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并肩看霞彩一一一吕艺镇中学新学期第一次家长读书交流会

美友55216560

<h3>  今天,一个美丽的春天的下午,又有了一场美丽的因书而起的聚会。吕艺镇中学新学期第一次家长读书交流,在这里开始了。</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封家书,让教育重回理性》读后感</h3><h3><br></h3><h3> 只有尊重历史,才能赢得未来。也只有重视民族文化才能立足世界!对于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伟大民族,老祖宗给我们就下了数不胜数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家书作为一个家族甚至于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承载了一代又一代长辈对晚辈的鞭策与期望,晚辈对长辈的缅怀和敬仰!</h3><h3> 今天学校组织家长学习了《一封家书》让我们感触很深刻,让传承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回归现代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电子产品和现代化通讯充斥的当今。试问有多少人,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用一支笔一张纸抒发一下自己的心情,真诚的跟家人沟通。与其在朋友圈发一些不切实际的心灵鸡汤不如用心去写一封家书,可以记录一下跟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也可以借助笔尖表达一下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这种形式既有仪式感,又能永久珍藏,即能改善亲子关系,又能让孩子亲身了解中国的家风家训民族文化。</h3><h3> 中华文明演变汇集而成的传统文化,到了我们这一代更显弥足珍贵。家书文化更犹如一个家族的精神之魂。我们有责任把她发扬下去,让孩子们从中受益,永久流传……</h3><h3> </h3><h3> 七年级二班胡千慧妈妈</h3><h3> 2019年3月7日</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封家书,一种情怀。</h3><h3> 书信是远距离传送信息诉说心情的一种方式。书信的开头往往第一句就是“见字如面”如此简单的四个字,却那么质朴,那么亲切而温暖。</h3><h3>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远距离的交流不再是墨香情深的“书信”,而是躺在手机里几分钟的通话记录或是微信里冷冰冰的几秒语音。现在的人们很难体会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家国情怀。“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一封家书飞越万里,带着浓浓的思念,饱含着无尽的温暖,让在外的游子与至亲进行一亲切的交谈。有“中兴第一名臣”之美称的曾国藩,他的家书,行文从容镇定,风格自由洒脱,笔随心动,挥洒自如。在平淡细小的家事中蕴含的真知良言,应是静心品读才能获得的智慧,又岂能是一通电话,一条语音所能承载的呢?</h3><h3> 诚然,科技的发达让人们跨越空间相互靠近,使得整个世界缩小为一个地球村。我们用更快捷,更方便的交流方式代替了家书,而其背后代价便是我们无法再一遍遍的品读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款款情意。我们失掉的不仅仅是一封柔情暖心的家书,更是一种情怀。</h3><h3> 穿越历史的云烟,让我们重新执笔,以笔画心,让家书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浓墨一笔。</h3><h3> </h3><h3> 七年级八班 </h3><h3> 张宇轩父亲:张海宁</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封家书 </h3><h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当下速食的时代里,需要我们重提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来传承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家书是通过交流找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定位和价值,家书更是跨越时空的交流方式,也是唯一跨越时空的交流方式,家书具有教育性,家书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家风传承的重要载体,无论家书的文化功底如何,都能起到教育的作用,重要功能是告诉子女应该怎么做人,怎么读书,怎么治学。</h3><h3> 在现代科技出现之前,亲人之间依靠家书联系,家书是与远在他乡的家人互通消息的信件,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主要方式。当QQ,微信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键盘成为我们抒发情感的主要途径,对我心灵的探寻和感情的回归似乎这么近又那么远……</h3><h3> 观一封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家书中的父母的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之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h3><p style="text-align: right;">七年级八班赵阁家长赵杰</h3> <h3> 对于爱,我们也许太习惯于默默地奉献,却忽略了肢体最直接的爱意表达,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爱,需要大胆说出来、做出来!回家给孩子一个深深的拥抱,从今天做起……</h3><p style="text-align: right;">赵杰</h3> <h3>  也许我们的语言很贫乏,也许我们的思维很凌乱,但我们已经开始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