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入户日记

镧金

<h3>民情日记 </h3><h3>后勤办 刘汉江 </h3><h3>2018年12月25日清晨,作为跨村扶贫帮扶干部且是跨村联络员身份的我与其他13名帮扶干部一起,按照“深入户.送温暖.助脱贫”的要求,前往丰溪镇界梁村。我们驱车赶到丰溪镇时已经是中午11点整了,在丰溪中心学校匆匆吃过午饭,再行驶40分钟左右终于到达丰溪镇界梁村委会。向村委会郭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陈局长报道后,来不及休息,大家各自领取了扶贫工作手册,开始了入户活动。 </h3><h3>这一次到我的扶贫联系户,已经是2018年第五次了,一路心中想着每户的情况,测算每家今年是否按照年初的规划,能够达到理想的收入,年末了,今年的困难是否都得到解决?盘算着如何规划2019年的脱贫计划。</h3> <h3>第一站走访了吕忠秀大娘家。大娘今年六十六岁,身体还算硬朗,很早与丈夫邓伦华组合的家庭。两个儿子举家在外打工,两老人在家留守照看着两儿子的庭院。我拿出电话,联系了她儿媳,得知在外务工奖补、孩子的教育资助等扶贫政策都已落实到位,甚感欣慰。两老人住在2016年给儿子分配的公路边的安置房里,一个劲的夸赞党的政策好,现在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孩子们在外务工安全,家里庭院种种菜,养养猪,就可以了。看到老人们高兴的表情,心想,孩子们还是应该多回来看看老人,日常多通通电话,关心关心老人身体状况,节假日回到老人身边一起多生活几天。</h3> <h3>第二站提着油和大米等慰问品来到曾凡富家。这是一个忠厚老实的老人,儿子离婚后成家在外地,留下一个孙子留给老人照顾。自己和妻子常年患病,特别是老人本人多年的风湿性关节痛,不能下地劳动,2017年建档立卡。我每次到他家总要多座一会儿,多宣讲医疗救助、产业奖补等扶贫政策。虽然多病,但房屋前后菜园疏菜正旺,猪圈里的猪出栏2头后还有3头,想想两老还是吃穿不用愁的,只因腿脚不便,本人又不愿到大点医院去住院治疗,病痛一时无法缓解,让人忧虑。</h3> <h3>第三站去了周贤琴和曾祥层家。两家正住在马路的两对面。两位大嫂的情况相似,老公都是16年因尘肺病先后去世了。都是贤惠能干的人。周贤琴见我来了,老远迎上来,连说现在的干部好、共产党的政策好。记得上次到他家,家里自产的核桃硬是要塞给我几个让我尝一下,很是感人。儿子在沙场打工,儿媳在中峰三合照顾孙子读书。曾祥层的一个儿子24岁,在外务工,收入比较稳定。两位大嫂仍很坚强,两家的猪圈、鸡舍、菜地等样样收拾的有条不紊,这不正体现了中国农民勤劳善良的品质么!这种优良品质、传统美德越来越珍稀了。我想,培育这种品质、弘扬这种美德也是是我们扶贫工作的重点吧。</h3> <h3>独守老人吕家登是我走访的第五站,老人已经80多岁了,一个人坚守着4件土坯房,村书记介绍说,先后几次安排安置房,老人都不愿意去住,主要考虑没有菜地和养鸡养猪的地方。新驻地不熟悉,很不方便。是啊,国家六个一批的安置政策很好,但在集中安置选址和生活方便上的考虑的确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真难办!这个事我要去与村干部和驻村扶干部商议商议,一定要找到解决办法,帮助老人安度晚年。<br></h3> <h3>天气寒冷,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不知不觉已近下午五点多了,我们决定先回工作队驻地。回去的路途看到一排排新建的易地安置住房,看到好几处脱贫助收的产业大鹏以及农户脸上洋溢的笑容,寒冷算什么,饥饿又算什么,将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好才是第一位的。<br></h3><h3>精准施策,全部脱贫,打好扶贫攻坚战,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2019将继续行走扶贫的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