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读书社(2019)第五期第二次活动纪实 主题:生活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或事或所见所闻

一路芬芳

<h3></h3><h3></h3><h3></h3><h3></h3><h3></h3><h3>本期活动由杨老师主持 我们携手走进2019年的春天,从北到南,不论春夏,还是秋冬,我们如期相约在这里,面对我们的心灵,将我们难忘的经历和人间最伟大,最感动的亲情、友情在这里交汇。感动着彼此的感动 ,经历着彼此的经历,温暖而温馨!<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杨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异国所见 : 迪拜印象</h3><h3> 从2014年5月27日到2018年3月20日,可以说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的心始终是一半在中国一半在迪拜。在1400多天的日子里,我曾数次往返这个让我牵肠挂肚的地方,这一切都源于我的小女曾经是阿联酋航空公司的一名员工。所以,今天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带姐妹们一起走进传说中的神秘的、豪车遍地跑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nbsp;</h3><h3> 迪拜简介 迪拜属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阿联酋的一个城市。&nbsp;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继阿布扎比之后第二大酋长国,中东最富裕的城市,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被称为阿联酋的“贸易之都 &nbsp;</h3><h3> 迪拜是一个沙漠与海水并存的城市,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夏季(5~10月)酷热,气温有时高达48℃以上。11月至次年4月为冬季,气温一般在15~26℃,最低气温一般在11~13℃左右,被称为“沙漠中的绿洲”。 迪拜是穆斯林国家,国教是伊斯兰教,大部分居民是穆斯林,所以在迪拜随处可见大小规模不同的清真寺。在迪拜是禁止饮酒和吃猪肉的,由于迪拜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所以他的宗教禁忌也相对比本国的沙特等其他穆斯林国家要宽松。比如猪肉,在超市里的特定区域都可以买到,在普通的餐厅、餐馆是不允许卖酒的,除非持有政府批准的“酒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卖酒许可证,但持有酒证的是极少的。 </h3><h3> 在斋月里,每天东方刚刚开始发亮至日落期间,除了患病者、乳婴、孕妇、哺乳妇、产妇,成年的穆斯林必须严格把斋,不吃不喝,不吸烟,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我牺牲,这期间,穆斯林教徒戒斋、祈祷、阅读《古兰经》。直到太阳西沉,人们才进餐,随后或消遣娱乐,或走亲访友,欢天喜地如同过年。<br></h3><h3> 迪拜政府对本地人的优惠政策,免费的教育(包括出国留学,而且老婆出国留学,老公的学费政府也负担的),医疗全部免费,房子,政府也发,都是别墅。生孩子还补贴奶粉钱,另外当地人工资一般是外地劳工的4-6倍(同样的工作)。每年还有20万左右的汽车补贴,所以那里大多都是豪车。迪拜的休息日以前是周四和周五,后来为了和世界接轨,改成了周五到周六。 </h3><h3> <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迪拜世界之最 阿联酋酋长曾经说过,世界是记不住第二的,所以要争第一。为此,迪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世界第一。 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高度为828米,楼层总数169层,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大楼。楼内设有56部升降机,速度最高达17.4米/秒,另外还有双层的观光升降机,每次最多可载42人。<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阿拉伯塔酒店因外形酷似船帆,通常又称帆船酒店,该酒店是迪拜的地标型建筑,是全球最高的饭店,也是世界上第一家7星级酒店。共有56层,321米高,酒店的顶部设有一个由建筑的边缘伸出的悬臂梁结构的停机坪。酒店是建立在一块阿拉伯海的人造岛上,光填海造岛就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酒店共有202间客房,面积从170平方米到780平方米不等,最便宜的套房每晚也要900美元,最贵的皇家套房每晚高达18000美元。<br></h3> <h3></h3><h3></h3><h3></h3><h3> 公主塔是迪拜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是世界上最高的住宅楼,高414米,是超级富豪的聚集地,也是挑战高空跳伞的好地方。并在2012年被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的国际知名建筑研究机构“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宅委员会”正式确认为世界最高住宅楼,并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br></h3><h3></h3><h3></h3><h3></h3> <h3>  卡延塔,又称为世家上最拧巴的大厦。2013年6月10日正式落成,这座摩天大厦外观新颖别致,总高310米、共73层,最大特点是楼体实现了90度扭曲旋转,堪称全世界“最高最拧巴"的大厦”。<br></h3> <h3>  这四副图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屿,棕榈岛。最大的音乐喷泉,最长的无人驾驶地铁和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机场。</h3> <h3>  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_奇迹花园,迪拜金街和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购物中心,还有沙漠里的一种画在手上或臂上的很漂亮的hanna文化。<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迪拜所见 迪拜是阿联酋甚至是整个中东最安全的地方。你深夜在街道上独自漫步也绝对安全,不用担心任何治安问题,很少听到犯罪的新闻,每位外国人下飞机入关前,都要接受最先进的“虹膜扫描”,辨识、建档身份。如果在境内犯了错,就遣送出境,永远不得入境。 &nbsp; 在犯罪率极低的迪拜,警察是全世界同行最羡慕的了。因为他们有一支奢华的警车队伍,如兰博基尼,法拉利,宾利,阿斯顿马丁还有3800万的布加迪威龙等超级跑车,来疯狂追逐偶尔想会飙车的豪车,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在繁华的旅游景点巡逻,同时也成了世界游客欣赏的一道风景。</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当地的阿拉伯女性,身着黑袍神秘端庄,结了婚的女士只露一双有着长长的睫毛的,动人的大眼睛,除眼睛以外的地方不能让外人看到。<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计算机操控的无人驾驶轻轨。</h3> <h3>在这里,非常尊重女性。身后就是无人驾驶地铁的女生专用车厢。如有哪位男士不看图示贸然坐在这节车厢,会享受到罚款100迪拉姆的待遇哦。</h3> <h3>  在庄严,肃静,世界上最奢华的谢赫扎耶德清真寺,我和小女心怀虔诚,来感受身穿黑袍的异域风情。</h3> <h3>男士一身白色长袍,风度也翩翩。<br></h3> <h3>  我身边的几位黑袍,瞪大眼睛看哦,否则不好看出来呢。</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公交车前方有几排是女士专座,地铁上有专门的女士车厢,还有女士出租车,专供女性或家庭乘坐。 水比黄金贵。在迪拜一棵大树一年的水费需要300美金,豪宅,豪车代表不了富有,而是看谁家的植被多,草坪面积大。 <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 他们喜欢养狮子,老虎,豹子这些猛兽为宠物。 </h3><h3><br></h3><h3></h3><h3></h3><h3></h3> <h3>  饲养猛兽宠物的大多是超级富豪或酋长家。</h3> <h3>  阿拉伯文我的名字,从右往左看。</h3> <h3>  迪拜是建在沙漠里的奇迹,虽然位于中东,但却高度开放,安全,友好,不同种族和宗教在这里和谐相处。中国与迪拜的贸易往来飞速发展,每年中国游客去迪拜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亲爱的姐妹们,如果有机会可以选择在每年的11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到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国度,一睹那雄伟壮观,令人震撼的建筑,领略浓厚,和谐,多元的现代化大都市气息,感受它的神秘和传奇,品味它的高端与奢华!<br></h3> <h3>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然而由于工作的忙碌和紧张,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候总是太少太少。 &nbsp;</h3><h3> 张老师为大家讲述生活中最感动的事——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瞬己过去二十多年,但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1998年高考前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刚上完四节课的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属院,一眼望见我家北阳台上露着一个小脑袋,身体在前后晃动,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我就快速上楼回到家里,展现在我面前的画面让我很吃惊!只有七岁多的女儿在阳台上给我做饭——摊煎饼,脸上粘着面糊,手里拿着铲子,一边是己经摊好的有些不成形的煎饼,另一边是盛着面糊的面盆,地上还放着油壶,做得很专注。一见到我就说妈妈你先吃饭吧,下午还要去上课。当时我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欣慰的是孩子己经懂事,知道帮助家长分担家务了,后怕的是年幼的孩子使用煤气,做饭这些事很危险,心酸的是由于自己在陪伴上的缺席,让本该享受父母呵护的孩子过早的承担起了本不该承担的家务,因此深感内疚!这件事虽己过去多年,但只要一想起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陪孩子一起成长,陪父母安度晚年,陪爱人一起品味生活的苦辣酸甜。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面对什么因难,只要身边有陪伴,就不会感到孤单!就有战胜困难的自信和勇气!愿天下所有家庭都能在陪伴中享受幸福和快乐!<br></h3> <h3>  她担负着最多的痛苦,背负最多的压力,咽下最多的泪水,仍以爱,以慈悲,以温情,以善良,以微笑,对着人生,对着我们。赵老师感情真挚朗诵的 母亲是一种岁月。</h3> <h3>  父亲是一座山峰,父爱是一片大海,更是一道光辉。父亲对腿脚不便的母亲不离不弃的坚持,坚守,精心照顾与爱的体贴和陪伴,令在场的姐妹们潸然泪下。叶老师倾情讲述让我们感动一生的老父亲。</h3> <h3>姐妹们为叶老师坚毅,刚强、执着,在孩子们心中永远的楷模的老父亲打动着。感动着彼此的感动,感恩着彼此的感恩,幸福着彼此的幸福!</h3> <h3></h3><h3></h3><h3></h3><h3> 为了守候岛屿,为了这份责任, 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艰辛与孤独。卢老师讲述了这份令人动容的 感动 从电视上及新闻报道中,多次看到了守岛32年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妻俩人的先进事迹。他们远离家,舍下一家老小,到一个名叫开山岛的小岛上,肩负起守卫祖国宝岛的责任。 他们守在不论是环境还是生活等条件都是极其恶劣的孤岛上。如,没有淡水,只能喝雨水,点煤油灯,一棵葱,一棵菜都要从岛外运来。因为岛上潮湿,二人都患上风湿性关节炎,常常半夜疼醒。又如,由于大海涨潮,岛上的人出不去,岸上的人进不来的情况下,王仕花临产了,在没有接生条件下,妻子指挥,丈夫接生,孩子终于平安的出生了,当孩子发出啼哭声时,夫妻俩人抱头痛哭。 但为了守岛的责任,克服艰辛与孤独寂寞,俩人坚守了32年,忠于职守,不计个人得失,对党忠诚,心系国防,舍家为国,迎难而上的崇高精神,让我非常感动与敬佩!<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行多远,方为执着?思多久,方为远见?46年的坚守让她认准一个道理: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 &nbsp; &nbsp;</h3><h3> 曹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三无”女科学家屠呦呦的感人故事。  四十六年坚守,她赢得了世界喝彩</h3><h3>——记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研究员 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午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瑞典当地时间12月10日下午4点30分,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奖奖章和证书的时候,庄严的会场里掌声经久不息。 46年的坚守,让这位85岁的老人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3天前,屠呦呦在出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演讲会时,新华社记者拍下了令人感动的一幕:诺贝尔主题演讲会的主持人,卡罗琳医学院传染病学教授Jan Andersson先生在屠呦呦演讲过程中一直跪在地上,一只手从后面扶着这位85岁的老人,另一只手为她拿着话筒,30分钟里始终保持着这个姿势,一动不动。 在诺奖得主演讲会上,屠呦呦回忆: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项目,她被指定为课题组组长,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接受任务后,屠呦呦开始搜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编写出以640种中草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 虽然有了这样一本“验方集”,但屠呦呦和她的队友们曾一度陷入到研究的“泥淖”中,找不到理想的出路。面对挫折,屠呦呦也曾苦闷。她后来回忆说:“我也怀疑自己的路子是不是走对了,但我不想放弃。”后来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描述给了她新的启迪,也为青蒿素的成功提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中国,根本就没有一个好的实验条件。屠呦呦当年的同事姜廷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时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但任务时间又很紧迫,急需寻找能够容纳大量溶剂和实验品的合适器皿。然而,紧张的经费却让她们一筹莫展。急中生智的屠呦呦,想到了家中腌咸菜用的瓦缸。最终,靠着这些瓦缸,她们成功提纯了100克青蒿素结晶。而屠呦呦却因为长期接触这样的环境患上了中毒性肝炎,其他成员也出现了不同的中毒症状。” 但这些没有动摇屠呦呦的决心,病情一好转 ,她就急忙跑回实验室继续科研。为了能尽快让青蒿素用到临床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她和科研团队成员自己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当青蒿素片剂临床试用效果不理想时,她们尝试改用单体胶囊…… 回忆起屠呦呦研究团队当年的实验情景,姜廷良不无感慨地说:“她的身上有着超越常人的执着精神。这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在青蒿之前,屠呦呦还筛选过很多种物质,“比如胡椒,实验室的抗疟成绩相当漂亮,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90%多,但是临床却没效果。青蒿提取物在开始的实验中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高也只不过68%,最低才百分之十几,远远不及胡椒,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坚持和执着,青蒿素的研究很难取得成功。” “执着”是记者在采访屠呦呦的同事时,听到他们用来评价她最多的一个词语。靠着这份执着,屠呦呦从古代医书中找到青蒿,用这株看似普通的小草,拯救了世界上无数的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有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口生活在高危区域,2013年全球疟疾患者约为1亿9千8百万,死亡人数约为58万人。正如诺奖委员会所指出的那样,“青蒿素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疟疾患者的生命”。 获奖后的屠呦呦虽然一直保持着惯有的低调,面对公众和媒体言辞甚少,但在瑞典的媒体见面会上,针对大湄公河地区和非洲少数地区出现的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她却大声疾呼: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她说:“青蒿素是个全新的化学结构,关于它的研究还远远没有完成。在科学上,青蒿素作用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仍是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如今面对新一轮的耐药性挑战,她依旧信心满满。在她看来,新出现的耐药性问题,让青蒿素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行多远,方为执着?思多久,方为远见?46年的坚守让屠呦呦认准一个道理:在困境面前需要坚持不懈。 只要目标明确,坚守信念是成功的前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屠呦呦46年潜心钻研,不图名不图利,终获诺贝尔奖,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br></h3> <h3></h3><h3></h3><h3></h3><h3></h3><h3>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魏老师深情款款讲述了 她们的舞蹈队长赵爱芳同志。 爱芳她个子不高但人长的很漂亮,在舞蹈队里数她的年龄最小,大家都亲切的叫她爱芳队长或爱芳老师。 爱芳队长天生就是一个舞蹈感觉非常好的人,每一个舞蹈作品经过她的编排都是美美的,可她偏偏没有从事这个专业,她在三矿上班工作也挺辛苦的,为了她喜欢的舞蹈事。她放弃休息时间来教大家学跳舞,为了舞蹈作品演绎的更完美,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先把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编排好,然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给大家。我们舞蹈队队员的年龄都比较偏大,学的比较慢,但爱芳队长不厌其烦一遍一遍的给大家做示范,直到大家都学会了她才会露出满意的笑容,给大家叫好来鼓励队员们。 有一次我们队要去参加邯郸市举办的舞蹈大赛,爱芳队长因为要上班没有时间天天给大家排练,为了这场比赛能取得好的成绩,爱芳队长要求队员们每天早上5点钟到世纪广场排练,7点钟结束排练,我们都可以回家休息了,可爱芳队长还要骑车去单位上班,开始一天辛苦的工作。她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说过累这个字,通过大家的刻苦努力在这次比赛中我们舞蹈队获得了一等奖,我们这支团队在爱芳队长的带领下参加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比赛和演出,2018.11份我们代表邯郸市参加了在张家界举办的全国广场舞大赛,我们队又获得了一等奖,给咱们邯郸人民争了光。今年春节她带领队员们参加了冀中能源举办的花会表演,每场演出都受到领导们的好评,愿我们舞蹈队在爱芳队长的带领下,会越来越好更上一层楼。感谢有你!<br></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窦老师深情讲述父母血浓于水的感人故事。我的父亲母亲——1993年我30岁,我的女儿6岁,当时我在四院收费处工作。因为女儿在母亲家住,所以每天下班我都去母亲家看望女儿。腊月天,晚上六点下班回家天就黑了。有一天我母亲院里因为修水管管道,下午在院里挖了很长的沟。我父母考虑到我不知道院里挖沟,眼睛也近视,我母亲就提前在马路边等我,凛冽的寒风冻的母亲只打颤。父亲看着天晚了,我还没有回家,就去把我母亲替回家,站在路边等我,我父亲怕我骑车太快走过去,眼睛都不敢眨,看到我骑车过来,马上走到路中间拦住我。我惊讶的看着父亲。父亲说,院里修水管管道,挖了很长的沟子,你眼睛近视怕你看不清,掉沟里。寒冬腊月瞬间感到一股暖意,看着父亲年老、清瘦、弯曲的身体,冻的只流鼻涕,我的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出来。我推着车子,和父亲一起往家走,心疼的对父亲说,天这么冷,我都三十了,你们还出来接我干啥?父亲笑着说,你再大在我们眼里也是孩子啊。回到家,我看着父亲母亲冻的耳朵都红了,不停地擦鼻涕,心里特别特别感动,瞬间让我明白无论我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她最疼爱的小女儿。 后来我母亲得了老年痴呆。有一次下大雪我回家看望母亲,母亲看到我红色的羽绒服上都是雪花,母亲竟然心疼的掉下眼泪,我想母亲已是老年痴呆,不会说话,不知道大小便,但是对女儿的爱,通过她的本能体现的淋漓至尽。 我的父亲2010年驾鹤西去,我的母亲也离开我六年了,但是父母无私、伟大的爱,就像溪水滋养着我的心田,让我永远也无法忘记。<br></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古诗词背诵时段《春日偶成》 宋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nbsp;</h3><h3> 叶老师为大家解析古诗所表达的内涵与意境。</h3><h3></h3><h3></h3><h3></h3><h3></h3> <h3>  姐妹们在活动中学习、找寻自己的内心,感悟人生,绽放思想,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br></h3> <h3>  这些难忘的记忆与感动如一泓清泉,时时荡涤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前进!<br></h3> <h3>读书会上忠实,可爱的,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小精灵。<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