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一日启示

一盏心灯

<h3></h3><h3>  这一天,带着一桩心事,带着一份情结,走进龙山,走进了宁家埠。</h3><h3>  一直工作在大山深处。</h3><h3>  大山深处也有几个村庄离得不远,却是经济落后,村民生活非常困难,年轻人已经不太能见到踪影,他们走出大山,到外地打工,挣着不多点的工钱,就这,回到山村的时候也是昂首挺胸,非常骄傲的。</h3><h3>  村里留下的仅有的几个身体强壮的劳动力也都已经六十岁往上,他们凭藉着一把手锤,一把钎子,丁丁当当地每天在山坳里敲着,伴随着这敲击声,打出一块块石头,寻个好价钱卖掉。干得多的能挣一百多块钱,干得少的只有六十到八十块钱,这还得是天气好的时候,每月能干个十多天。拼的是力气,指望的是结实不得病的身体。</h3><h3>  这十多天的收入,养活着一大家子的人,吃饭倒是还可以吃饱的,只是不能得病,别有个迎来送往、生日满月等人之常情,那样,只好从吃的上,从身体上拼了,小病干靠,大病熬着,能走多远走多远。</h3><h3>  种地?就那点比磨盘大不了多少的高高低低的山地,风大都能把地里的土刮没了,更别提什么水、肥了,也就是因为还挂着一个“农民”的头衔,不适合打石头的日子就到地里拾掇拾掇,能长点就长点,经常种子钱都收不回来。</h3><h3>  这就是山村,这就是山民,穷困的地方生活着穷苦的人们。</h3><h3>  一直就有个心绪,难道天底下的农村都这么穷,天底下的农民都这么难?山外边也知道一些还算不错的村庄,但也仅限于比这山村好点而已。电视上介绍的那些发达的农村,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只是一个梦?相信有一天,我能替他们找一条致富的路,看着村民过上富足的生活。</h3><h3></h3><h3>  这一天,走进龙山,走进宁家埠,心绪豁然开朗,原来那种富裕生活不是梦,是真实存在的。</h3><h3>  你可想过作为农民,可以天天走在宽阔的双向四车道上,那可是农村的街道;你可想过住家都是带着前后院的两层甚至三层小楼房,这可是农家;你可想到茶余饭后,在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公园里吹拉弹唱,聊天下棋,那可是农村的中心公园,大得已经不能称为农村里的公园,是住在公园里的农村了。</h3><h3>  这就是农村?对,这就是农村!</h3><h3>  为什么,同是农村,差别如云泥?</h3><h3>  也许你会说:他们交通方便、他们资源丰富、他们有文化的年轻人多、他们土地肥沃,都是水浇地……总之,他们富裕是应该的,我们贫穷困难,也是应该的。</h3><h3>  贫穷,一个多么扎心的字眼,它让多少人垂头丧气,举步维艰。</h3><h3>  都说是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这一天来所见所闻,让我体会到,其实是闭塞限制了人的想象力,从而导致了贫穷。</h3><h3>  龙山,一提到龙山,先想到的就是特产“龙山小米”。不错,就是那最养人的龙山小米。在“平陵田园”,二千八百亩的龙山小米基地,丰收的时候遍地金黄,那是龙山人的骄傲,那是多大的产出,多大的收入!</h3><h3><br></h3> <h3>  且慢,这并不是平陵庄园的主要经济支撑,现在正值春季,这二千八百亩土地全部种植油菜,相信不久的将来,极目望去,满眼黄花,那是一副什么画卷,将吸引来多少游客?首届油菜花节将在这里召开,届时济南市农民丰收节也定在这里召开,负责人说了,借机发展第三产业,相信对经济收入的增长,对知名度的提高都是一个促进。</h3><h3>  且慢,这还只是搭了个台,真唱戏的并不是这油菜花节。</h3><h3>  等这油菜花谢,结了种子,把这二千八百亩油菜连花带种子全部粉碎当做肥料,再种上小米,那可真是无污染、真正的绿色产品。</h3><h3>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其实龙山打造这近三千亩的油菜、小米基地,真正的用途只是吸引注意力而已,单靠土地赢得财富是不行的,还要靠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工业的强力支持。</h3><h3>  于是,各种深加工产品应运而出:多维煎饼、树霉饮品、龙山贡米、小麦粉、石磨面条……品种之多目不暇接,看似熟识,又独具特色。</h3><h3>  什么,还有豆腐制品?不过豆腐干而已嘛。</h3><h3>  错了,那抽了真空卖向全国的绝对不只是单纯的豆腐干,是把豆腐通过加工,变成鸡、鸭、鱼、肉等,外观和口感是鸡鸭鱼肉,实际却是豆腐,正符合高端人士健康、绿色、甚至吃素的需求,这才是他们最大的经济来源之一。</h3><h3>  既然是之一,那肯定还有别的。</h3> <h3>  当然,章丘铁锅已经驰名海内外,正是卖得最好的时候,龙山人抓住机遇,做大做强这个品牌,产品供不应求,是他们最大经济来源之二。</h3> <h3>  厚重的古平陵城墙之下,三千亩油菜花边,埙吹出几千年的古典,后汉曹操握剑把酒,月光下,高吟低哦: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h3><h3>  看到今天龙山的兴盛,必当高唱:何以奔放,唯有杜康!</h3> <h3></h3><h3><br></h3><h3>  不管用什么思路,其实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使农民富裕起来,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才是硬道理。</h3> <h3>  </h3><h3>  走进宁家埠向高村,你会认为你走错路了,这哪里是农村,分明是公园。</h3><h3>  其实十多年前我来过一次向高村,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没有什么特殊资源。那时是路过,他们村的第一个公园刚刚建好,我的感觉比县城的真正公园还要好很多,农家就掩映在绿树丛中,街道笔直干净。</h3> <h3>  而今十多年过去,到了向高村更是惊讶不已,双向四车道的柏油马路,到处和公园一般,村民住在别墅里,据村书记介绍,全村近三千人,养老院、托儿所、村民学习室种种设置都是免费的,种子、浇水、收割不用老百姓掏一分钱,村里六十五岁以上老人每月都有养老钱,并且随着岁数增加,老人钱也同步增加。村里还有集体公寓楼,维修费都是村里承担……</h3> <h3>  这还是农村吗?</h3><h3>  村办企业十几家,都是集体性质的,村民中80%的劳动力就在这些企业中上班,月收入在四千至五千之间,还交五险,试想现在就是城里的大企业也未必有这么高的工资收入的。</h3><h3>  村书记告诉我说,现在年轻人也不愿意到厂里子干个了,这里实在太偏,都跑出去了,现在干活的都在四十岁以上,年轻人很少了。</h3><h3>我问书记再过个十多年,那工人不就缺乏了吗,村里如何应付这个劳动力的断层?</h3><h3>  村书记说没别的办法,一是加快更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以达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这也是现在正提倡的新旧动能转化;二就是提高工人工资,让年轻人自愿留到村里。</h3> <h3>  村书记是位五十来岁的汉子,讲经营,头头是道;讲政策,娓娓道来;讲品德,谦虚谨慎。</h3> <h3>  同行人都夸赞书记领导有方,书记略带腼腆,说都是上任书记的功劳,上任书记干了三十多年,底子都是他老人家给打下的。</h3><h3>  不用再说什么资源、条件,为什么龙山的平陵田园和宁家埠的向高村能把农村做得这么好,那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格局高。眼界开阔、思路宽广,动作有力、吃苦耐劳,正如向高村的一句口号:把群众放到心上,把心放到群众上。只要你全心全意为着这个远大目标奋勇向前,就不怕任何困难和挫折,最终赢得的,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还有农村的共同富裕。</h3><h3>  古人说:不为也,非不能也。</h3><h3>  我认为,应该改为:不思也,非不为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