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住在新西兰的牧场里啦!

拙政园庄主

<h3>当年,文革还没结束时,我们进了大学。第一位教英文的老师是个新西兰人。那个时代,新西兰对我们来说遥远又陌生。她告诉同学们,在新西兰,羊比人多。她教我们的第一首英文歌就是“剪羊毛”。造访一下新西兰的牧场,成了年轻时候一个小小的梦想。</h3> <h3>离开皇后镇,驱车二百多公里,我们这次住进了一个新西兰牧场。这里远离城镇,开车下了主路,穿越沙石路,翻过一个个山丘,才到了牧场主人家。这是个典型的新西兰牧场,当年那个小小的願望终于实现了。</h3> <h3>再翻一道小山坡,开车一千多米,就来到了我们的往所。这是一个独立小房,孤独地座落在小山丘顶上。四周望去,只有一望无际的草原牧场和白云落日,静静的,没有鸟语,只有花香和草香。</h3> <h3>房间好舒心,所用物品应有尽有,主人虽是牧羊人,可是到现代化的生活的体验,一点都不差。厨房设备齐全,各种食材佐料全都备齐。这几天是的全是羊肉牛棑汉堡包,今天可以做一顿家乡的西红柿鸡蛋面了。</h3> <h3>夕阳西下,喝一杯新西兰的白葡萄酒,歇歇脚儿,也很惬意。可惜没人陪,孤独的可怜人!</h3> <h3>牧场有300多公倾,有牛,有羊,还养着鹿。主人开着拖拉机,带着我们转遍了牧场,养牛的,养羊的,剪羊毛的地方.....。忠实的牧羊犬,始终陪伴着我们。</h3> <h3>最有意思的是,主人给我们展示了一下牧羊犬是怎么干活的。她放出牧羊犬,咀里吹着不同节奏的哨音,牧羊犬按照主人的指令,把一大群羊一会儿就圈在了一起。好神奇!主人说,这里的牧羊犬比金子还珍贵。怪不得在Tekapo湖,还专门为牧羊犬建了雕像和教堂。</h3> <h3>谢谢热情好客、朴实无华的新西兰主人。</h3> <h3>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想当年,老人家让我们到内蒙古,一样的大草原,一样的大牧场,一样的羊群马群,怎么沒觉得美呢?还觉得挺委屈的,一个劲儿地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早知如此,不如不回北京,在鄂尔多斯安个家,娶个牧民姑娘当媳妇儿,多美呀!</h3> <h3>天色渐渐地暗了,太阳一下山马上变冷了。把壁炉点起来,烤烤火,把屋子烘热,洗个热水澡,该睡了。静静的,只有壁炉里木块噼里啪啦片的火焰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