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忆福州三中74~77届校田径队</h3> <h1><b><font color="#010101"> 福州市第三中学~我的母校!</font></b></h1> <h3><b> 中学~是少年的“天”,</b></h3><h3><b></b><b> 中学~是蓄势的“地”;</b></h3><h3><b></b><b> 中学~是成功的“源”,</b></h3><h3><b> 中学~是回忆的“梦”!</b></h3><h3><b></b><b> (田径队员保存当年的校徽)</b></h3> <h3> 1975年,我毕业于福州三中,每每回忆起中学时期学生的生活,总是非常激动、感慨与自豪!记得71年初入校,我在上体育课跳远时,被体育组张群周老师发现,老师动员我参加校田径队训练,并通知了我初一(14)班的班主任,得到了王小青老师的支持。至此,我成为校田径队队员,开始了中学四年半的田径运动生涯。</h3><h3> 这段经历对我的一生,特别是为以后能在部队长期从事军事工作与训练,奠定了厚实的体能、技能与素质基础!</h3> <h3> 张群周老师成为了我田径运动的启蒙教练与恩师,更是我们全体田径队员的偶像。</h3><h3> 他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是福州市中学田径专业的领军人物,曾多次担任福州市中学田径队教练,组队参加福建省中学生运动会田径赛区的比赛。<br></h3> <h3> 73年,群周老师担任福州市中学生田径队教练,照片是参加全省田径比赛后的合影。(第二排左四)</h3> <h3> 74年,群周老师担任福州市少年田径队教练,照片是参加全省比赛后的合影。(后排左一)</h3> <h3> 当时学校体育老师分工,张群周老师与王锦寿老师具体负责田径队。特别是新生入校,只要是有班级上体育课,群周老师就象是“伯乐”,都会在一旁仔细地观察与了解每一位男女同学的体能与素质情况,认真挑选着田径方面的可用之材。所以,各年段班级的体育课总能看到群周老师的身影。在上千名学生中的“海选”是十分繁琐的工作,老师职业的责任感,让我记忆犹新为之感动!而且,田径队每位队员田径项目的分项、每天跑、跳、投各项目组的训练内容、训练进度和训练强度,都是按照两位老师精心设计形成的方案进行的。</h3><h3> 群周老师在训练中是极认真严格,训练方法独特,他将体能与技能结合、讲解与示范结合,能因人施教、能先易后难、先分解后连贯,对难于掌握的技术难点动作常与我们一起共同研究分析,既是施教又是让我们发挥自己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尤其是,老师的辅助与分段训练法和安全保障方面,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平时相处则和蔼可亲、帅气十足!</h3> <h3> 小学时,我就是一个十分顽皮淘气爱动的学生。不能说在体育方面有天份,只是喜欢运动与好动而已。是中学田径队的艰苦训练和磨练让我的好动得到恰当的“释放”;由此,成为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个重要的节点。</h3><h3> 群周老师最初选择我的项目是撑杆跳高,我校撑杆跳高项目在当时是绝对的强项,老师先后培养的林予平、刘恭民、刘克飞等队员,几乎包揽了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撑杆跳高的前二名。74年福建省中学生田径赛,林予平队友在撑杆跳高比赛中以3.60米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了全省少年该项目的纪录。<br></h3> <h3> 撑杆跳高,是一项跑、跳、力量等个人身体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项目。因为,当年我的腹肌力量不够,而未能成为“接班人”。可是老师却发现了我跳高等其他项目的能力,让我“转行”改练少年组的三项全能项目(100米、推铅球、跳高)。并且在74届林善树队长毕业后,由我接任田径队长一职,这让我从此有了责任与担当。<br></h3><h3> 此后,正能量“爆发”,两年半的高中期间,在班主任张金华老师的班级担任了班长与团支部书记;高二(8)班团支部,74年度被市教育系统评为先进团支部,我又被学校推荐成为教育系统的团员代表,参加了市团代会。</h3><h3><br></h3> <h3> 母校福州三中是省重点中学,可在七十年代由于校园范围和教学经费受限,条件并不好,大操场与篮球场都是沙土质的地面,初一的教室是在校区内“工字楼”后面的一幢二层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室内光线很暗,白天都要开灯才能上课学习。</h3><h3> 而且,校内连一百米的跑道都没有,学校举办运动会,四百米个人与接力比赛,只能在大操场的最边沿处用白石灰粉画上跑道线,学生必须绕着学校中间的大榕树跑二圈才能完成比赛。</h3> <h3> 老照片就是田径队员在学校不足百米,且宽只有四道的沙质跑道上训练短跑。 </h3><h3><br></h3><h3> 全校三个沙坑,最主要的沙坑位于进校门左侧,群周老师尽心尽力培养撑杆跳高与跳高项目,打破省市纪录的田径队员都是在这里训练出来的。</h3><h3> 记忆中,学校沙坑的沙子是当年各届学生在各年段统一组织下,到洪山桥闽江边的沙滩,靠走路或是家庭条件稍好些骑自行车,用书包或是家里的米袋装着带到学校倒进沙坑,以保证各班体育课和田径队的训练。</h3><h3> 尽管条件差,可是田径队员训练自觉努力、勤奋刻苦,取得的成绩除了天赋,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具备:勤奋与努力、刻苦与拼搏的精神!</h3> <h3> 历史老照片,能保存到现在更是难得,弥其珍贵!照片中是田径队长林善树跳高时用“背越式”过杆的镜头。</h3><h3><br></h3><h3> 我的“主业”是三项全能项目,分别参加跳高、短跑和投掷组的训练。</h3><h3></h3><h3> 俯卧式是当时世界主流的跳高姿式,男子跳高首选都是俯卧式。我就是在群周师的指导下,学会俯卧式跳高的学校田径队员之一。</h3><h3> 记得当时,国外刚有个别运动员采用新技术~背越式跳高,群周老师对这项新技术的出现非常重视,仅依据能得到的极少资料分析研究,常到省市各体育部门,了解学习掌握这项新技术。由于背越式过杆后是背部着地,沙坑显然是不能训练的。老师就动手收集了泡沫拖鞋的边角料装在麻袋里,还用废旧的汽车内胎充气后,叠堆起来作为我们训练跳高新技术姿式背部着地时替代的海棉垫。就这样在学校体操室内,完成了能训练背越式的自制“海绵垫”跳高场地。这创造性的“发明”,有效地保证了我们训练背越式的安全。林善树、杨颖等队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摸索刻苦练习,成为全市最先采用背越式跳高的中学生。而我,又是因为腹肌力量不够,最终还是放弃学练这个最新的跳高技术姿式,直到现在都感到非常的惋惜。</h3><h3> 在74年,年初举行的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我校田径队两位队员首次采用背越式参赛,队长林善树跳过了1.70米的高度,夺得了少年甲组男子跳高第一名,队友杨颖也取得该项目第二名的佳绩!</h3><h3><font color="#167efb"> </font></h3> <h3> 群周老师与部分男田径队员合影</h3> <h3> 群周和锦寿老师(前排右一)与投掷组的部分队员合影。</h3><h3><br></h3><h3> 那些年,校田径队投掷项目主要是由体育组王锦寿老师担任教练。戴着眼镜且黑呦呦的脸庞、强壮健硕的体魄,田径队员甚至是全校同学都喜欢亲切地用“老黑老师”来称呼他!</h3><h3> 田径队跨栏项目的队员,都记得锦寿老师跨栏动作是非常棒的,几乎是压着栏面而过,过栏的瞬间借向前摆臂时手臂与身体明显地有着前压,姿式低且速度快,老师经常为队员作示范,仔细地讲解要领,队员模仿着锦寿老师标准且特色的动作练习,受益非浅,加快了速度、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成绩。锦寿老师训练指导有方,让许多田径队员能在省市跨栏项目比赛中取得佳绩!<br></h3><h3> 特别是,投掷项目在锦寿老师的培养与指导下:女队友任小兰,曾在市中学田径运动会上获得铁饼冠军;男队员吴洪潮,在73年市中学田径运动会上夺得少年乙组标枪第一名、铅球第二名;同年比赛中,杨颖队友获得了少年甲组铅球亚军的好成绩。</h3><h3> 那些年,学校田径比赛总成绩能取得佳绩,投掷项目贡献功不可没,而取得这些成绩的“幕后功臣”就是~王锦寿老师!</h3><h3> </h3><h3><font color="#ff8a00"><b> </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 恩师~</b></font><b><font color="#ff8a00">王锦寿老师,我们田径队员都记得您、怀念您!</font></b></h3><h3> </h3> <h3> 当年,群周老师(后排左一)与锦寿老师(后排右一)与部分女田径队员的合影。<br></h3><h3> 校田径队女队员当时的成绩也是最棒的:73年省中学生运动会上,杨秋英队友获得女子跳远第五名;74年省中学生运动会,陈丽华队友取得女子60米短跑冠军和女子110米跨栏亚军;林华队友夺得女子跳高第二名的好成绩。</h3><h3> 在同时期历届福州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女队友任小兰、赵琳、张玲等分别获得女子铁饼第一名、女子60米跨栏第一名和女子跳高第一名;在当时福州市中学青少年级别的田径赛中,女队员们获得第二至第六名的成绩更是不计其数,为学校在省、市体育竞赛中争得了许许多多的荣誉。</h3><h3> 每当我们这些田径队员们相聚,回忆当年取得的成绩,都感到十分的自豪!</h3><h3><br></h3> <h3> 老师与田径队短跑组合影,前排右二的左平、左一的林建胜和左二的冯跃,都是当年省市中学生的短跑“名将”。</h3> <h3><b><font color="#167efb"> 一张老旧照片,一段难忘回忆!却印证并展现了当时学校的恩师们,在特定的历史与环境的年代,在各自的教学领域里,尽心、尽职、敬业的奉献精神!</font></b></h3> <h3> 左平队友仍然保留着当年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少年田径赛获得的奖牌。</h3> <h3> 这是左平队友,74年参加全国少年田径分区赛(莆田赛区)比赛,获得60米短跑第四名的奖状。</h3> <h3> 田径队队友左平,参加市中学生田径比赛夺得少年丙组60米短跑第一名的奖状;同年,队友冯跃则获取少年乙组60米短跑冠军。</h3> <h3> 这是老师与跑跳组部分队员合影,其中后排左一的林予平,前排右一的刘恭民正是撑杆跳高的“前辈”师兄,省市纪录保持者。后排右起的林华、田中宁、杨秋英、陈永丽、张玲等女田径队员的跑跳项目,在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都曾取得过佳绩,都是为学校田径赛事争得荣誉的“功臣”。前排左四是队长林善树,前排左一的刘克飞是撑杆跳的后起之秀,前排左二的陈志胜短跑与跨栏在全市成绩也是数一数二的,中学毕业后其个人成长履历:学士、硕士、博士,完全就是个“男神”!前排右三就是当时的我。</h3><h3> 当年的教练张群周和王锦寿两位老师,尽心全力地培养我们,每位队员更是勤奋努力,汗水曾经洒在学校的大操场、跳高场、器械场和跑道上,在校勤学、校外苦练。 </h3><h3> 有了老师尽心尽责地教,队员专心投入刻苦地练,才有竞赛的成绩与名次。在恩师的指导下,72年至77年凡福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我们福州三中的总成绩都是名列前茅!</h3> <h3> 74年夏季,张群周老师率福州市中学生运动员,参加在厦门举行的全省中学生运动会,这是比赛后与我校部分田径运动员在鼓浪屿的合影。</h3>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我用俯卧式跳高,在74年冬季福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少年甲组跳高第二名(1.69米)。75年毕业前,校运会中取得了跳高第一名(1.77米),并打破了1963年保持了12年的1.76米省青年跳高纪录,而那时我的身高只有1.73米。</p><p class="ql-block"> 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务农,在农村入党,入伍当兵。81年在南昌陆军学院学习时参加了全军院校体育比赛,我跳出了1.75米的成绩,获得了跳高项目第一名,被全军院校评为“通讯赛十佳运动员”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有田径运动的基础和良好的体质,步兵所有的军事项目在连队都最优秀,在连队同年兵中第一个担任班长、第一个被提升为排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张照片,是我入伍在“济南第二团”英雄团、在 “一等功臣连” 一连一班担任班长(后排右二),全班在连队的投弹、障碍、刺杀、射击等军事项目,获得了连队“优胜班”锦旗后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 87年,我在部队担任步兵尖子训练百米障碍项目教练,这个项目跑跳是提高成绩的关键。训练中我就是用中学老师所教的体能素质训练法:杠铃蹲举、负重跑跳、蹲跳、变速跑、沙滩短跑等方式组织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在跨越障碍的技术指导上,我采用了当年老师教的起跑、过矮墙用跨栏,过高墙用跳高和冲刺压线等技术;引用了老师的分解、分段、分步的训练方法,经三个月的强化训练,效果非常显著。在每个师级单位只能五名士兵参赛的省军区军事比武百米障碍比赛中,我培养的五名士兵分别夺得了第一、三、五、六和第七名,并创造了省军区百米障碍18秒7的纪录。获得第一名的士兵邱觉新同志,赛后荣立个人二等功并被部队保送军校上学、提干,当教练员的我也荣立了三等功。</h3><h3> </h3><h3><b><font color="#ff8a00"> 中学所学,工作能用。</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 最该感谢的是~~母校与恩师!</font></b></h3> <p class="ql-block"> 在部队服役26年,先后五次荣立三等功,转业后到政府部门又工作了13年,如今也退休了。回想自己工作与事业,<span style="color:rgb(1, 1, 1);">离不开母校与恩师的培养和教育!</span></p> <h3> 74届的田径队员将毕业离校走向社会,当时体育教研组长张群周老师非常有心,专门请照相馆的师傅,帮我们留下了这张十分珍贵的全体体育老师与田径队员的合影!</h3><h3> 队员们,依然清楚地记得照片中还有:邹有嵘老师(后排左一)和田汝涵老师(后排右一),这两位体育老师,也经常指导我们田径队员的训练! </h3><h3> 在这批田径队员中:陈志胜、田中宁、林予平、冯跃、郭苹、董华、左平、刘恭民、刘克飞等十几位队友在77年恢复高考后,分别考入了北师大、厦大、福大、北京钢铁学院、福师大、福建体院、福建政法干部管理学院、省体校、福师专和南昌陆军指挥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尤其是,队友陈志胜在厦大数学系任教六年,后又留学美国堪萨斯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某知名的通讯企业高管。</h3><h3> 当年的田径队长林善树在福州市公安系统工作,二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省“十佳标兵民警”,并获得了福州市劳模的荣誉称号。</h3><h3> 我们这些田径队员,无论学历高低都能任劳任怨、勤奋努力,尽心尽责地做好自己岗位的本职工作。</h3><h3> 我们这些田径队员,成为了教师、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公务员、企业家、警官和军官等等,为祖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h3><h3> <font color="#010101" style="">我们这些田径队员,不会忘记当年在恩师尽心尽力的培养与指导下,为母校争得荣誉的经历与历史。</font></h3><h3><b><font color="#167efb"> </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心中感恩的是——母校~恩师!</font></b><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 今年2月22日,我与阔别45年的恩师张群周老师并与部分当年的田径队员在福州相聚,满满的师生情!同学意!82岁高龄的群周老师身体棒棒的,让我们这些田径队员非常高兴。从来不需要想起,因为永远也不会忘记,也激起了我编辑这个美篇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个时期一代人,一段历史一段情!当年曾经的中学田径队员,如今我们都是黑发变白发爷爷、奶奶一辈的人了,更加难以忘怀的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母校~恩师~田径队!</span></p> <h3> 张群周老师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这张照片是当年的田径队员林予平等学生,为群周老师祝寿的照片,并且多年来都一直延续着!</h3> <h3> 只要当年的田径队员小聚,总是不会忘记~张群周老师!</h3> <h3><b><font color="#167efb"> 张群周老师:全体田径队员都感谢您!您是我们的恩师!</font></b></h3> <h3><font style=""> </font></h3><h3><font style=""></font><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 在此,我们当年的全体田径队员真诚祝愿:</font></h3><h3><b><font color="#ff8a00"> 母校历届的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和各科任老师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健康长寿!</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font></b><b><font color="#167efb"> 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font></b></h3><h3><br></h3><h1> <b><font color="#39b54a">衷心祝愿母校:再创辉煌!</font></b></h1><h3></h3> <p class="ql-block"> <b>非常感谢全体田径队员热心支持与帮助!特别感谢协助编辑的林善树、田中宁队友!感谢提供资料与照片的陈永丽、冯跃、杨颖、左平、董华等男女队员们!许多当年的田径队员因篇幅受限,不能一一介绍,敬请谅解!</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O一九年三月十二日深夜</p><p class="ql-block"> 创作于厦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