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品德课呢?石壁镇中心校开展了学习研讨。

甘墨

<h1><br></h1><h1> 如何上好品德课呢?干2019年3月13日上午,在石壁镇中心王朝勇校长的要求下,石壁镇中心校教研负责人蒙小群曾等,通过召集辖区有关老师的研讨,大家研讨认为要上好品德课应突出凸显有以下要点: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形式多样的品德课是最开心的,具有科学的探究精神才是必需的。</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研 讨 现 场 部 分 剪 影</font></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图 为 研 讨 发 言 部 分 剪 影</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心校教学研究负责人陈小星校长(见上右一)在作发言剪影</h1><h3></h3> <h1>  石壁镇中心校教学研究负责人语文教研员曾莉(兼)(见上图)在作发言剪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研讨中,交流意见(上图)</h1><h3></h3> <h1> 中心校教学研究负责人语文教研组长蒙钟晓(见上图)在作总结发言剪影</h1> <h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尤其针对农村的教学有何途径?我想就要突出生活性,注重活动教学。</h1> <h1>一、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h1><h1>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h1> <h1>二、形式多样的课堂是最开心的</h1><h1> 经调查,88.2%的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活动课。活动课以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我们的活动化、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活动课、情景剧的形式引入到课堂,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们不喜欢反复出现的老面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使之不断更新呢?课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乐竞答”、“挑战高手”、“芝麻开门”、“幸运52”“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形式,也可以用“圆桌会议”、“小学生辩论会”、“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可以用“小小法庭”、“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今天我是班长”模拟形式等等进行授课,还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头、工厂、社区等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学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种种表现,表演遵守交通规则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设</h1><h3>。</h3> <h3><br></h3><h1>三、具有科学的探究精神才是必需的</h1><h1> 现代社会本身及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经常是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法规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