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开展肌电图检查技术

邢馨月妈妈

<h3>肌电图简介</h3> <h3>可行用于神经内科,</h3><h3>A、周围神经卡压症,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以准确定位损伤神经、部位、损害程度。</h3><h3>B、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可以准确定位周围神经损害的范围、类型以及损害程度,治疗后检查,可以评价治疗结果。 </h3><h3>C、运动神经元病 ,发病的早中晚期均适用,可以准确定位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范围、损害程度,作为分型的依据。</h3><h3>D、脊髓变性病,可以定位脊髓损害的范围、功能损害的程度,除外周围神经病变。 </h3><h3>E、多发性硬化,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以发现亚临床病灶,是评估该病病灶数目、预后的有效手段。 </h3><h3>F、脑干病变,评价脑干内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运动等传导通路以及三叉神经→面神经核通路的功能。 </h3><h3>G、脑出血与脑梗塞,评价大脑皮质的视觉、本体感觉、运动等功能区以及皮层下传导通路的受累程度。 </h3><h3>H、重症肌无力,重复电刺激阳性提示神经肌肉接头改变,常规肌电图和传导检测可以除外神经干和肌肉的其它病变。 </h3><h3>I、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常规肌电图可以确定肌性损害的部位,对该病的定性和分型具有指导意义,传导检测可以除外神经系统其它病变。 </h3><h3>J、周期性麻痹,常规肌电图和传导检测可以除外神经干和肌肉的其它病变,重复电刺激试验除外神经肌肉接头改变,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测正常从反向支持该病的诊断。 </h3><h3>K、面瘫 * 检查项目,可以准位面瘫的神经损害部位(面神经管→面神经核→核上性),协助确定治疗方案,评价疗效。</h3> <h3>神经外科</h3><h3>1、脑外伤、脑肿瘤,评价大脑皮质感觉、运动等功能区以及皮层下传导通路的受累程度。 </h3><h3>2、脊髓肿瘤,评价脊髓感觉、运动传导功能受损程度、部位,对手术有一定的参考。 </h3><h3>3、脊髓外伤,评价脊髓功能受损程度、部位,早期检查可以较准确的判断预后,对手术有一定的参考。</h3><h3>术中监护,监测脊髓功能,预防术中脊髓损害。</h3> <h3>骨科</h3><h3>1、腕管综合症、肘管综合症、尺管综合症、胸廓出口综合症、旋前圆肌综合症,定位损害部位、程度,一般来讲,“中度损害”是手术治疗的指征。</h3><h3>2、梨状肌出口综合征,定位损害部位、程度,该病症状、体征极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电生理检测是鉴别二者的有效手段。 &nbsp;</h3><h3>3、腓总神经麻痹、跖管综合征,定位损害部位、程度,该病症状、体征极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电生理检测是鉴别二者的有效手段。 &nbsp;</h3><h3>4、特殊神经卡压,电生理检测是发现损伤神经的有效手段。 </h3><h3>5、脊柱侧弯、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术前确定神经根、脊髓受损程度,术中检测预防脊髓损伤,术后观察恢复情况。 </h3><h3>6、脊髓空洞症,此病易与正中神经、尺神经周围性卡压以及运动神经元病等混淆,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以鉴别诊断。</h3><h3>7、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电生理检测定位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根性撕脱→干性损害→束性损害,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h3><h3>8、骨折并神经损伤,定位神经损害部位、程度,为术前参考。 </h3> <h3>内分泌科</h3><h3>1、糖尿病、甲亢,可以发现周围神经或者中枢神经损害,同时提示疾病的进展程度。 </h3><h3>2、代谢性肌病,该类疾病有其肌电图改变的特征。</h3> <h3>儿科</h3><h3>1、婴儿型GBS、婴儿型运动神经元病、脑瘫,根据神经电生理的表现特征可以鉴别诊断。 </h3><h3>2 、脊髓灰质炎与肠病毒感染,根据神经电生理的表现特征可以鉴别诊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