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些天参加广播电台100.3频道的节目录制,主持人亚楠问我:如何快速辨别一款茶的品级高低?</h3><h3> 坦白地说,识茶、辨茶、赏茶、泡茶,没有一项是速成的,学茶之路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来扎实基础、操练技能。但是,耐不住我们对茶泛滥的爱意呀,尤其是这个节骨眼儿,春茶眼看着就要上市了,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对那一口“极致的鲜”的向往……</h3> <h3> 辨别茶叶优劣非一日之功,但是若是单论春茶的话,丫头这儿倒是有些小技巧,或许可以帮你走走捷径。从这六个角度切入,可以对春茶有一个大概的判断,对其品质的把握能做到“八九不离十”</h3><h3><b><font color="#ed2308">① 时候宜否?</font></b></h3><h3> 大家都知道,春茶里面“头春茶”是最珍贵的,珍贵到市面上的春茶一年比一年早,以至于很多冬片也蹭上了春茶的热点。前两天看到一句话:“上有好者,下必有焉。”意思是说但凡上位者(领导)有所偏好,下面的人(员工)必然追求得更疯狂,其实就是跟风,这用来形容春茶也很恰当。心有所好,必定是要耐心等候的,尊重她了解她,才能领略其真。</h3><h3> 丫头简单整理了各地春茶的上市时间,仅供参考。如果你真的爱茶,请等一等吧,那最好的还没有来,你千万不要将就。</h3> <h3><b><font color="#ed2308">②原料嫩否?</font></b></h3><h3> 茶叶品质标准首先决定于采摘标准。有句俗语说道:“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根草”,讲的正是采摘嫩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虽然原料嫩的茶不一定就是好茶,但原料嫩至少意味着采摘花的工夫更多、产量不多,从原料的角度来看,成本更高。</h3> <h3> 一般茶芽初萌发或初展1~2嫩叶时采摘可以称之为细嫩采,所谓“雀舌”、“麦颗”、“旗枪”、“莲心”茶都是指的这种采摘方式,主要用来制作高级名茶,如特级黄山毛峰、高级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当然,不同的茶对原料的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在求“嫩”成风尚的绿茶里面,六安瓜片就是个异类,它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求“壮”不求“嫩”;而乌龙茶则因为要求有独特的滋味和香气,需要“开面采”,太嫩太老都会影响成茶品质。</h3><h3><b><font color="#ed2308">③造型美否?</font></b></h3><h3> “造型”美不美这个技巧呢,主要适用于绿茶。虽然我们不提倡“以貌取茶”,但是在作为“茶圈最大的外貌协会”的绿茶这儿,造型真的真的是特别重要。重视造型的风尚,其实是从位于上位圈的名优绿茶那儿传出来的。等级最高的名优绿茶,对造型的要求,可谓是苛刻至极。</h3><h3><font color="#ed2308">以下是几个突出代表:</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④ 特征显否?</b></font></h3><h3> 抓准特殊茶品的标志性特征是最简单也是最准确的技巧。丫头在这里给大家列举两个方面</h3><h3><font color="#ed2308">1、特征芽叶颜色</font></h3><h3> 大家都知道的安吉白茶,其实是白叶茶。它只有在春季气温低于25℃的时候才会呈现出玉白色的叶色,当温度高于25℃之后安吉白茶的叶子就由叶脉往叶面逐渐恢复绿色,这时候它的高氨基酸的特性也会减弱,茶叶价格随之下降。因此可以通过安吉白茶叶片是否发白来判断其茶叶品质</h3> <h3><font color="#ed2308">2、茶毫形态</font></h3><h3> “芽心”也称为“芽尖”,会多少带有茸毛,茸毛数量也会因茶叶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些茸毛在“成茶”上会显现出来,称为“白毫”。所以只要看到茶名冠有“白毫”或“毛峰”者,如“白毫银针”、“白毫乌龙”、“黄山毛峰”等就表示这种茶很强调白毫,它一定选用茸毛较多的品种,而且制造过程中尽量让白毫显现;</h3> <h3> 也有些芽茶不强调白毫,制作过程中将茸毛压实,就成为了所谓的“毫隐”,如西湖龙井</h3> <h3><font color="#ed2308"><b>⑤香气纯否?</b></font></h3><h3> 对于茶香的鉴赏一般要三闻。一是闻干茶的香气(干闻),二是闻开泡后充分显示出来的茶的本香(热闻),三是要闻茶香的持久性(冷闻)。既然咱们今天讲的是辨别品质的捷径,咱们就单从干茶香气来简单分析。干茶中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应在冲泡前进行。如绿茶应清新鲜爽、红茶应浓烈纯正、花茶应芬芳扑鼻、乌龙茶应馥郁清幽为好。</h3> <h3> 若是觉得干茶香气的判断有点难度,不妨从大家都很敏感的“异味”来入手。如果茶香低而沉,带有焦、烟、酸、霉、陈或其它异味,那么这个茶的品质必然不好。简单地说,但凡是这个茶里有任何让你感到不愉悦的味道,咱们就可以基本判断其品质不佳了。因为不香的茶不一定品质不好(如陈年老茶),但是香气杂的茶一定不好。</h3><h3><b><font color="#ed2308">⑥滋味鲜否?</font></b></h3><h3> 上述的五个技巧,可以说是零基础零要求了,经过简单分析大家都可以掌握。但是若是从这几个角度还是判断不出来茶叶品质的话,就需要开汤冲泡来进一步判断了。</h3> <h3> 有人会说了:“我喝的茶不多,喝不出好坏。”其实判断一泡茶好不好喝,也是很直观的,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难。因为喝劣质茶的感受不尽相同,而喝好茶的体验大多是相似的。好茶会给人幸福感,因为好茶中的芳香物质和某些化学成份,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使人心情愉悦,头脑清醒;而不好喝的茶会让人越喝越郁闷。茶大多追求“鲜”。“鲜”是一种什么味道呢?春茶的鲜味,其实和海鲜的鲜美、高汤的鲜美是类似的,并且大多伴随着甜味。喝过了,你就懂了。</h3> <h3> 有一点要指出的是,或许你会在喝春茶的时候喝到微微的苦味,但是苦味并不代表着茶的品质不够好,好茶的苦味稍纵即逝,会快速化开转回甘;但是对于春茶,尤其是绿茶来说,若是在品尝时有较为强烈的涩味的话,说明其品质不好——可能是夏茶或是陈茶,也可能是因为制作的工艺不佳。<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