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h3><h3> 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夯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增强青年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营造互学互动的良好的教学研氛围。从3月12日开始,梁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专业成长 汇和共进”的课堂教学引领活动,希望能通过青年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让全体老师形成一种互帮互助、互学共进的学习氛围。本次活动共有37位老师参与讲课,涉及到7个学科。本次活动分为“讲课听课”和“评课”两大板块。</h3> <h3> 张少霖老师执教《蝙蝠和雷达》时运用有趣的图画进行板书,极好的梳理了课文内容,让人一目了然,利用学生的选择性知觉,使学生的记忆更牢固,更持久。</h3> <h3> 盛丽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从学生熟悉的数学课本入手,发现课本定价是用小数表示的,引出课题。接着让学生用米尺现场量身高,直观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巧用米尺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明白小数的意义,借助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一教学重难点。整堂课教学环节紧凑,学生积极性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h3> <h3> 张海红老师执教的《最大公因数》。教授新知识时,张老师并没有直接讲授内容,而是抛出问题后让学生通过游戏亲身体验,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了各种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br></h3> <h3>陶学敏执教《冬阳·童年·骆驼队》</h3> <h3>高秀芳老师执教《传统节日》</h3> <h3> 每位讲课老师都认真备课,经过多次试讲,力图在全校老师前呈现出最好的授课效果。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h3> <h3> 听课老师时而入神倾听,时而托腮静思,时而奋笔疾书……一节课下来,听课记录上写满了收获,有优点,有建议,有反思,有总结……留待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消化。</h3> <h3> 听完课后也要趁热打铁及时评课,任课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以及教学设计的意图,并对课堂教学的得与失进行了反思。随后,蔡主任和组内教师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对每节课都做了细致点评,大到学段目标,小到每一页幻灯片的字体设计,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各位老师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建议,整个活动洋溢着浓浓的教研氛围。<br></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