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岸 菜花潭

多年以后yc

<h3>  三月,云雾迷离,淡淡地用水汽、烟云,慢慢地洇出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气氛。三月,细雨朦朦,雨丝抽条剥茧,扯出了柳条细长的芽,把“翠”字千丝万缕地缠满了枝条,于此,春天先行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初见”样貌。此时的杨柳,最为好看,嫩嫩的绿,描出婉约派杨柳的眉目,高瞻菜花色色的黄,远瞩水中噗噗的鸭,顺带复活了一江春水。</h3> <h3>  春江水暖的先知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菜花潭中,忙着掏水中三月的倒影,它们以白晃晃的毛,红扑扑的爪,在水面上,左扑右腾,绘出了春天一圈又一圈的心电图涟漪。即便是生存在被栅栏圈起来的水域里,它们也是局部区域的领主,自在畅游,不去思考如何能打捞出水中的月亮。</h3> <h3>  以微小,自在为伍的,还有潭边的油菜花,总感觉,油菜花是那种:一瞬之间,轰隆一声,应季而开的品种。它们喜欢在简处,层层盛放。在天地间,以鹅黄鸿蒙阡陌,纵横队列,宁静又热烈。杨柳的绿与菜花的黄,一冷一暖,共同合成春天的两副面孔,两种态度,两种韵致,一方负责乍暖,一方负责还寒。</h3> <h3>  板凳桥,是婺源的特色,它穿过小河,连着两岸的村落。桥上,行人不多,压力也小,细细长长的小桥,宛如方圆之地长出的毛细血管,不可或缺。从美学角度来看,它又像是乡野风情画中的曲水流觞,身后是动人柳色,身前是花样年华,可以站在桥上看风景。</h3> <h3>  桥下有竹排,无演绎,不渲染,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陈列方式,在岸边磨炼一叶归舟的风尘仆仆。这驶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载体,在周遭景物的配合下,颇具吸引力。一壮胆,直接上了竹排。旱鸭子的春天,立马就从踩在地上的坚实感,一脚切换到了踩在风月之路上。</h3> <h3>  河埠头,洗衣裳,顺便把一整年的憧憬,都抖落在这里:我要学会打鱼,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淡入淡出。我要学会种植,不懂种植,诗情画意的生存期没几天啊!我要学会养殖,在山上养鸡、养鸭、养鹅,广播生命的多样性。</h3> <h3>  春风,这支画笔,是以“吹”的方式,绘出完全不同的景色。春天把我的野心也“吹”得很大,样样事情,我都想去体验。每到一个新的处境,野心就爆破一次,还好基本上是速成加速朽,留给明年的春风吹又生吧!</h3> <h3>图像拍摄:追日mx</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