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土豆炖肉的滋味</h3><h3> 老良/文</h3><h3>初春的北方,乍暖还寒。昨天,应几个好朋友之约聚餐,点菜时,我点了土豆炖牛肉这道菜。就坐之后,酒菜上齐,大家开始推杯换盏,其乐融融。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接近吃完饭时,我发现土豆炖牛肉这道菜,土豆全都被大家伙造光了,剩下的全是牛肉。疑惑间,让我想起曾经的你我——同时代的家人,同学,朋友等曾经土豆炖肉的滋味。</h3><h3>土豆炖肉,有土豆炖猪肉,土豆炖牛肉,土豆炖鸡肉,土豆炖鸭肉等等不一而足。农村长大的我,更加深知一道普通的家常菜透露着生活的酸甜苦辣。</h3><h3>年幼时,家里餐桌上有一盘土豆炖肉,可谓欣喜之极。尤其在70年代到80年代,每个家庭餐桌有这道菜应该年节或者重大事情的时候,不然是吃不到的。间或远方的亲戚临门,这就得改善伙食了,就是出去借钱也得买点肉,诚然,那个时候,主食大多是小米饭、苞米面、高粱米等粗粮,面粉和大米饭之类的细粮平时日子里也是很难吃到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在1978年初春一天,大舅从很远的小山村光顾我家,正赶上邻居家买驴肉,成全了我幼时吃土豆炖驴肉的梦想。都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吃是绝佳肉食。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978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更赋有春意,大哥考入了吉林大学(应该是1977年12份考试,78年春季开学)。他是全家人的骄傲,也是全村、乃至全乡的骄傲。大家欣喜之时,一定吃上一顿土豆炖肉,这顿饭吃得特别香,特别有滋味。妈妈知道我们哥五个喜欢吃土豆炖肉,平时在家节衣缩食,小鸡下蛋舍不得吃一个,总是攒着换钱给大家伙买肉。老爸则是用不够宽广的臂膀撑起家的一片天,在酒厂打过工,在学校食堂做过饭,在畜牧站上过班,质朴的性格造就了他重情重义,对于资助过我家的人,一定要陪着喝到酩酊大醉。虽说我家不缺吃,不少穿,生活条件还算上“中产阶级”吧,要是每月吃上一顿土豆炖肉那纯粹是想美事了。好年景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能吃上土豆炖肉算是一大幸福。陆游笔下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那应该是年幼时我们这些“馋鬼”天天期盼的梦想,总奢望吃土豆炖肉这道菜,尤其是菜里有许多许多肉该有多好啊。</h3><h3>历经九年寒窗,1982年8月份,我以优异成绩步入到了三中大门。从乡下来到城里就读高中,我是在学校吃住的。每当食堂有土豆炖肉这道菜,或者只能说每周有一顿有肉的菜。要是能打饭的师傅能给你盛到几块肉(应该是祈求,太奢望了),不,一块肉,那就非常幸运了。偶尔,夹带点肉丝丝也算美美的了。曾记得同餐桌的瘦大个儿最能吃肉了,要是你碗有肉,那一定容易被他“掠夺”去。同餐桌的二丫儿应该属于”另类”,她是不喜欢吃肉的,每当她碗里有肉,她总是送给别人,赶上食堂改善伙食的时候,我们几个饿狼总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悄悄地在她身边耐心恭候着。</h3><h3>90年代初期,要是美美地吃上一顿土豆炖肉,也是很难的,那时我的月工资80多元,日子还是紧紧巴巴的。要想改善伙食,只能等到年节之时。90年代末期,土豆炖肉这道菜,日常餐桌不足为奇了。现如今,土豆炖肉这道菜,更是想吃就吃。时常几个要好的哥们请吃、吃请也难免不了。尤其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在农家院里吃上一顿土豆炖鸡肉,再喝一杯小烧酒,亦或打上几圈小麻将,幸哉甚矣。家里就餐、朋友聚会的时候,餐桌上很少吃到,只不过大家伙不喜欢那种油腻感罢了,一般情况下,都喜欢吃清淡的蔬菜,就像前面说到的,桌上有道风景,要是有青菜炖肉,剩下来的必定全是肉。就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如今,以前的山野菜、粗粮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但是我要说的是,土豆炖肉不仅仅是一道菜,就如同我们的生活,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和体味。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h3><h3>知天命的我,近花甲之年,感觉生活平淡为好,做人要坦坦荡荡,做事要踏踏实实,平平淡淡为真。切不要追求过高,要求更高,去索取什么,闲暇之余想想自己为亲朋、社会奉献了什么,更不要抱怨什么。知足常乐,知足是福。吃到土豆炖肉这道菜容易,但要每次都能品出酸甜苦辣不容易。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忘不了年少时土豆炖肉,那是妈妈的味道,告诉我生活要勤俭持家,以苦为乐。忘不了成家后的土豆炖肉,那是爸爸的味道,告诉我做事要有责任与担当。土豆炖肉的滋味,有亲朋的关爱,同学的友谊,哥们的情怀……土豆炖肉的滋味,香甜可口,回味悠长。</h3><h3>2019年3月15日</h3> 土豆炖肉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