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课堂,你我共赏】科技实验小学语文组“轮讲、互听、共评”活动报道 - 美篇

美友58144716

<h3><h3><b>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乘着丝丝秋风,伴着绵绵秋雨,</b><b>我们科技实验小学</b><b>迎来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新入职教师的“轮讲 互听 共评”活动,参加讲课的每位语文老师,都能做到认真备课,及时评课,呈现出来的每一节课都展示出了不一样的精彩。</b></h3><h3><b>花开课堂,你我共赏 </b></h3><h3><b>  </b></h3><h3><b> 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王丽丽老师以“一次愉快的旅行”引入新课,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个课堂轻松而有成效;张叶老师以小谜语导入,风趣幽默,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主动参与课堂,学有所获; 吴菲霞老师以课题质疑导入,孩子们带着好奇走进文本,在文本中解答自己的疑惑,课堂充满趣味性。 </b> </h3></h3></br> <h3><h3><b>  每位老师都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上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如:王昆老师所执教的《大自然的声音》一课,课堂上,老师特别注重学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感知大自然声音的美妙。石榛老师用儿童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孩子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目标。 </b> </h3></h3></br> <h3><h3><b>  精彩的课堂,学生老师都是主角,你能看到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也能看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薛盼老师在执教以文带文课《詹天佑》中,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个中心问题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悟一悟中,感受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课堂灵活高效。 杨晓敏老师在讲授《巨人的花园》一课时,她用亲切自然的语言,一步步启发孩子,孩子们的思维被打开了,与文本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b><br></br></h3></h3></br> <h3><h3><b>  互动生成、焕发活力的课堂,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师应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上的“助产士”,为课堂生成的“智慧”接生。如:王春妮老师所执教的《唯一的听众》一课中,她用简洁有趣的语言引导着孩子,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孩子们的交流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你一言,我一语,精彩连连!荆晓钟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一课,老师作为引导者,善于激励,善于启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何新喜老师在执教《玲玲的画》一课时,分别采用文中识字、句中识字、加减偏旁等多种识字方法,增加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次数,让孩子在兴趣中识字。 </b><br></br></h3></h3></br> <h3><h3><b>总结得失,砥砺前行</b><br></br></h3><h3><b>  </b></h3><h3><b> 在赵晓晶副校长的组织领导下,全体语文教师针对每节展示课进行了集体评课,每位老师都会从“得”和“失”两方面对当堂课进行点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研讨。在大家的积极研讨中,一个个有价值的建议在碰撞中产生……</b></h3></h3></br> <h3><h3><b>  语文教研组长相彦旭老师在评课中强调:“语文教学不应就课而教,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学习语文的方法”、“课堂要有目标意识”、 “重视板书设计,它是课堂教学呈现出来的最大亮点”等等几点宝贵建议,她的点评如秋雨般,清凉、温柔,滋润着老师的心田,也为老师们指明了教学方向。 </b><br></br></h3></h3></br> <h3><h3><b>  最后,赵晓晶副校长针对本次公开教学提出,课程标准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纲领,每位教师都应对本学段的课程标准有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才能确保在制定课时目标时有比较充分的科学依据,做到定位准确。 </b><br></br></h3></h3></br> <h3><h3><b>  秋雨淅沥,润物无声。在科技实验小学的校园内,一颗颗耀眼的新星,正在学习、实践、反思中冉冉升起……相信过不了多久,科小的校园内定是一片灿烂的星光!</b><br></br></h3><h3><b> 编辑:薛 盼 摄影:王春妮 审核:刘 洁</b><br></br></h3></h3></br>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meipian.cn/1ms9gjen"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meipian.cn,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

老师

课堂

学生

语文

孩子

执教

教学

每位

评课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