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初识先生,缘于巧合。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时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了。随着我一声亲切的问候,先生脸上洋溢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在这寒冬的季节却有如阳光般的温暖,瞬间没有了刚刚踏入先生家里的拘束与紧张。</h3> <h3>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吴映强为先生所题的:雨声瓷艺。</h3> <h3> 昔人云,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自古多才俊,这个古老的历史名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沉淀了数千年的文化因子,激发出无数文化名人的活力与魅力。先生乃嘉州人士,少时离家,数十年在外漂泊。十年前,带着浓浓的思乡情结归于故里,栖居于古城的青衣江畔,醉情于嘉州峨眉山水之间,迷于海棠香国的自然之美,游弋于水墨丹青之中。在泥与火的时空中,升华着自己对瓷本绘画的匠心与精神!</h3> <h3> 2018年10月23日荷兰林堡省省长、法肯堡市长,常务副市长及荷兰驻中国相关人员一行再次来到四川,在欧洲产业园举行了一场艺术品收藏仪式,完成了他们心念已久的夙愿。并为他们的城市带回先生亲自绘画并烧制的《情寄嘉阳》、《乐山大佛》等一批珍贵瓷画艺术品。与此同时正式以当地政府的名义发出邀请,邀请先生赴荷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文化交流活动。</h3> <h3> 2018年11月26日,先生及助理一行携带一百件作品飞赴荷兰。在荷兰期间,先生的作品均被相关机构与收藏家收藏。是怎样的艺术作品再次打动了这些早已不把瓷画看作神奇之物的现代西方人呢?</h3> <h3>荷兰法尔肯堡常务副市长特别喜欢先生的作品,专门请先生去他家作客!</h3> <h3>喜欢先生作品的外国友人</h3> <h3> 他们收藏的艺术品《情寄嘉阳》,充满中国古朴元素的器形设计,反映本土时代风物绘画题材。这件藏品题材看似同西方毫无关联,而来自西方客人却在这件作品上看到了代表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蒸汽机驰骋于开满黄色菜花的山野。他们从异国他乡的艺术品中看到自己家乡矿山里曾经熟悉的身影与生活。东方的古典烂漫诗意与西方工业技术的代表居然在瓷画上由先生的手碰撞融合,成为可以引发超越空间与时间共鸣的艺术品,这何尝不像是一场动人心扉的久别重逢?</h3> <h3>瓷:取于土,万物生长之土。</h3><h3>和于水,昂扬生机之水。</h3><h3>成于火,烈焰重生之火。</h3><h3>其中精魂穿古历今,融通八方。人类自远古走来,散于环球四海,演化出种种不同的文化文明,而唯有艺术,总能表达出我们生命的共通,令我们可以跨越一切沟壑屏障,欣喜于重见本真!</h3> <h3> 生于嘉州,长于绵阳,嘉州的青山秀水孕育了先生的艺术灵性。绵阳的风土人情又给予他豪迈之气。他用自己手中多彩的画笔,描绘嘉州秀美的山川,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趣,染醉了一方艺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自然佳作,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水平,一次次独辟蹊径的艺术探索,折射出他葱郁的山水情怀和对艺术的真知灼见。</h3> <h3> 得知我醉心书画,请我步入正屋,屋子经水墨丹青的烘托,更增显了主人儒雅的品性和情趣。我被琳琅满目的书画作品、瓷画作品所吸引。我接受艺术和文化的洗礼,与瓷画作品来一场从容的约定!</h3><h3>在先生的客厅里,摆放着一些特制的木架,上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瓷器,琳琅满目、形态各异,说它是一个小型的瓷器博物馆一点也不为过。走进先生的字画、走近他的笔墨,看到这些大到抱着都吃力的戗器小到薄如蝉翼的盖碗,我如同走进了花园,我仿佛闻到了花的芬芳,又似听到他心底喷发而出的浪漫情感,他的笔墨中的气正和雅,在向世界传递着一种澄明与一种温暖。</h3> <h3> 品茗、赏瓷,伴随着曼妙的音乐,琳琅满目的瓷画作品形态各异,涉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目光所及,久久注目而不忍移去。青花瓷作品在看似随意的泼洒中渲染出浓郁的传统气息。那一笔一画之间随影成形,真可谓匠心独具。作品将传统的陶瓷语言与中国画的语言融合在一起,使得作品赋予了新鲜的个性。</h3> <h3> 带着对瓷器的敬意,先生带我到了后院。这个是瓷器的后期制作。为了更好地掌握坯与颜料在烧制的过程中起到的各种窑变,先生近几年往返景德镇,数十次向当地艺术大师、名家学习。又辗转各个窑口向烧窑师傅请教烧窑技术及后期工艺,最后先生决定购买了一套陶瓷设备运回乐山。从此开始了从瓷上绘画到后期施釉、荡釉、满窑、烧窑的整个创作和制作过程。这使得先生在每件作品上都要亲力亲为。</h3> <h3> 他的手似乎有一种点石成金的魔力,让平平无奇的泥土变成了精致的瓷器。作品大到抱着都吃力的戗器小到薄如蝉翼的盖碗,各种生活之器触目可见,既可欣赏把玩,又具实用。先生体会到制作瓷器不需要天赋异禀但讲究平心静气,细细地雕琢每一个细节。这需要他倾注全力心血,最后纹理落在瓷胚上的那一刻,却要靠自然的无形之手,三味真火的力量,匠心精神与自然之美的杰作,这就是瓷器艺术的魅力。</h3> <h3> 许多爱瓷之人、爱茶之人对先生的作品青睐有加。不仅如此,张大千纪念馆,苏东坡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峨眉山大佛禅院相关机构均有先生的作品被收藏。当置身于一堆堆瓶瓶罐罐中,潜心创作,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精神享受,享受绘画艺术的升华与沉淀,享受创作带来的成就感,享受纷繁城市择一隅的慢生活。</h3> <h3> 我想,我终究是被他的才情所吸引,也就想要了解他的艺术之路。回顾先生走过的路,时间匆匆而过,痕迹也留下,或厚重或轻渺。在这曲折的人生经历中,他始终没有放弃书画,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坚持不懈的在艺术这条路上走下去。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他在人生路上向上攀登的动力。先生说:“艺术家就是以作品说话,作品就是你的替身。”的确,艺术需要一种虔诚,这就是一个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h3> <h3>先生明白人间的角角落落里,虽一半是风花,一半是苦涩,但至少奋斗过,拥有过。曾经过往的经历让他领悟到生活的真理,曾经的阅历也练就了他的火眼金星。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的心变得静了,目光变得敏锐了。他用一颗感同身受的心去感知大自然的一切,感受人世间的冷暧爱恨,他将在世间感受到的情怀注入到作品中。在艺术的道路上,他存留于心的一份坚持,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将贯之始终。</h3> <h3> 他凭借着自己的天赋,秉承着刻苦学习的精神,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的去修炼自己,并且勇于创新。他注重阅读与思考,他写字、画画,烧瓷画,只有想通了,手中的画笔才有去处。</h3><h3>他吸纳尽可能更多的知识与情感,萌生出新鲜的想法与创意,才有可能在造型之外,于人物中注入一股画龙点睛的魂。</h3> <h3> 在他心里,失神的眼睛是不会有光彩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瓷?那就让手中的笔成为重塑生命的刀吧,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鲜的生命!让手中的笔赋予它们灵魂吧,让它们更具生命力!他画上自己心目中最美的精致,让瓷画光彩绽放,铭记属于它的光阴故事。</h3> <h3> 我很喜欢看书画作品,如同欣赏好风景。初见先生的画是在友人家,友人的家极为干净,配上那幅《清荷》,相得益彰,一下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睛。这世上,最恬淡,最明净的不正是这清荷么?你看他的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秀色粉绝世,一红一绿之深远,一花一脉之波澜的感觉。它终不负春风的意,阳光的暖,雨露的润,泥土的力而捧出了一颗忘我的心。</h3> <h3> 先生爱荷,喜欢它焕发出来的清香,爱其品性。他笔下的荷花,折射着艺术家对生命的理解:平淡天真、明心见性。清新淡雅的荷花,也暗含了先生的内心感受: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他荷花绘画的主题,那就是“和”。看先生的画,是需要心静的。若不静心,欣赏这一池的荷花,风拂过,会乱了你一地的思绪。水轻扬,也会动了你的俗心。只有静静地去观画,你就会慢慢去懂得,认真去体会。</h3> <h3> 避开纷扰,在瓷器上作画,倾心于一件画瓷作品如同倾心于一段静美时光。时光的窗台,总有美丽的梦想,点缀着你的世界。生命里的花红柳绿,总是需要用真情来灌溉和呵护,每一缕阳光,每一朵云,每一株花草,都是美的影射。那一件件瓷画作品似从远古而来,穿越时空,与你心神相通,不负春光,不负生命。</h3><h3>瓷器都是冷的,善意却是最温暧的。</h3> <h3> 每一个作品的问世,就像他孕育的孩子,浸透了他的心血。这些作品不仅构图饱满清晰,而且富含层次感。能够汲取国画中的精髓,让瓷画有着非常高的表现力,从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得以窥见其精熟的技法而外的丰富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对社会洞察入微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和对社会、生命的体悟!</h3><h3>你有没有发现:居住在城市中,常被冷冰冰的机器困扰,再无温暖温存。我们才会发现,唯有匠心才能赋予器物的灵魂。</h3><h3></h3><h3>你有没有发现:喝一杯茶,吃一碗饭,插一朵花。大家无时无刻都可以沉浸在瓷器温润古朴的美中。以器见茶,以茶见心,以心静观世界之微妙。或许,先生的瓷器,就是像水一样让你静下心来吧……</h3> <h3> “澄怀天地,观道时代,才能表现自然的天趣之美。”也就是说,艺术家的心灵越融入时代的情感,他的创造就越能感发生命的力量。“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是心灵的纯净和人格的坚守。”在先生看来,艺术之道是寂寞之道,同时更是品格之道。这么多年来,先生从绘画到瓷器,不断在艺术道路上跋涉,不断开启着艺术新思维。</h3> <h3> 他以瓷为纸,将画入瓷。赋予它感情,给它以灵性,自然给予它自由。他精美的瓷器是独一无二的,是工业流水线无法复制的。你看平时你所见的钟馗,是不是凶神恶煞,一眼就让人毛骨悚然。可是在他的笔下,钟馗就变得那么可亲又可爱,那一对小白眼,无不透露出市井诙谐的人生百态。他说,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善的。形态各异的禅者,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有的走一步看上去就要快倒的样子,十分生动有趣。如今,他已基本把握在瓷上绘画的艺术规律,实现了工艺美与绘画美的有机融合。作为承载笔墨的瓷器,它也将伴着先生,一路前行!</h3> <h3> 繁华看尽爱万物,一草一木皆有情。有了这份淡泊,他就不会被名利左右,他的作品就不会沦为迎合市场的牺牲品。这种热爱生活,善待生命的生活态度,也正是他纯粹、本真的真性情吧。这也是先生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朴素信念——世界是自由的,人是要有信仰的。</h3><h3> 既然选择勇往直前,也要初心向阳。拥抱未来美好的年华,相信前路芬芳。寻古人之精髓,以画入瓷。以今人之墨色,星辉交映。期待着先生的一次次惊艳创作,就很好。</h3> <h3>简介:杜高密——瓷本绘画艺术家,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乐山沫若画院副院长,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