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母亲的出生地在山东的沂蒙山,这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巍巍沂蒙、闻名于世、感天动地、光照千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 题 记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b></b></p>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的母亲--张桂芝 ,1929年10月出生在山东省沂水县夏薇镇王庄水源坪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沂蒙山区”那是一片古老而传奇的土地,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母亲的老家曾经是沂蒙山的老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h1><h1><br></h1><h1>著名的《沂蒙山小调》唱响了世界!红嫂的感人故事、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等都记下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业绩。</h1><h1><br></h1><h3><br></h3> <h1>眼前的这个小山村和这个整修过的小院就是母亲的出生地。这里曾经是姥爷和姥姥(外公、外婆)一直生活过的地方。现在舅舅和舅妈还居住在这里。</h1><h1><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外公 张道成(山东人称姥爷),水源坪村里的一个普通农民。1906年4月4日出生、于1984年8月27日去世。外公在抗日战争期间曾经离家出走,参加了八路军,并且获得过支前模范的嘉奖。 </span></h1><p><br></p><p>抗战胜利后由于家庭生活原因而离开部队、回到家乡务农。除了干自家农活,还担任过当地村镇的私塾小学校的教员。解放后带领村民积极想办法、提建议、努力工作、不断改善村民和自己的家庭生活。但是在1957年全国开展的反右运动中、 被错误打成 “右派”。</p><p><br></p><p>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也因此受到过批判、家属也受到过牵连。1978年文革结束后党的12届3中全会召开、邓小平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政策落实以后才得到了彻底的平反,党组织确认了当年参加部队的一段革命经历,并且恢复了公职。(由舅舅顶替。)</p><p><br></p> <h1>外婆(姥姥)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上世纪60年代初曾经来到常州并短暂地住过,还带过我的弟妹鹏飞和常青。</h1> <h3><br></h3><h3><br></h3><h3>🍁🍁🍁🍁🍁🍁🍁🍁🍁🍁🍁🍁🍁🍁🍁🍁<br></h3> <h1>妈妈从小受苦,童年时代人虽瘦小,但聪明灵巧,意志坚强。1946年初母亲在16周岁那年,家族里要把她送去做童养媳,并且有人要逼迫她必须裹上小脚。(我的姥姥和大姨都是从小就被裹了小脚的。)但是母亲死活不从,坚持抗争。后来为抗拒封建婚姻独身逃离家庭而参军投身了革命。</h1><p><br></p> <h1>这是母亲(左)在解放战争时期在华东野战军八纵某部的卫生队时和战友的合影。她在战火硝烟的战场上包扎救护过伤员,在后方医院里实行过救死扶伤,从来未有过退却。<br></h1><h3><br></h3><h3></h3><h1>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母亲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没有留下其他的值得纪念的回忆和照片,但是在战场的救死扶伤中锤炼了一颗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红色坚定之心。</h1><h3><br></h3> <h1>照片是黑白的,记忆是红色的!</h1><h1>母亲当时在赴朝参战时拍下的照片。</h1><p><br></p> <h1>母亲在抗美援朝期间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护士。这是在即将离朝回国之前和战友们的合影留念。</h1><h3>(前排的中、右为父亲和母亲)</h3><h3><br></h3> <h1>沂蒙,永远都是一块古老神奇的文化沃土,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我对家乡的独轮车一直是深深怀念、情有独钟。陈毅元帅有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h1><h3><br></h3><h1>1943年八路军在鲁西南抗击日本鬼子的扫荡时,我的外公就是推了独轮车运送过伤员并参加了八路军。</h1><h3>(照片来自网络)</h3><h3><br></h3><h3><br></h3> <h1>木制独轮车是这里主要的运输工具,独轮车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感觉很美妙。推独轮车需要技巧, 如果掌握不好就会翻车。</h1><p><br></p><h1>回想1967年时,文革两派武斗期间,母亲带了我和艳飞、常青两个妹妹第一次回老家探亲,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再转汽车到了夏薇站,然后就得走小路了,接送时舅舅就是用独轮车让两个妹妹坐在车两边、推车走了10多里才到了老家。</h1><p><br></p><h1>说来真是不巧,那年准备节前回常州,到了火车站不通车,因为徐州的两派在武斗中把京沪线徐州铁路段的一座桥破坏了,修复需要时间,母子四人又返回沂蒙老家,还是舅舅的独轮车负责来回接送。那时的独轮车真是功不可没啊!</h1><p><br></p><p><br></p> <h1>抗美援朝回国后,母亲为照顾家庭孩子等原因离开了部队。1958年父亲转业、全家从沈阳迁到常州,母亲随后就在常州市中医院担任护士长的工作。</h1><h1><br></h1><h1>医院工作劳累,回到家里 她还要处处想着子女后辈,操心全家的生活之事。她慈祥、宽厚、勤劳、博爱,她对子女的爱,是天地间最深沉的爱,是毫无保留的,是无条件的。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父母的爱,是不求回报的。</h1><p>(小时候和母亲的合影,带红领巾的是小姨)</p><p><br></p><p><br></p> <p><b>母亲是典型的沂蒙山女子,白天忙于工作,晚上操心着家里。父母亲转到地方后,虽然经济条件还是算可以,但是她为人坦诚,经常乐于帮人,又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把孩子的吃饭穿衣、上学看病等一切琐事都安排的是井井有条。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不论是在1960年的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还是在文革动乱的年代,母亲就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b></p><p><br></p><p><b>有时星期天偶尔还会包顿饺子让孩子们解解馋,饺子是山东人的最爱,吃饺子的那天,母亲一大早就要开始准备,买了菜买了肉,摘菜洗菜切菜,还要剁肉馅和面,然后我来擀皮,弟妹们也学会了包饺子,都可以打打下手帮帮忙,一起动手,其乐融融,接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来了,空气中充满着醋蒜香……。</b></p><p><br></p> <h1>在中医院期间因为一直是老先进,曾经出席过常州市先进工作者大会。她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顽强作风,勇挑重担,治病救人。1966年母亲(右1)主动要求前往苏北艰苦地区帮助提高医疗水平。</h1><h1><br></h1><p><br></p> <h1>文革中调入常州市二院担任针灸主治医生。小小银针、妙手回春、救死扶伤、心系百姓。为了提高医术,50岁以后又开始参加专业医用日语学习培训,对针灸技术做到精益求精。离休以后继续巡诊治病,直至工作到身体倒下住进了医院。 (前排 中间为母亲)</h1><h3><br></h3><h3><br></h3> <h1>1985年妈妈退休了(享受离休待遇)。但是她没有停止自己热爱的工作,继续用银针治病救人,直到1991年生病住院后被查出了胆结石癌症,不幸的是在手术后发现已经是胰腺癌晚期并已扩散,所以只能再把肠管放进肚里重新缝上,听天由命了。</h1><h1><br></h1><h1>母亲在医院化疗和手术,一次次经受着难以忍受的剧痛,每次都是紧咬牙关挺了过去,从来都没有哼过一声。在场的所有人员无不为她的坚强意志感动和钦佩而流下了眼泪 ……。1992年4月20日母亲驾鹤西去了,享年63岁。</h1><p><br></p><h1>真是苦日子过完了,她却老了,好日子刚开始,她却走了。</h1><p><br></p> <h1>这是母亲在1946年当兵离家出走以后,于1987年回老家时所拍摄的一生中唯一珍贵的一张和沂蒙老家人的合影照。(后排右1和右2是舅舅和舅妈)</h1><h3><br></h3><h3><br></h3><h3><br></h3><h3></h3><h1>母亲在部队期间所荣获的部分奖章:</h1> <h1>在常州中医院期间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h1><h3><br></h3> <h1>母亲自从16岁参军离开家乡47年,一共只有回家过3次,心里一直觉得愧对家乡父老,作为“沂蒙山的女儿”,她一辈子的意愿就是希望在离休之后 能够有更多时间回到老家陪陪父母、看望乡亲。</h1><h3><br></h3> <h1>母亲离开我们,</h1><h1>难忘过去时光,</h1><h1>遥望夜空明月,</h1><h1>想起久别故乡 。</h1><h1><br></h1><h1>母亲的一生是苦 累的一生,是坚强的一生,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为了完成她的未了心愿,2016年4月13日我们兄妹4人,自驾车开往沂蒙老家去看望各位亲人。(车子被堵在高速公路上时,我们的心里是非常焦急。)</h1><h3><br></h3> <h1>来到了母亲的老家,</h1><h1>“沂水县夏薇镇王庄区水源坪村”</h1><h1>迎来了山间田野的第一个早晨。</h1><h3><br></h3><h1>我的家乡沂蒙山,</h1><h1>高高崮峰入云间,</h1><h1>泉水流不尽,</h1><h1>松柏青万年……。</h1><h1><br></h1> <h1>我们来到了舅舅的家,这里曾经是我姥爷和姥姥的家,也是母亲出生的地方。</h1><h1>回到老家的心情特别爽!</h1><h1>见到家人的感觉格外亲!</h1><h3><br></h3> <h1>和舅舅一家人坐下来好好拉拉呱,舅舅家虽然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但是亲人们的温暖点点滴滴流入心间。</h1><h3><br></h3> <h1>在自家的院子里和舅舅的一家合个影。</h1><h1>前排中间的是舅舅和舅妈,祝他们生活幸福 健康长寿!</h1><h3><br></h3> <h1>水源坪村子中心的泉水池子还是过去的那个样,1967年底回老家时,村里没有自来水,都是饮用山间的泉眼水。</h1><h3><br></h3> <h1>村里的住房还是很简陋,1967年底回老家时,村子里没有通上电,晚上只能在煤油灯下看书、吃饭和打牌。现在好了,不仅家家基本实现了电器化,公路也修到了村南口。</h1><h3><br></h3> <h1>第二天上午,我们首先是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了外公、外婆的墓碑前,祭奠祖先、向亲人默哀。</h1><h3><br></h3><h1>然后舅舅还带我们参观了他自己种植的很大一片果树园,并且拜访了村支书。</h1><h3><br></h3><h3><br></h3> <h1>舅舅自己承包、栽下的一片小树林。</h1><h3><br></h3> <h1>这张老照片记载了1960左右的那个年代老家沂蒙山区的旧模样。</h1><h3><br></h3><h3><br></h3> <h1>现在的沂蒙山区是</h1><h1>青山绿水变模样,</h1><h1>风吹草低见牛羊,</h1><h1>金黄谷穗长又长,</h1><h1>果树成行粮满仓 。</h1><h3><br></h3> <h1>第三天来到大姨家,看望了表哥表嫂和表弟。他们还沉浸在无限悲痛中,因为大姨在我们到达老家的三天前已经不幸病故了,我们很遗憾没有能够和大姨见到最后的一面。</h1><h3><br></h3><h3><br></h3> <h1>接着在大姨的女儿家里,我们愉快地和表姐的家人们一起畅饮并合影留念。<br></h1><h3><br></h3> <h1>表姐家门口种下的樱桃树。</h1><h3><br></h3> <h1>母亲曾经一直牵挂着家乡的发展,今天老家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所提升,很高兴地发现了在房屋顶上已经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装置。</h1><h3><br></h3><h3><br></h3> <h1>第四天我们又看望了四姨,母亲的姐妹中间现在只有四姨还健在了。虽然已经是83岁的高龄、喜欢一个人单独居住着,还在自家的小院里种上了很多蔬菜。</h1> <h1>四姨的身体很好,非常健谈,我们敬祝四姨天天开心快乐、身体永远健康!</h1><h3><br></h3> <h1>回到老家 妹妹周常青学做折煎饼。</h1><h1>情深意长、追溯历史、不忘家乡。</h1><h3><br></h3> <h1>在王庄根据地纪念碑的大门口对面一家餐馆举办了饯行会,亲人们团聚一堂、举杯欢畅、激动万分、热泪盈眶。</h1> <h1>沂蒙山区 那里有我众多的父老乡亲,</h1><h1>衷心感谢 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br></h1><h3><br></h3><h1>家乡的味道藏在那快乐的时光里,永远无法使我忘记!</h1><h3><br></h3> <h1>“沂蒙山根据地”火炬门前留影纪念。</h1><h3><br></h3><h3></h3> <h1></h1><h1>告别母亲老家前 顺访了沂水县县城,表弟的全家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们。</h1><h3><br></h3><h1>弹指一挥间,岁月雕容颜,</h1><h1>为母宿心愿,又回沂蒙山 。</h1><h3></h3><h1>一幕幕珍贵的记忆将永久留心间!</h1><h3><br></h3> <h1>沂蒙山的核桃也作为收藏品保存起来了,它精美、朴实、珍贵、厚重。见到这些亲人们赠送的纪念品就格外地想念起家乡的父老乡亲们!</h1><h3><br></h3> <h1>老家归来后特地制作了纪念册,为永远寄托对母亲的哀思和对家乡的怀念!</h1><h3><br></h3><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个人就是娘 ,这</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个人就是妈,</span></h1><h3></h3><h1>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h1><h1>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h1><h1>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咱的妈!”</h1><div><br></div><h3><br></h3> <h1>作为儿女的歌词作者周鹏飞和周常青写下的一首《沂蒙追寻妈妈路》,并由常州市作曲家宫为民谱曲共同完成的这首纪念歌曲,深情地赞美了母亲,真切地代表了天下儿女的心声。作为礼物,把这首歌献给我们天堂的母亲。</h1><p class="ql-block"><br></p><h1>悼念母亲,能承受的她都承受了,该付出的她都付出了。今天,儿女们都在以各种的方式纪念、感恩母亲。虽然母亲张桂芝已经离去28年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h1><p class="ql-block"><br></p> <h1>每逢佳节倍思亲!</h1><h1>烛光里仿佛又见到妈妈的身影。</h1><h3><br></h3><h1>母亲的品德 朴实无华,</h1><h1>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h1><h1>她勤劳忠厚、为国为民,</h1><h1>她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h1><h3></h3><h3>🙏🙏🙏</h3> <h1>蒙山高、沂水长,</h1><h1>思母亲、泪断肠,</h1><h1>忆往事、情悲伤,</h1><h1>宿心愿、回故乡,</h1><h1>愿亲人、体魄强,</h1><h3></h3><h1>祝家乡、奔前方!</h1><h3>🌷🌷🌷🌷🌷🌷🌷</h3><h1><br></h1><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