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延安夜晚美景到处都很好。</h3> <h3>宝塔山夜景,2001年陕西电力公司与延安供电局捐款实施了宝塔点亮工程,使宝塔更显风采,在夜间清凉山与宝塔这两处灯展为延安最美之处。这处灯光电子自控夜明昼灭。四季如此。</h3> <h3>清凉山夜景</h3> <h3>毛泽东在延时安种菜的地方。</h3> <h3>从毛泽东旧居再往东四十米上坡路便是红军到延安自建了六间窑洞,西边两间和东边两间是接待来宾和投奔延安的青年学生招待所。中间两是刘少奇旧居,这六间窑洞跟老乡窑洞区别在窗上有无红五星。1942年12月刘少奇由华中回到延安住在这里。43年3月中央机构调整后,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组织委员会书记兼研究局局长并分工负责华中工作。为了克服党内长期存在的错误倾向,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在此完成了《论共产党员修养》,一九四三年十月由此移住枣园。在这些窑洞中都挖有防空洞。毛译东与朱德两洞相通且窑洞自挖冷藏食物小洞做冰箱,每位领导人两间,一间居住生活,一间办公兼书房。周恩来与邓颖超生活在一起,朱德与康克清生活在一起,朱德喜欢热炕故在窑洞中盘炕为床。毛泽东有夜间工作的习贯,为不影响主席工作江青与李纳在毛泽东东院别居一窑洞。刘少奇在延安还没有同王光美结婚,48年在河北西柏坡结婚同居。</h3> <h3>从朱德旧居往东上二十米坡道便是毛泽东旧居,1938年11月,毛泽东由凤凰山移住这里。领导了延安大生产运动,制定了度过抗曰难关的十大政策。著了《青年运动方向》《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等著作。在接见党校学员时,指出延安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性。艰苦奋斗的精神。1943年1O月由此移住枣园</h3> <h3>从周恩来旧居往东上三十米坡路到朱德旧居1940年5月朱德从太行战场返回延安住在这里,协助毛泽东领导抗战,着重抓了边区经济建设,他视察工厂,踏勘谎沟,提出了经济发展规划,写了《论发展经济建设》等文章,指挥359旅开赴南泥湾执行“屯田政策"使其成为“发展经济的前锋”。1941年3月由此移往王家坪。</h3> <h3>从办公厅往西五十米上半坡便是周恩来旧居一九三九年五月,周恩来由重庆回延安住这里,当时正值延安整风转入党的高级干部重新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阶段,他在中央党校作了《关于党的六大研究》的报告,系统的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参加六届七中全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领导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筹备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中央大礼堂召开。一九四四年底迁往枣园。</h3> <h3>中共中央办公厅是一厅两室的平房,大厅约20多平米,七张长木橙,大厅两头一头一个公办室。</h3> <h3>礼堂高3米长不过十米,礼堂内主席下面一个非常简朴的讲桌,代表席共两排八行。</h3> <h3>中央大礼堂是红军进驻杨家岭修建的砖木结构办公开会礼堂。</h3> <h3>延安杨家岭(杨家陵是宋代杨家将陵园)是一个只有几户的农家村窑。是工农红军结束长征与刘志丹,习仲勋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在这里办公居住,也是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h3> <h3>摘星楼是范仲淹守延时同西夏作战修建的瞭望台,位于宝塔山顶峰,夜晚满天繁星举手可摘,故名摘星楼。原楼已毁1987年在原址复建,2009年建成为四层宋式建筑,总面积427平米是观瞰延岁全景的最住之地。</h3> <h3>烽火台为北宋名将范仲淹镇守延州(延安)所建</h3><h3>(1044一1048)原由黄土夯筑而成的四棱台,后为防风雨侵用砖加固,烽火台选在宝塔山中段,虽不在山巅,但烽火点燃延安三川皆可看到,能发挥御敌报警作用。如今站在烽火台上延安全景都能看到。</h3> <h3>延安宝塔(岭峙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七六六年至七七九年),宋仁宗庆历年间(|o41一1o48)重建,金世宗大定九年(|169年)和啊神宗万历36年(|6o8年)曾予修葺。宝塔高44米,为八角九级阁式砖塔,塔基周长36.8米,在塔基上有南北两个门,南门额书“高超壁落"北门额书“府视红尘"北门有阶梯可登塔顶。在唐代除唐僧外没有其它高僧能葬九级佛塔下,世界高才十级。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h3> <h3>6o后的我们入学第一堂就是“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从小就树立了爱国爱党热爱领袖的思想理念。对革命圣地延安充满了尊敬和向往,五十后的今天延安~我终于来了。延安位于延河边沿和黄土高山交会处,延河流经延安正显_撇一长纳人字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