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自从有了184师后代微信群,才有了大家相聚、相识的机会。在父辈那个年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联系困难。父辈们都难以见面,更不要说后代之间认识啰。</h3><h3> 所以,184师后代微信群给大家搭建了一个传承红色基因、增进友谊的平台。兄弟姐妹走到一起,一见如故,亲切又亲热,不是亲姊妹胜似亲姊妹,有那么多的共同话题和相同回忆……</h3><h3> 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父辈们解放西昌后进入西昌地区、凉山州,清匪、反霸、镇反、土改等建立人民政权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因为在此时间段,我们这些后代都相继出生。</h3><h3> 我们虽然是北方籍贯,山西、河南、河北、陕西才是我们的老家。但是,父辈们流血牺牲、建立人民政权,脚下的这块热土,才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这是第一故乡!</h3><h3> 李雄伟的父亲和我的父亲,是1950年从184师550团抽调到西昌地区军管会、由550团政治处副主任李广德带领,进入盐边县建立人民政权的第一批军事干部。我们先后出生在盐边,因父母工作调动七十年代离开盐边。</h3><h3> 缅怀革命先烈、重走父辈之路,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大家几次相约,准备回去看看,却因种种缘故始终未能行动。这一次,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终于实现了重回盐边的心愿。</h3><h3> 我先是联系了在攀枝花工作的杨春霞、王健、张莉,他们也是184师550团的后代们。通过杨春霞等人,我们又积极联系上一些184师的其他后代。</h3><h3> 3月4日,我们一行十二个人、三辆车,从西昌出发。我们走老路,经马道、黄联、黄水、麻栗、德昌、小高、永朗、米易到达普威。3月5日,从米易出发,经丙谷、垭口、白沙沟、干田堡、方田、桐梓林,到达盐边新县城。</h3><h3> 和已在盐边新县城等待的八个后代汇合后,我们首先到了座落在大坟山的烈士陵园。</h3><h3> 我们面对烈士纪念碑列队站好,李蓉代表大家献上《思念盐边平乱剿匪烈士 献上我们的哀思》的祭文。随后,大家来到纪念堂,献上花圈和小白花,表达我们的哀思。</h3><h3> 李雄伟在纪念堂看到吕文魁烈士的照片,十分惊愕。李雄伟家的老相册里保存有吕叔叔的几张照片。李雄伟一直以为吕叔叔健在,吕叔叔的后代可能就在184师后代微信群里,企盼有一天能够与他们相聚。谁知道吕叔叔已在1958年5月7日的母猪荡战斗中牺牲。这令众人唏嘘不已,感概万千。</h3><h3> 这次故地重游,我们还见着了一直工作、居住在盐边的184师老战士袁昆德(德昌籍)叔叔、黄德明(都江堰籍)叔叔及夫人蒋阿姨。袁叔叔已近90岁,身体硬朗,思维敏捷,记忆特好。有人拿出一张1990年盐边184师老战士合影,他竟然还能准确的辨认出照片上28个人的名字。</h3><h3> 3月6日,我们到了当年184师550团剿灭土匪葛绍武的老巢大石房,参观了当年土匪的藏兵洞、葛绍武土司衙门原址。</h3><h3> 葛绍武土司衙门山下公路边,一位老婆婆在菜地摘豌豆。李雄伟问她:“当年解放军在这里打土匪,你知道不”?</h3><h3> 其实,这只是随口一问。</h3><h3> 老婆婆居然答上了:“晓得哦!1951年我十一岁了。解放大石房的战斗好残酷!我亲眼看到土匪抓到俩个解放军侦查员。他们为了情报不落入土匪手中,把情报撕碎嚼烂吞下去。穷凶极恶的土匪,硬是一刀一刀的把俩个解放军侦查员杀害了”!</h3><h3> 在大石房,杨春霞带我们去看望了91岁高龄的孙立赞老人。</h3><h3> 1950年,孙立赞从西昌师范学校回乡参加民兵。1951年元月18日拂晓,部队下达了攻击命令。担任主攻大石房的部队,是从会理过来的550团三营和机炮连。</h3><h3> 孙立赞、孙立国等几个民兵,跟随九连由新坪街背后小路,经棋盘山垭口直抵马鞍山,占领山林阵地。</h3><h3> 战斗打响后,孙立国带领民兵随着九连从马鞍山直插大石房衙门后面山上,力图卡住土匪退路。行进中,与九连失去联系而单独到达山脚下。</h3><h3> 此时,盘踞大石房的众匪顶不住解放军正面炮火的猛烈攻击,从老衙门退到新衙门,又从新衙门后门逃出,由葛绍武孙子葛家兴带领向民兵埋伏的方向跑来,情况十分危急。孙立国急令民兵开枪阻击。有解放军的三位侦查员也赶来助战,一阵冲锋枪把土匪压住。</h3><h3> 激战中,几位民兵和二位侦查员牺牲,一位侦查员右手负伤。孙立赞在救助侦查员时,被匪徒发现射中右膝受伤。</h3><h3> 此时,阵地上只剩三位民兵和那位侦查员。土匪再次反扑过来,解放军侦查员端起冲锋枪猛烈扫射,同时投出俩颗手榴弹。土匪不敢恋战,从山林密处顺深沟仓皇逃窜。</h3><h3> 战斗结束后,孙立赞住进会理的部队医院养伤,再也没有这位侦查员的任何消息。</h3><h3> 杨春霞十分激动的告诉我们:她父亲当年参加了那场战斗,正是那位负伤的解放军侦查员。</h3><h3> 杨春霞讲:剿匪完成后父亲回到会理,后来在西昌,1963年到盐边工作。到盐边后,父亲一直都在打听那位因救自己而受伤的民兵。但是,也是不知道这位民兵姓甚名谁,这事一直没有进展。</h3><h3> 八十年代初,已是盐边县检察长的父亲托大石房所在乡的党委书记帮助寻找。一次,乡书记偶然碰上一位到公社上访的残疾人,讲述的事情和我父亲告诉的情况非常吻合,马上电话告诉了我父亲。父亲接电话后心情非常激动,迫切想见到这位苦苦寻找了多年的恩人。</h3><h3> 第二天赶到国胜乡,俩兄弟相见彼此却不敢相认。因当年情况紧急又时隔多年,双方的模样已很模糊 。经慢慢回忆当年的相遇情节和各种细节,最后双方确认就是“他”“他”。于是,双手紧握,相拥而泣,老泪纵横,二十多年后生死与共的俩人才又见面……。</h3><h3> 3月7日,我们来到狮子山。狮子山对面的犀牛山是盐边县烈士陵园旧址。因为现在蓄水水位较高,只能看到水中的烈士纪念碑的碑尖。我们对着老烈士陵园,深深地鞠了一躬!</h3><h3> 重回盐边,我们就是想通过行动,追忆先辈们光辉业绩,祭奠先辈们的英灵,不忘来时路。我们184师的后代们为有这样的先辈而骄傲,为有如此的父辈而自豪。</h3><h3> 我们的先辈们不愧是共和国的军人,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永远铭记他们!共和国的旗帜上永远有他们血染的风采!</h3> <h3>3月4日上午九点在马道铁路南站汇合准备出发</h3> <h3>当年父辈从西昌到盐边经过黄联关住了一宿</h3> <h3>去普威路上,公路俩边随处可见的攀枝花树正盛开火红的攀枝花!</h3> <h3>预祝女同胞们“三.八节”快乐!</h3> <h3>比比哪个手中的花儿艳?</h3> <h3>去普威路途简单就餐</h3> <h3>普威是七十年代成昆铁路未开通前,西昌到盐边的重要交通要塞</h3><h3>薛保平的父亲曾在普威当区委书记</h3> <h3>提前二十多天,我们身后是“飞黄飞黄”的油菜花</h3> <h3>盐边到西昌必住一晚上的普威我们也停下来歇歇脚</h3> <h3>拉拉手亲口口</h3> <h3>看过来看过来,爱你的人儿在等待</h3> <h3>老摄-----李雄伟</h3> <h3>出发!逛米易城</h3> <h3>米易夜景</h3> <h3>米易“长林康养”酒店</h3> <h3>米易二桥</h3> <h3>攀枝花又叫木棉树、红棉树,还叫英雄树,笔直的树干直巍巍地,刺向天空,像一把巨人所用的宝剑,满树盛开的花朵是那样激情澎湃!</h3> <h3>座落在大坟山的新盐边烈士陵园</h3> <h3><h3>李蓉代表全体后代献上了“思念盐边平乱剿匪烈士,献上我们的哀思”祭文</h3></h3> <h3>62军留攀枝花、西昌后代敬挽</h3> <h3>不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h3> <h3>在烈士纪念堂牺牲的184师550团有名字的烈士73位;无名烈士42座</h3> <h3>李雄伟找寻的吕叔叔已于1958年5月7日在自治区母猪荡战斗中光荣牺牲</h3> <h3>184师留盐边俩位老战士-----袁昆德、黄德明及后代合影</h3> <h3>盐边娃娃</h3><h3>一排(左至右)李玉霞、张莉</h3><h3>二排(左至右)王华、袁天文、李蓉、杨春 霞 王华琼、王健、李雄伟</h3> <h3>袁昆德叔叔、黄德明叔叔及蒋阿姨</h3> <h3>袁昆德叔叔根据1990年盐边184师老战友聚会合影照写战友名字</h3> <h3>盐边“七.一公园”</h3> <h3>刘建国和谢川、李鸣夫妇合影</h3> <h3>王华琼和李雄伟夫妇合影</h3> <h3>曹燕波夫妇和李昌、高清合影</h3> <h3>王华琼和李蓉俩同学合影</h3> <h3>盐边我的故乡!</h3> <h3>留住这美景</h3> <h3>我是盐边娃</h3> <h3>盐边县政府</h3> <h3>俯瞰盐边城</h3> <h3>冷水箐垭口千年古树------桦椴树</h3><h3>树龄1068年</h3> <h3>五个同班同学(从左到右:郭玉、王华琼、杨春霞、李蓉、李建昌)</h3><h3>谢谢同学的全程陪同!</h3> <h3>渔门镇!</h3><h3>老盐边县城就在我们身后的水中,二滩水电的建设1997年放水淹没</h3> <h3>郭玉给李雄伟介绍水中的县城</h3> <h3>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站在铁索桥上那一幕</h3><h3>(此桥通往小坪乡)</h3> <h3>上面照片和这张是不是很相似?</h3><h3>这是我家三姐妹在盐边铁索桥上的唯一一张照片</h3> <h3>攀枝花我心中最美的花!</h3> <h3>当年葛绍武土匪藏兵的洞子-----藏兵洞</h3><h3>据我同学郭玉讲,他曾进去过,洞大且深还可通往其他山头</h3> <h3>葛绍武的土司衙门原址</h3> <h3>罗兆泉老人给我们讲1951年腊月发生的剿匪往事</h3> <h3>通往葛绍武土司衙门的乡村路</h3> <h3>盐边第一次平叛斗争:</h3><h3>1951年1月12日(或17日),550团政委高恩堂带领部队从盐边县城出发,连夜直抵大石房、大毕箐(今国胜乡)。1月18日拂晓,部队下达了攻击命令,火炮和机枪猛烈向葛家衙门射击,弹如雨下,在冲锋号声中,184师战士奋勇前进,直扑葛家衙门。取得最后:活捉特务吴铁军;击毙葛绍武三儿子葛世槐;通过争取过来的土匪头子李拉什子派家奴沙马作堵将葛绍武诱出山洞中并在路上将其击毙。</h3><h3>盐边第二次平叛斗争:</h3><h3> 1956年4月16日,盐边县少数发动上层奴隶主为反对民主改革,维护奴隶制度,在全县发动第二次武装叛乱。</h3><h3><br></h3> <h3>站在这当年剿匪的主战场上,我们思绪万千,激烈的战斗场面就在眼前,轰隆隆的跑声震耳欲聋,嗖嗖的子弹呼啸而过,垂死挣扎负隅顽抗的土匪特务们在我大军猛烈攻击下抱头鼠窜……。</h3><h3> 流血牺牲的先烈们,您们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你们壮丽的人生,用您们的生命兑现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大爱。您们是一座精神丰碑。我们为有这样的先辈而骄傲,我们因有如此的父辈而自豪。您们不愧是共和国的军人,人民永远感恩您们!祖国永远铭记您们!共和国的旗帜上永远有您们血染的风采!</h3> <h3>专访孙立赞老人1951年腊月十二勇救武保林叔叔的经历故事</h3> <h3>国胜大苲风</h3> <h3>郭玉为我们打的细甲鱼</h3> <h3>剑出鞘</h3> <h3>渔门镇团结乡的枇杷味道好极了</h3> <h3>原健康公社犀牛大队三生产队(狮子山)</h3> <h3>要离开盐边县了,看不够的攀枝花再次拥抱您!</h3> <h3>同学多保重!</h3> <h3>刘哥、高清你们知道吗?我的家在新街口“新华书店”</h3> <h3>犀牛山原盐边烈士陵园所在地</h3> <h3>1990年盐边解放四十周年,184师二十八个老战士合影留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