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蝴蝶楼是甘肃省临夏市的一处经典建筑,位于市区前河沿西端一座军营深处,1970年底我入伍来到临夏,就住在这座军营里。与蝴蝶楼朝夕相处厮守多年,只知道它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马步青为其姨太太修建的一所公馆,因形似蝴蝶而得名。至于其他情况,几乎一无所知。直到7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我有幸陪同大队领导接待到访的萧华将军,才知道它有那么深的文化底蕴,有那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那么一位德高望重、文武双馨的老将军在牵挂着它……</p> <p class="ql-block"> 大约是1977年5月上旬的一个星期天,那天我值班。上午10点半左右,我离开值班准备到营区转转。刚出门,见一位60岁开外,个头不高,体型微胖,却步履轻盈,风姿秀美,面如朗月,英气逼人的老军人迎面走来。</p><p class="ql-block"> 呀,好熟悉的面孔!这不是12岁参加革命、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委、不到40岁便担任总政治部主任、“文革”期间身陷囹圄惨遭迫害、粉碎“四人帮”后得以恢复自由、前不久刚刚担任了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兼甘肃省委书记的萧华上将吗?他公务繁忙,日理万机,怎么有空来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 我急忙跑步向前,敬礼报告。将军面带笑容,亲切地与我握手,弄得我这个小干事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将军说:“我到甘南调研,回兰州路过临夏,进来看看蝴蝶楼。你们哪位大队领导在家?麻烦你通报一 声。”我请将军稍候,立马跑到家属院,向丛万年大队长报告。“唉呀我的娘唉,怪不得一早喜鹊就喳喳叫个不停,原来是有贵人光临。”操着浓重胶东腔的丛大队长喃喃自语着,他也没想到这么大个首长能悄没声地来到我们这个基层部队。</p> <p class="ql-block"> 见面礼毕,丛大队长和我陪着将军向蝴蝶楼走去。“你们了解马步青吗?”将军问。没等回音便又自问自答,说这个人我熟悉,1936年秋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中央组织西路军西征新疆,10月份到达靖远,当时驻防河西担任国民党骑五师师长的马步青接蒋介石命令,先是在黄河北岸布防堵截,而后在古浪发起正面进攻,12月份又在永昌进行围剿,手上沾满了红军战士的鲜血,此人心狠手毒、反动得很呐。</p> <p class="ql-block"> 将军缓了口气,继续介绍说,马步青后来官至国民党陆军第40集团军中将副司令,1944年在与胞弟马步芳的权力争斗中落败回到临夏老家。他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先建了东宫馆,正室妻子去世后不顾另外两房夫人反对,执意娶兰州著名秦腔演员张筱英做四姨太,又强行买下500多亩土地为张氏修建了这座蝴蝶楼。1949年临夏解放时马携家眷外逃去了台湾。“这个人一辈子与人民为敌,最后留下这么一处美宅,也算是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将军的话语中带有一丝嘲讽。</p> <p class="ql-block"> 说话间,我们绕过一个方形亭楼,穿过两行柏树林,来到蝴蝶楼的环廊大门。推门进去,整座建筑便呈现在眼前。蝴蝶楼坐西朝东,为两层以木质结构为主体的中式仿古建筑,整体布局内凹外突,对仗工整。居中七间为主楼,两端各有三间长方形随楼与之相连,但为了突出主楼向后微缩,与主楼不在一条中轴线上。随楼两端又各牵手一座陪楼,等边六角,造型典雅,亭亭玉立。</p> <p class="ql-block"> 蝴蝶楼最新颖的设计是楼顶,整体造型像一只蝴蝶,主楼是身子,随楼及陪楼是翅膀,头便是先前我们经过的那个方形亭楼。有一年测绘股一位参谋坐航测飞机在临夏拍摄照片从空中见过楼顶全貌,说薄翼舒展,飘逸秀美,确实像一只放飞的蝴蝶。</p> <p class="ql-block"> 蝴蝶楼最靓丽的部分是前脸,不见一砖一石,不用一个铁钉,全部用上等的红松左勾右连,精雕细刻,工艺水平堪称登峰造极。所有梁柱除了雕刻就是彩绘,色彩斑驳陆离,图案栩栩如生。楼的前面是一个与楼等长的正方形回廊,圆木支撑,青瓦遮顶,内侧是一圈木质栏杆,外侧是一堵青砖古墙,临夏的绝活砖雕就镶嵌在环廊的墙上。</p> <p class="ql-block"> 西北的春天到得迟,在门外时尚未闻出春的气息,但踏进小院却顿觉春意盎然。因为有环廊的包围,小院里只装阳光不藏冷风,气温自然要比外面高出许多。此时,园内的花草树木已经披绿带红,芍药花蕾初吐,牡丹含苞待放,西北角一棵玉兰树花意正闹,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p> <p class="ql-block"> 看得出,将军进入这个小院后有些兴奋。他先是站在远处放眼观赏,然后走近楼前仔细品味,末了还到楼里转了一圈,对每一个细节看得都很认真。将军说:“早就听说蝴蝶楼很别致、很典雅,今日相见,果然不错,它既吸收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又体现了当地的优秀民族特色,将来一定会成为临夏的一块金字招牌。”</p> <p class="ql-block"> 离开蝴蝶楼时已经11点多了,丛大队长邀将军留下吃饭,将军说还要赶路,这回免了,下次吧。末了忘不了再次叮嘱我们:“测绘大队文化人多,文化人要懂得珍惜文化。你们在这里驻守,一定要保护好蝴蝶楼,不能让它有任何闪失。”看来,刚刚经历过文革劫难的老将军,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存有一丝忧虑。</p> <p class="ql-block"> 将军走后不久,大队即组织力量对蝴蝶楼进行了全面修缮,1982年我担任政治处主任后又建议把它改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平时不开放,干部战士只在节假日进去休闲一下,同时撤出了住在上边的话务班。当时还请大队“一支笔”,现在是甘肃著名书法家的杨映祥同志题写了“蝴蝶楼”三个光闪闪的大字;电影组的靳旭林等部队小画家创作的油画作品则悬挂在环廊两边的内壁。蝴蝶楼,成了测绘大队的靓丽名片和官兵心中的难舍宝贝。</p> <p class="ql-block"> 1985年测绘大队调防离开临夏,我心里却始终丢不下蝴蝶楼。2008年9月,我与战友齐立新回大西北故地重游,专程去了趟临夏看望它。在驻军首长陪同下走进久违了的小院,映入眼帘的却是满目衰败与苍凉,院内枯叶满地,杂草丛生,灰头土脸的蝴蝶楼像风烛残年的老人呆立在那里,全无了昔日的风采。仔细查看,楼座已经下沉,砖墙出现裂缝,梁架变形歪斜,门窗无法闭合,木雕残缺不全,彩绘剥落殆尽,楼顶的匾额虽在,但失去美宅的陪衬已显得暗淡无光。</p> <p class="ql-block"> 啊!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蝴蝶楼吗?25年不见,竟变得如此苍老,如此凄凉,让我不敢相认,也不忍相认!陪同人员介绍说,蝴蝶楼地处军事禁区,地方政府无法修缮;部队经费不足,又无力进行大规模维修。多亏这些年采取了封闭性保护措施,才使这座年近80岁的老楼能够站立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 我有些愤然,自感发问时声调都变得不像我自己了:知道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有多么重视吗?知道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都要拨专款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挖掘、抢救和保护吗?蝴蝶楼这么著名的省级保护文物,怎么仅仅因为它的归属问题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而与保护无缘了呢?历史文化遗产不分国界,何况它是在中国临夏的地盘上啊!</p> <p class="ql-block"> 站在当年将军站过的地方,想起他老人家对蝴蝶楼保护的担忧以及对我们的嘱托,我的脸上一阵阵发烫,我分明看到了老将军责备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为了了却老将军的心愿,让他的在天之灵不再牵挂,请救救蝴蝶楼!</p><p class="ql-block">(本文写于2008年10月,同年以“救救蝴蝶楼”为标题发表于《中国财政文学》第4期上 。)</p> <p class="ql-block"> 【后记】这篇文章是我在2008年写的,当时利用休假时间与战友齐立新去大西北重游故地。在兰州期间我们专程去临夏看望老营房,当看到蝴蝶楼破败不堪摇摇欲坠的样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回家后便写了此文,并以“救救蝴蝶楼”为题发表在当年的《中国财政文学》季刋上。</p><p class="ql-block"> 据周以开战友前段时间提供的信息,蝴蝶楼现在己得以全面维修,重现它美丽的风采了。说起信息来源,还有一段故事。以开同志现在是著名的摄影艺术家,发表了许多摄影作品及美篇,粉丝无数,好评如潮。一次他在美篇平台见到一位女作家自我介绍说她是临夏人,曾在七院当过兵,转业后安排在临夏市工作。凭着当测绘兵时练就的那股闯实劲(说白了就是脸皮厚),老周当即给这位女作家留了言,说咱们都是临夏战友,我们的营房在蝴蝶楼。转业多年了,很想看看蝴蝶楼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你能帮忙去照些照片发到平台让我看一下吗?还别说,这位女战友真够意思,硬是通过熟人疏通关系进入军营,不仅照了大量照片,而且制作了精美美篇发给老周,因而我们也有机会得到有关蝴蝶楼的信息并一睹它的风采(本篇中的图片大部分取自她的美篇)。谢谢老周,也谢谢那位素不相识而又热心肠的女战友(直到近日,才与这位战友通过网络取得了联系,她的名字叫马萍)!</p><p class="ql-block"> 发这个帖子时我的心情有点沉重,不为别的,是为为蝴蝶楼题写匾额的战友杨映祥(现在我们看到的“蝴蝶楼”这三个大字,仍然是映祥战友的手笔)。杨映祥很有才分,是六测的一棵“高草”,恢复高考后他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宣传干事做起,一直干到兰州军区装备部综合计划部副部长、甘肃省军区白银军分区政委等要职。很可惜,本来为部队建设付出了心血、做出了贡献、完全可以光荣退休、安全着陆的他却主动要求转业,结果在甘肃省交通厅副厅长位置上阴沟翻船,丧送了政治生命,也毁了自己的余生,令人感叹不已。愿映祥战友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今后的日子还长,还有不短的路要走,一定要振作精神从头开始,争取早还自由,好好生活,重塑自我。</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振声,山东莱州人,1970年入伍服役于总参第六测绘大队,曾任宣传干事、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政治处主任等职,从1970年到1985年驻守临夏15年。1986年转业,退休前任山东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监察专员。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故乡恋》《灵动济南》《高原情未了》等散文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