了一地,她看到地上的杨梅都红了,才知道自己已经吐血,把杨梅都染红了,这才慢慢的不叫,化成一只鸟飞走了。</h3> <h3>  杜鹃带着悲伤和怨恨化鸟之后,养成了报复性的巢寄生习性,自己再也不筑巢产卵育子,而将卵产于其它鸟的巢中。哒乖的卵与主宿鸟的卵很难分辩,哒乖的卵壳粗厚,卵有食指头大小。孵卵期约为12—14天。雏鸟孵出后,将义亲的幼鸟挤出巢外,独享“养母”的抚育。同类都很厌恶哒乖这种不道义的行为。</h3> <h3>  但哒乖的悲惨遭遇和从不侵害农作物,专吃森林里害虫,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卫士,是益鸟,人们又原谅了哒乖。 </h3><h3> 在民间有很多哒乖的传说和故事,如“杜宇化娟”的故事;儿子不孝母亲化鸟的故事;娟妹被娟姐害死化鸟的故事;闽北哒乖的故事……</h3><h3> 哒乖更成了文人墨客笔下常咏之物。成彦雄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尽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李白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苏轼的“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h3> <h3>  哒乖(杜鹃)相传只有四川有,后来李时珍采药时发现南方也有,李时珍说:“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装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惟食虫蠹,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则藏蛰。”说的就是闽北的哒乖鸟。</h3> <h3>  哒乖,各地依据本地方言叫法各有不同,传说和故事也各不相同,如:哒乖、子归、布谷、米贵阳等,但她们学名都叫杜鹃鸟,都属杜鹃科。哒乖虽然是很普通的益鸟,但她是森林卫士,好好保护哒乖吧!“哒乖”“哒乖”“哒乖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