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和洋妈一直在微信上聊各自的儿子。这俩小伙,前年年底因一场在北京的招聘而相识,如今都在就业的路上。他们遇到的问题,有相似也有不同。</h3><h3><br></h3><h3>好,故事一个个讲起来吧!</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吃”“听”有则</b></h1><h3><br></h3><h3>洋洋喜欢“吃”,越越喜欢“听”,这是他俩的爱好。<br></h3><h3><br></h3><h3>洋洋爱“吃”,我们在北京时就有所体验。一起吃饭时,他会担心喜欢的东西吃不到,所以在美食面前,像个孩子那样既开心又急切。</h3><h3><br></h3><h3>越越爱“听”,从小就爱音乐甚至各种自然的声响。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会为好听的乐曲深陷了。一直是这样的,他到图书馆、书店,会被背景音乐吸引;在音乐面前,他甚至会忘情(忘记事情)。</h3><h3><br></h3><h3>我觉得爱“吃”好,爱吃有助于职场融合,比如可以和同事一起吃个饭以增进相互熟识,退一步讲起码同事相请,洋洋一定会欣然答应,显得礼貌而合群。而爱“听”的越越却常拒人于千里之外。</h3><h3><br></h3><h3>话说越越新入职,经理是位特别NICE的人,请吃饭据说有二十来次,但总是不断遭到拒绝(实在是让他太为难了)。因为一休息,越越就要去听一听,中饭的时间更是他独自放松的好时光。跟新经理新同事饭局互动的压力相比,当然是听音乐自由。</h3><h3><br></h3><h3>我跟洋妈说,如果越越是爱“吃”型的,那多好。</h3><h3><br></h3><h3>洋妈说那是你不知爱“吃"的烦恼。越越爱“听”不会主动打扰他人,多好!然后她就说了些事情来给我听。</h3><h3><br></h3><h3>洋洋爱吃,偏巧他的办公室同事刚好都是年轻的女士,姑娘们都带零嘴,并且不时地互相分享,这让洋洋很受不了,因为食物太有诱惑力了。他甚至想弄清楚她们每个人到底都带了什么,并且能分享出来。</h3><h3><br></h3><h3>洋妈说,这事对于洋洋实在是太大的考验了,太让他分心。而关健的还有,洋洋的肠胃并不好,一吃多胃就胀气,然后就“嗳”出来,这个声音让同事不能接受(他们还不太了解谱系),这上洋洋感觉到焦虑。</h3> <h3>其实,他们的爱好最大的用处是解压。作为家长,还是庆幸上帝给孩子们留了这么一扇窗。</h3><h3><br></h3><h3>前段时间,洋妈告诉我,在公司里洋洋和辅导员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最终是在饭局上化解的。多么简单易行的快乐法宝。</h3><h3><br></h3><h3>我一直觉得美食家是幸福的,如果因为美食而爱上做美食,那就更是件美事了。洋妈说,这个愿望是可以实现。</h3><h3><br></h3><h3>而越越,在初中受到同学凌霸时,音乐是他疗伤的工具,如果没有这个出口,我想他的焦虑可能更加强烈。</h3><h3><br></h3><h3>他的电脑里,至今保存着许多的乐曲。他第一本完全读完的书是《西方音乐史》,第一部看完的传记是阪本龙一的《音乐使人自由》,不知道他是不是确实感到自由了。</h3> <h3></h3><h3>凡事总是过犹不及,因为爱“吃”爱“听”过了头,也妨碍了他们在职场的表现,所以还是得“吃”“听”有则。</h3><h3><br></h3><h3>洋洋和越越完全是自知的,但调控力不足。</h3><h3><br></h3><h3>洋洋因为吃的事上“过”字当头影响了同事而自责,甚至产生焦虑影响了上班的心情,因为内心是求好的,甚至是不能出错的好。洋妈说,前段时间其实各方面都盯得太紧了,反而让他更紧张了。</h3><h3><br></h3><h3>不过,工作时间允许吃零食的职场想来是少数,刚好洋洋目前已经在更换工作了(综合考虑的结果),并且也有就业辅导员相伴跟进。融爱融乐的就业服务可谓尽心尽责,使得洋洋可进可退,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辅导。洋妈说,在“吃”的问题上,洋洋也不断调整认知,相信一定能过此关。</h3><h3><br></h3><h3>越越的爱“听"更麻烦,他说即使不听音乐,也不时会想到。听音乐能让自己能安心下来,集中注意力开始工作。我上网查了查,好像有一部分人是这样说的。但是,他也会因此搜查一些乐曲,这其实会占用他的时间响他的效率。越越也时常因此自责,甚至成为最烦恼的事。</h3><h3><br></h3><h3>他像是驾着船,行驶在情绪纷飞的右岸和刻板的左岸,回不到顺风顺水的河道中间。一方面因为自己没做好而烦恼,另一方面又出台一些要求自己完美的规定,然后不断循环。</h3><h3><br></h3><h3>以前,我总是想抓紧他的时间,想方设法打断他的“沉迷”,其实这是很要不得的。他已经是个成人了,自我觉察和不断调整才能找出适当的策略。</h3><h3><br></h3><h3>现在,他回家里来我总是请他放首好音乐来一同欣赏,我“只种花不种刺”,工作和生活是要分开的,而且在孩子没有其他稳定的社会支持的情况下,亲子冲突的危险可是难以估量的。</h3> <h3>成长总是慢慢的,有时仿佛暂停了一般,而有时也像这个季节,春风吹拂万物生长,想挡也挡不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