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贺兰军魂》百县行在陕西

马国旗

<h3>百县行在陕西第十二站————眉县</h3><h3>8日下午3时,谢志让开上他的电动车,将白卫星和我,白忠坐另一辆电动车,三人从杨杉乾家中送往蔡家坡汽车站,下车后,我直扑汽车站售票窗口。耿直、机灵于一身的白忠,在车站外面很快搞定一位的姐,谈定40元车费送我们到眉县美阳酒店。他把我从售票厅喊出,告别谢志让,我们乘坐出租车向眉县驶去。一路在他的导航下,4时20分我们来到酒店,刚进酒店准备办理入住手续时,眉县藉72年12月入伍,曾服役于独立师(守三师)步兵二团一营二连任过战士、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副连长、连长、团炮营副营长的杨录成,转业后就职于县劳动就业局工作的他,早已为我们安排好了食宿。他带我们入住房间后,先后赶来了曾服役于独立师一团任过司务长、炮团任过营房股副连职的助理员石金山和曾在师部任过报务员、报务员训练队队长、无线电连连长、通信营任过副营长、营长的豆爱虎。他们三人同我们商量了第二天活动的有关事宜后,并做出了相关安排,分头进行了准备。</h3><h3>原来眉县活动有关事宜,是原曾任过独立师二团一连排长、二连连长、团军务股股长的胡宝强回家乡为战友母亲奔丧时同三人协调商定的,在眉县三位老战友大力支持下,提前做出了安排。杨录成将我们三人安排好后,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了同我一连服役的战友。罗乃林、王撑杰相继赶到宾馆,见面的场面十分感人,王撑杰激动的抱住我说:“班长啊,能有幸在晚年我的家乡见到你,我太高兴了,谢谢你啊老班长”。罗乃林说“班长,2017年7月未战友聚会,我没接到通知,十分遗憾,我曾抱怨他们没有通知我,今天能见到40多年未见过面的老班长,此生无憾。今后,战友有聚会我一定参加,新沂聚会我也想去”。我和他俩聊天,重点了解了战友家庭现在的状况,当得知两位战友子女学业有成,都取得不俗业绩后,我由衷的感到欣慰,并祝福他们。6时许,王撑杰回去找老照片,罗乃林说我要陪老班长,饭后,我俩一直聊到深夜,才倒头入睡。可苦了白卫星,他要为第二天巜贺兰军魂》平台修改编辑文章,又一直工作到深夜2点,为3月9日贺兰山女兵又推送了二篇文章,展示了贺兰山女兵风釆,为他认真、执着、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由衷的钦佩,为巜贺兰军魂》有这样的好主编点赞!</h3><h3>第二天,从眉县四面八方赶来的战友齐聚美阳大酒店,他们带来了老照片、老物件。杨录成带来了他任连长的一枚印章和团炮营党委公章。当问到印章怎么带回来了,他告诉我们,当时部队精简整编,营里军政主官双双去深造,他主管全营工作,主要处理全营干部战士去向和装备,其他无人问津,于是,只好由他暂时保管,转业时一同带了回来。按他说:这次可找到正主了,让它在纪念馆展示,我也放心了。我们还征集到了军服、军包、背包带丶领章帽徽、针线包等老物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征集到了独立师召开全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发的,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制的巜伟大领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画册一本,真是收获皮页丰。还有近百张照片。</h3><h3>10时,签名活动正式开始,战友们踊跃上台,在军旗和老兵名录上庄重的签下自已的名字,随后集体合影留念,每个团队、每个乡村又留了影。豆爱虎主持了签名活动,我代表百县行团队讲了这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杨录成进行了点名,让点到名的每位战友答到起立,让战友相互加深印象。那铿锵有力的答到声,活生生地把我们带入连队一日生活,展现出了铁血军人最美的一面。参加签名活动的战友共计56人,是这次百县行签名活动参加人员最多,场面最壮观的一次。在这里特别要致谢胡宝强、杨录成、豆爱虎、石金山四位组织者。当白卫星在巜贺兰军魂》平台推出巜贺兰军魂》陕西第一阶段活动情况综述中提到三个感人场面时,原廿师炮兵团战友专程到住地看望时,表示要在下次来陕,专为眉县廿师炮兵团战友搞一次签名活动。杨录成知道这一消息,来电话并要求我转告白主编,他愿意协调第二次组织活动,并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组织协调这次活动。这就是白卫星所说的,我们匆匆忙忙一路走过,收获的是浓浓贺兰情,见到的是满满的军魂心!我也认为贺兰山这座军山牵着这些兵心,贺兰山精神融入了他们的血液。这正是:军山依旧在,军魂联兵心;友情走百县,战友齐响应。精神世永存,再续战友情!</h3> <h3>眉县签名活动协调者胡宝强与夫人同白卫星、马国旗的合影</h3> <h3>杨录成战友在军旗上签名</h3> <h3>豆爱虎在军旗上签名</h3> <h3>杨录成将营党委公章交给志愿者马国旗</h3> <h3>征集守八团炮兵营党委公章一枚</h3> <h3>白卫星在工作,扫描老照片。</h3> <h3>战友们在等待签名</h3> <h3>军旗、老兵名录同时进行签名</h3> <h3>等待</h3> <h3>老战友罗乃林在签名</h3> <h3>齐明成捐赠的巜伟大领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老物件</h3> <h3>同乡的战友们合个影</h3> <h3>王撑杰同老班长马国旗合影</h3> <h3>杨全福同同乡战友合影</h3> <h3>豆爱虎同同乡战友合影</h3> <h3>白卫星陪同最后赶来的战友庄重的在军旗上签名</h3> <h3>签名聚集现场</h3> <h3>杨录成在点名</h3> <h3>豆爱虎在军旗下留下自己的影像</h3> <h3>三位组织者,左起豆爱虎、杨录成、石金山。</h3> <h3>团队三人与组织者合影</h3> <h3>捐赠衣物背包等物的赵三揣</h3> <h3>白卫星在收集鉴定老物件和照片</h3> <h3>赵三揣捐赠的部分实物</h3> <h3>赵三揣拿来的老物件</h3> <h3>一营一连二连的四位老战友</h3> <h3>战友兄弟同心,签名成效蔚观</h3> <h3>杨全福留影</h3> <h3>曾在独立师师部服役的卫民</h3> <h3>曾在独立师师部服役的高志宏</h3> <h3>点名现场</h3> <h3>同连队俩老乡</h3> <h3>王(李)撑杰在签名</h3> <h3>全体合影</h3> <h3>马国旗、白卫星合影</h3> <h3> 《贺兰军魂》百县行,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戎守在贺兰山这坐军山,曾创建凝聚的贺兰山精神的廿师(守一师、独立师(守三师、62师(守备师)战友手中,抢救出一些老照片、老物件,在石嘴山军分区大力支持下,为永久保留这些照片、资料,为后人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建立贺兰山精神纪念馆,将戎边守疆动人事迹和资料永世留存,所釆取的走百县、寻老兵、找资料、找照片、找老物件的活动,望沿线曾在贺兰山奉献过青春芳华的战友们大力支持。</h3> <h3>白卫星今日高兴,主动在军旗下照了张影像留念</h3><h3><br></h3><h3>什么是贺兰山精神?</h3><h3> 贺兰山精神是经过数代官兵(包括陆军20师及后来的守备第一师,守备第三师,62师及改编的守备师,空军工程兵及空47师的驻银川部队)在数十年守卫贺兰山、建设贺兰山的实践中,逐步培育形成的,是我军优良传统与鲜明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并非一时所为、一级所为、一代所为,其精神实质是“艰苦奋斗,自觉奉献”,核心内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基础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革命人生观、军人价值观,文化底蕴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群众基础是老红军、老八路以及一代又一代贺兰山好卫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