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萃苑】第二期:遵义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收集三十年回顾展(1989---2019)

代骊档案

<h3><br></h3><h3> </h3><h3></h3><h3>【黔北萃苑】 </h3><h3> 第 二 期 </h3><h3><br></h3><h3>遵义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收集三十年回顾展 </h3><h3> </h3><h3> 前 言 </h3><h3> </h3><h3> (1989年—2019年) </h3><h3> </h3><h3>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根,一个民族不能没有魂,培根铸魂是文化工作者的职责使命”。遵义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历来有“贵州文化在黔北”的美誉,从汉 “三贤”(盛览、舍人、尹珍)、清 “三儒”(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到“遵义会议”,以及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迁临,遵义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长征精神为文化依托,融时代精神,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遵义文化艺术,她是黔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h3><h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秀山丽水哺育了以蹇先艾、石果、石邦定、陈沂、李发模、何世光、李宽定、廖公弦、周嘉堤、龚光融、周树心、赵虹、杨田力……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艺术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华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勃勃生机。 </h3><h3> 遵义市图书馆建馆68年以来,作为本地最重要的公共阅读场所的同时,担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1988年,在原遵义市政府(今红花岗区政府)和遵义地区文联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筹建“黔北文艺家作品陈列室”,并于1989年开放。1999年该室工作人员在馆领导的积极帮助下,向主管局(时称市文化局,1997年遵义撤地设市后图书馆随之上划)及市政府谏言,促成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文化局关于建立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意见的通知》(遵府办发[1999]19号)的颁发,标志着 “呈缴本制度”正式写入遵义市地方政府支持地方文献建设的官方文件。2007年遵义市图书馆迁址汇川区人民路,筹备新馆开馆之际,决定将分别藏于全馆各基藏书库、阅览室、全开架综合借书处的所有遵义地方文献予以集中,与“黔北文艺家作品陈列室”合并,同时更名为“地方文献阅览室”。前期的“黔北文艺家作品陈列室”以收集黔北地区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为主,后来逐渐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民风、民俗、长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家谱文化……等领域,所收文献类型包括纸本、图片、音像制品等,还设立了文史专柜、名人专柜和手稿专柜。 </h3><h3> 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遵义的历史和文化,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遵义市图书馆特别推出“遵义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收集三十年回顾展”,为更多的专家学者、市民爱好者提供研究交流平台,同时也普及和增强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和保护的意识。 </h3><h3><br></h3><h3> 遵义市图书馆</h3><h3> 2019年3月29日</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