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为国殉难八十周年

樊城:三润堂

<p>2020年5月16日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p> <h3>  1940年8月5日,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张自忠追悼大会上,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挽词。“尽忠报国”。</h3><h3> 这幅玻璃画像应该是当时襄阳的一家玻璃制品商户,为纪念张自忠将军特别制作的。</h3><h3> 这幅玻璃画像经过七十几年的保护收藏,听当事人讲述当时是一位理发师傅(递头匠)理发用的镜子,这位老师傅崇拜张自忠将军,当时的递头挑子上就是这幅玻璃画,老理发师傅走乡串巷宣传张自忠将军抗日报国的英雄事迹。</h3><h3> 几经转藏前段时候在樊城泰安路周末古玩大集交流市场,有位收藏爱好者带着这幅玻璃画出现在市场,当时围观的爱好者很多,当时我也在场,他正在讲述这幅玻璃画的来历……我经过和他协商,对方惜让给了我,也可以说是接着收藏,把英雄的事迹传承下去。</h3> <h3>  1985年5月17日,在纪念爱国将领张自忠为国捐躯四十五周年活动会上,四位抗日将领后代在宜城长山张自忠殉国处纪念碑前合影。</h3><h3>左一孙连仲将军的女儿孙惠书,</h3><h3>左二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h3><h3>后、冯治安将军的儿子冯炳瀛,</h3><h3>右一冯玉祥将军的女儿冯弗伐,</h3> <h3>  遥祭忠魂</h3> <h3>  十里长山风和雨,</h3><h3>难阻人民崇敬心。</h3> <h3>湖北宜城县编印</h3> <h3>中国文史出版社</h3> <h3>   以上实物图片本人收藏</h3><h3>下文“最爱历史”原创文章:网上资料</h3> <h3> 1940年5月23日湖北宜昌城,10万军民聚集在宜昌城内外,这一天,他们齐聚宜城内外,为一位殉国的将军十里送行。<br></h3><h3>这是将军殉国的第七天,中国人心目中的头七,招魂之日。</h3><h3>战火仍在延续,日军的飞机反复在宜昌城上空盘旋,随时有轰炸人群的可能,但10万军民不为所动,依然坚持送将军最后一程。</h3> <h3>1940年,宜昌市民护送张自忠灵柩上船</h3><h3>他们所护送的,是7天前,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战场上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上将、张自忠将军。</h3><h3>日军似乎也很配合,尽管战机几次低空盘旋,但他们并未轰炸为张自忠送葬的队伍。</h3> <h3>就在几天前的日军广播中,以往傲慢自大的日军电台广播,也以崇敬的语调播送了他们对于这位敌军将领的尊敬:“张自忠令以临危不惊、泰然自若之态度与堂堂大将风度,从容而死,实在不愧为军民共仰之伟丈夫。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敛入棺。”</h3><h3>这是一位连最残酷的敌手、凶暴成性的日军,都为之脱帽致敬的绝代勇将:张自忠。</h3><h3>人如其名:张自忠</h3><h3>张自忠,字荩忱,人如其名,一位县令之子出身的公子哥,见时代动荡、民族危亡而投笔从戎,用了26年时间,从最低级的士兵,一步步做到上将,最终以集团军总司令的身份,仍然亲自带兵主动出击日寇,最终阵亡于湖北襄阳,成为二战时期,盟军中阵亡军衔最高的将领。</h3><h3>很多人说,身为上将和集团军的总司令,张自忠本不必死,可他不畏战火、主动迎敌、处处寻死,命运,或许从他取名的时候就已注定好了:自忠、荩忱,这是一位名字早已决定命运的悲情将军、无畏将军。</h3> <h3>家境优越的张自忠,青年时便弃笔从戎,立志报效祖国</h3><h3>就在殉国的前一年,1939年,在返回重庆述职时,张自忠就在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张自忠决不是韩复榘(因不战而退被杀),他日流血沙场,马革裹尸,你们始知我取字‘荩忱’之意!”</h3><h3>将军无愧此言。</h3><h3>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张自忠生于山东临清,他的父亲张树桂,曾任江苏省赣榆县正堂(县令),在兄弟七人中,张自忠排行第五。张自忠16岁时,父亲身亡,此后他由私塾转入山东临清高等小学堂读书,随后又转入天津法政学堂、济南法政专门学校。</h3><h3>当时正值清末民初乱世,目睹国家内忧外患,张自忠遂与几位同学一起,相约效仿班超弃笔从戎报效祖国,在当时,以武兴国的风气流行,此后,这位出身优越的官宦子弟,从最底层的士兵开始做起,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此后又协助冯玉祥训练军兵,以治军严格、号令严明著称,由于号令严酷,也被士兵们称为“张扒皮”1929年,张自忠升任西北军第六师师长,有一次一个营长侵吞士兵存款,张自忠查实后,立即集合全师干部,当中责打了这个营长200军棍,并撤职镣押,他斥责这个营长说:“钱是爹,爹是王八蛋,见了钱连爹都不要了!你今天喝兵的血,明天兵就要吃你的肉!”</h3><h3>尽管治军严酷,但张自忠对士兵却非常关心亲善,他经常在深夜巡视士兵寝室,帮士兵盖被子,每逢星期天,他还经常拿钱和吃喝的物品,给军队里受伤的士兵;平日里,他和士兵们穿着一样的军服,吃着一样的大锅饭,从来不开小灶,也推着一样的小平头。为了磨练部队意志,他甚至在冰天雪地里自己带头脱掉大衣,并要士兵们也跟着他一起进行雪地行军训练,也因此,张自忠的部队以“将不畏死,兵不惜命”而著称,在抗战中更是奋勇杀敌、从不畏缩。</h3><h3>杀敌报国蒙冤屈</h3><h3>由于治军严明、训练有方,1933年,张自忠的部队在长城抗战中开始展露雄风。</h3><h3>1933年,当时日寇占领东三省后,又以主力进犯河北,当时改任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的张自忠,帅军在长城喜峰口、遵化三屯营一带与日军激战达三个月之久,取得喜峰口大捷等重要胜利,这是张自忠人生中对日作战的第一次重大战役。</h3><h3>随着战况推进,由于主要战线都被突破,二十九军最终无奈撤离战场,国民政府随后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双方停战,日军开始逼近北平。张自忠的老部将董升堂回忆,忍痛撤兵之夜,当地的父老兄弟跪地挽留,抱住张自忠的腿痛哭挽留,张自忠也痛哭流涕的说,“你们暂到山区躲避躲避,我们将来还要回来的!”</h3> <h3>▲北平时期顶受汉奸骂名的张自忠</h3><h3>尽管长城抗战不屈不挠,但中日的矛盾也在进一步激烈衍化,当时,二十九军仍部分控制着北平周边,与日军形成对峙之势。</h3><h3>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卢沟桥抗战后,二十九军决定战略转移离开北平,军长宋哲元在撤退之际,要求张自忠留下先担任北平市长与日军进行周旋,对此张自忠也知道将背负与敌通媾的骂名,临别前,张自忠留着眼泪跟准备辞任北平市长的秦德纯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h3><h3>但外界并不知张自忠奉了密令要留下与敌周旋,当时国内的报纸中,纷纷责骂张自忠乃是无耻汉奸,报纸更是将其称为“张逆自忠”,学生们更是组队,号称要捉拿汉奸张自忠,为了洗刷这个罪名,张自忠忍辱负垢,最终秘密潜逃离开日军监控,南下向蒋介石汇报北平战守经过。</h3><h3>通晓事况经过的蒋介石,随后安慰了张自忠,并在1938年任命他出任五十九军军长,在得以返回部队后,张自忠面对这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部队官兵痛哭失声:“(我)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当时全军官兵感觉背负污名,都一起泣不成声。</h3><h3>重上战场杀日寇</h3><h3>返回部队后,张自忠随后率领部队不停参加抗战,先是在1938年的临沂战役中率部驰援友军,一日夜驰180余里,在鏖战七昼夜后最终击溃日军,为国军主力随后进行的台儿庄大捷奠定基础;</h3><h3>在取得台儿庄大捷后,国军主力又迅速转移,张自忠所部负责殿后,他且战且走,自己则坚持走在部队的最后面,当时营长以上的军官都配有战马,张自忠命令将自己的战马以及所有军官的战马全部腾出载运伤兵和物资,他自己作为军长则一路徒步行军,乃至脚破血流,都坚持不骑马、不坐车。</h3><h3><br></h3> <h3>张自忠在视察军士</h3><h3>1939年,张自忠在鄂西钟祥战役中,面对日军三个师团的来袭,又大破日军于田家集,击毙日寇2名联队长,击伤敌军1名旅团长,致使日寇狼狈溃逃,为国军赢得鄂北大捷。</h3><h3>当时,张自忠已升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属下有多支部队与他原先并非旧部,但张自忠每次打仗,却坚持将自己的子弟兵安排在最前线进行冲杀,自己则坚持上最前线领兵打仗,鄂西大战中战况最激烈时,他所在的司令部的瓦房瓦片都被日军的炮弹所震碎,张自忠却仍然坚持指挥不肯撤退。</h3><h3>壮志表怀决报国</h3><h3>1939年8月,张自忠返回重庆述职,在重庆期间,他特地去探望了他的老长官、西北军的创始人冯玉祥,当时,在此前与蒋介石的中原大战落败后,冯玉祥便已在军队中失势赋闲,但张自忠并不避讳,仍然前往探望老长官。</h3><h3>临走前,张自忠本已告辞,突然他又折返回来,在冯玉祥面前跪了下来,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张自忠习惯叫冯玉祥“先生”,即使冯玉祥失势后,张自忠当时已身为国军三十三集团军的总司令,他也仍然流着眼泪如此称呼道:</h3><h3>“先生,不管枪不如人,炮不如人,人不如人,我总要拼命的干一场,作一个榜样给人看。看我一定尽我所有的力量,报效国家,不给先生丢脸。活着我也要活一个样子,死也要死个样子。我觉得我越走越光明。先生你看着,我一定要这么办。”</h3><h3>张自忠当时泪流满面,这让冯玉祥感慨不已。一年后的1940年,在张自忠壮烈殉国后,冯玉祥向外界回忆起张自忠跟他的这次往事,唏嘘中感慨,无意中竟成了他跟张自忠的永别。</h3><h3></h3><h3>对于自己的宿命,张自忠在精神深处早已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志愿,他的许多老部下回忆,张自忠经常在部队中公开演讲表示:</h3><h3>“谁都可以败,唯独我张自忠不能败;别人污蔑我,我也要用死来一表清白!我们为国杀敌,就看看我们将来战死在哪个地方!”</h3><h3>生命最后一战:领军赴死的总司令</h3><h3>1940年5月,将军生命中的最后一战,终于到来了。</h3><h3>当时,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退守重庆,日军为了进攻重庆,从1939年开始便连续进攻襄阳、鄂西一带,以求攻占襄阳一带后,再溯汉江直上陕西南部,然后转攻重庆。</h3><h3>1940年4月,日军再次进犯襄阳,为了粉碎日寇的阴谋,每次大战必上前线的张自忠决定,自己亲自领军迎击日寇。5月1日,张自忠亲笔给三十三集团军的各部队和将领写信昭告:</h3><h3>“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h3><h3>5月6日夜,就在带军临行出发前,张自忠特地写了封信给了他的老战友、三十三集团军的副总司令、兼77军军长的冯治安:</h3><h3>“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师)、179D(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179 D(师)、38 D(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h3><h3>以上,就是张自忠留下的最后两封书信,而这,也成了他的遗书。</h3> <h3>张自忠写给冯治安的最后书信</h3><h3>5月7日,尽管李宗仁等人劝说张自忠留居后方指挥,但迫于日军推进迅速、形势紧急,张自忠仍然决定亲帅手下仅有的2000多士兵主动出击日寇,战斗持续了整整16天,作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始终率领部队不断推前,主动寻找机会歼敌,并一次次拒绝了上级和属下要求他回退后方的建议。张自忠离死亡,越来越近,但他始终未曾退缩。</h3><h3>5月16日,日军从截获的电报和国军俘虏口中,获悉国军有高级将领正在南瓜店一带指挥作战,日军随即调集飞机和重兵,猛烈轰炸我方阵地,而三十三集团军属下的七十四师主力也受到很大损失,弹药即将殆尽,部队随即电话询问张自忠可否先行退却,张自忠随即回答道:</h3><h3>“现在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军人杀敌报国之时,子弹打完了,要用刺刀杀,刺刀断了,要用拳头打,用牙齿咬。”</h3><h3>张自忠誓死不退,并要求部队严守阵地阻击日军。</h3><h3><br></h3> <h3>▲张自忠题字:为民族争生存而奋斗</h3><h3>5月16日上午11时许,三十三集团军的警卫团阵地被日军突破,张自忠右臂也中弹受伤,但他仍坚持来回巡视进行现场督战,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部下们火速建议张自忠迅速撤退,都被张自忠严词拒绝;</h3><h3>激战到中午时,三十三集团军左右两翼的两个团兵力相继被击溃,日军已对司令部形成了三面合围。</h3><h3>当时,张自忠手下的2000多官兵已几乎全部战亡,他身边仅剩下几十名警卫人员,由于张自忠平日对待官兵非常宽厚,因此即使到了最危难的时刻,将士们也仍然誓死保卫着他,并一面高喊:“司令快走,司令快走!”这更加引起了日寇的注意,加紧了围攻。尽管仍有最后一面山路可退,可张自忠依然坚持正面抗击日军,不肯离开战场。</h3><h3>张自忠的副官马孝堂,也陪伴张自忠将军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h3><h3>在被日军连刺带砍了九下刺刀,脑壳都被砍开的情况下,勇毅的马孝堂仍然坚持存活了数日,临死前,马孝堂向救助他的国军官兵们,讲述了张自忠生命最后的时刻。</h3><h3>这是5月16日下午:</h3><h3>“总司令猛然前扑,旋又立起,右肩后流血了!很显然是被炮弹碎片炸伤了。与此同时,参谋处吴处长也受伤了。到了十里长山,(张自忠)还在指挥,接着左臂也在流血!但是总司令仍然站在那里,怒目圆睁,大声呼喊着,指挥着。”</h3><h3>随后,张自忠右胸也中弹了,鲜血喷涌而出。</h3><h3>“他的腿上也流了血,血湿透了袜脚。我见总司令突然向后一歪,右胸就往外喷血,总司令脱了上衣军装,让我给他裹伤。血如泉涌,溅上了我的脸和全身。我刚包扎完伤口,敌人就一窝蜂上来了!总司令命我快走开,还说,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心里都平安······”</h3><h3>危亡之际,可将军仍然未曾屈服。</h3><h3>对于张自忠将军的阵亡过程,侵华日军在《231联队史》中也进行了记载:</h3><h3>“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站起来,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出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h3><h3>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h3><h3>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心起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h3><h3>在刺死张自忠后,日军感觉到这个“临死前还猛站起来、混身是血的大个子军官”可能来历不凡,随后他们从张自忠身上,搜出了一把刻着“张自忠”三个字的钢笔。可他们仍然不敢相信,这竟然会是一位敌军的总司令。</h3><h3><br></h3> <h3>▲80年代后重建的张自忠殉难纪念碑</h3><h3>战斗结束后,日军231联队长横山武彦随即命令,将张自忠遗体用担架抬往战场以北20余里的陈家集,随后由与张自忠相识的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亲自核验。日军资料记载“专田盛寿举着蜡烛久久注视张自忠的面颊,突然悲戚地说,‘没有错,确为张君。’在场者先是欢呼,继而是一阵鸦雀无声的肃穆。”</h3><h3>对于这位敌军的高级将领,日本人也给予了张自忠非常的尊重。随后日军39师团长官村上启作命令军医,用酒精把张自忠的遗体擦洗干净,然后命人从战场附近的木匠铺里,为张自忠赶制了一口棺材入殓,并葬在十里长山的陈家祠堂后面的一个土坡上,坟上立一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h3><h3>噩耗传开后,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张自忠将军的尸体,最终经增援的38师官兵浴血奋战,将张自忠的遗体抢运回到后方,因此也有了本文开头,宜昌十万市民为将军送行的感人场面。</h3><h3>事后经检视,张自忠将军全身共有8处伤口,其中炮弹伤2处,刺刀伤1处,枪弹伤5处;其中右肩、右腿为炮弹伤,腹部刺刀伤,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额各中一弹。由此可以想见,即使在身中多弹、血流喷涌的最后时刻,将军面对日本兵仍然猛然跃起、无畏面对的可歌可泣场景,许多年来,每每看到这段日本兵的回忆,我的眼泪就老是止不住,老在眼眶里打转。</h3><h3>将军身后多寂寞 殉国英雄终闻名 </h3><h3> 5月28日,张自忠灵柩被运到重庆朝天门码头后,蒋介石、冯玉祥等政府军政要员臂缀黑纱,肃立码头迎灵,并登上轮船,绕棺致哀。蒋介石在船上“抚棺大恸”,令在场者无不动容。</h3> <h3>▲1940年,蒋介石祭拜张自忠,后面一度泣不成声</h3><h3>随后,蒋介石亲自扶灵,护送灵柩穿越重庆全城。国民政府也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h3><h3>张自忠死时,年仅49岁。两个月后,张自忠的夫人李敏慧听闻噩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李敏慧死后,冯玉祥亲自出面,安排将张自忠、李敏慧夫妇二人一起合葬在重庆梅花山麓。</h3><h3><br></h3> <h3>▲张自忠(左)死后,其夫人李敏慧(右)悲痛绝食七日而死</h3><h3>1941年,在张自忠牺牲的十里长山下,将士们为他建立了一座纪念碑,并在山下为2000多殉国的官兵们也建立了公墓,三十三集团军的将士们在以后抗战的岁月里,总是唱着他们的复仇之歌:“海可枯,石可烂,死也忘不了南瓜店!”而蒋介石也为张自忠题词:</h3><h3>“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h3><h3>毛泽东则为张自忠题词:</h3><h3>“尽忠报国”。</h3><h3>张自忠殉国后,他家里多了一个仪式,每天早上9点,张自忠的长子张廉珍就会带着全家人一起,面对父亲的遗像,诵读家训三次,并默思十分钟。家训有三句话,</h3><h3>“祖祖孙孙莫忘七七;祖祖孙孙莫忘五一六;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h3><h3>“七七”指的是七七事变,“五一六”指的是张自忠将军殉国的日子。</h3><h3>1949年后,张自忠家里的悼念仪式被迫中止了。张自忠的女儿张廉云在工作中,要填写家庭出身,上级领导对她说,你父亲张自忠是大军阀、反革命,家庭出身,你就写“军阀”吧。</h3><h3>文革中,张自忠在重庆的坟墓也被破坏。</h3><h3>1967年,张自忠的孙子张庆成有一次趁着出差,偷偷跑去看爷爷的坟墓,发现张自忠的墓碑已经被推倒,斜倚在香台上,墓周围长满了荒草;后来,张自忠的另外一位孙子张庆安又偷偷跑去看爷爷的坟墓,他跪在祖父张自忠的坟前痛哭,他还记得“怕人听到,声音很小”。那哭声,像连串的咳嗽声。</h3> <h3>文革中,张自忠的坟墓一度被破坏</h3><h3>1970年,为了保护张自忠最后的遗物,张自忠的七弟张自明,将将军所有的遗物交给了张庆安,并嘱咐他连夜离开北京,当晚,张庆安踩着结冰的路面,紧紧抱着那个皮箱就奔向了火车站。</h3><h3>张庆安回忆,当时火车上到处是来北京串联的红卫兵,一路上,他紧紧抱着皮箱,不敢和周围的乘客搭话,甚至不敢和别人对视,只为了能紧紧守护住他的祖父,这位曾经为国家捐躯殉国的将军最后的遗物。</h3><h3>背负着军阀家属的巨大压力,张自忠的子孙们一直在惶恐中苟且存生,一直到1982年,国家民政部终于来了一纸批文,批准张自忠将军,从“军阀”转认为“革命烈士”。</h3><h3>这位捐躯殉国的将军,至此,才得到了大陆官方的正式承认。</h3><h3>声明:本文为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原创文章,如需转载须在显眼处标明出处,违者必究!</h3><h3>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h3><h3>阅</h3> <h3>声明:本文为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原创文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