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说起来也年近五十了,家务活虽然不敢说多能干,但也不至于多笨。只是因为刚开始学做饭是在广州跟妈妈和大姐学的,所以对炒菜、包饺子从来不怵,但由于生活习惯的原因,蒸馒头、擀面条、炸油食做过的次数寥寥可数,那技术自然可想而知了。这不,年是过完了,看看面粉还有不少,于是向夫君夸口,说要蒸包子。老王虽然对我的手艺心存疑惑,但因他一向喜欢诸如饺子、包子之类带馅的食品,也半信半疑开始期待能吃到香喷喷的包子了。</p> <p>和面,发面,做馅,包包子,感觉没多少难度啊,做出来的包子还像那么回事,就喜滋滋地开始上笼蒸了。这一蒸,问题就来了。先是包子太烫揭不下来。想想小时候见外婆是拿一碗水蘸手,就学样接了一碗凉水。可还是不行啊,一个包子拿出笼就烫得受不了。老王回到家里时,看见我正在厨房甩着手乱跳,急忙过来帮忙,总算把上面一屉给揭了下来。</p><p>到第二屉时,无论怎么努力,那包子底都决绝地不跟包子皮走,而且由于发酵地好,包子全都个挨个粘在一起了。这屉包子拿出来,那一个个真是惨不忍睹啊!看着那些不成形的包子,真恨不得全部扔到垃圾桶里!</p> <p>唉,可恨六零后的我,从来就没有糟蹋粮食的习惯啊,做馅用的猪肉据说还是吃橡子、山野菜、喝矿泉水长大的山猪肉,更难得的是配料的茴香球是老王的朋友送来的稀罕物,扔了怎么说也是罪过啊。无奈之下,只好自作自受,一口气吃了四个包子,撑得连口水都喝不下了,还是没把那些烂包子处理完......</p><p>第二天在单位,说起我蒸包子的经历,笑翻了一屋子的人。一堆女同胞七嘴八舌帮我找原因:包子变形,一是因为我冷水就把包子放进去蒸,二是因为我和的面有点软。包子揭不下来,一是因为没有把笼布先蘸水弄湿;二是因为包子皮太薄,馅太多。想想自己只是上初中时在老姨的指导下蒸过一次馒头,根本没注意到原来还有这么多道道,哪天再试一次,我呀,还就跟这包子较上劲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