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涉县行(四)宋家庄里过大年

北京李岩

<h3>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过了春节,接下来北方农村最隆重的节日莫过元宵节了。</h3><h3>听说涉县山村里正月十四十五最热闹,我和同行的张学斌、韩世芳选了2012年被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宋家村去感受过年的味道。</h3><h3>文图李岩</h3> <h3>正月十四上午9点多,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宋家村。</h3><h3>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苍郁的大槐树。树边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写着:涉县宋家村大槐树文化广场。</h3><h3>一说起大槐树,我立刻想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这两者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啊。</h3><h3><br></h3> <h3>果不其然,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告诉我,这个村的人都姓宋,是明代一个叫宋马的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的村。这棵古槐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他还告诉我,宋家村原来是叫槐树村的,只是后来才改叫宋家村。</h3> <h3>我们沿着一条窄巷进了村子.脚下的路是石板铺的,两侧的墙是石头垒的。</h3> <h3>转过一道弯,眼前豁然开朗,一座明清风格的门楼引起我们的注意,精美的砖雕石刻,因为时光的冲刷,美轮美奂中透着沧桑。这位老者收拾着蜂窝煤炉子,为晚间活动的村民取暖之用。</h3> <h3>房屋的主人叫宋书平,他找出一本有他父亲参与编写的村志给我们看。</h3> <h3>村史记载,宋家村早在明代洪武年间,有宋马从山西洪洞迁此立村,属家族型村落,后逐渐发展壮大。清代“康乾盛世”时期,宋家村经济文化也随之达到鼎盛,耕读教子,勤俭持家,培养出了宋士荣等“一举人八秀才”。</h3> <h3>宋书平的先祖是秀才宋其昌,传到他这辈有20代了。</h3><h3>现在宋家村有900多口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村里出了80多个大学生,其中有6个硕士研究生,4个博士生。</h3><h3>这是宋书平儿孙三代在老宅前留念。</h3><h3><br></h3> <h3>后面白色三层小楼是他们的新居</h3> <h3>得知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宋书平热情的带我们到村里转转。</h3><h3>村中最有名气的建筑当属举人府。举人府的大门楼很有特色,门两边各立一木柱,下面垫有刻着图案的基石,支撑起整个门楼。双开的木制门,上部有一些精美的木刻图案,还配有木制牌匾。</h3><h3><br></h3> <h3>散布村中的还有多处庙宇,如佛爷殿、关爷庙、龙王庙、山神庙、土地庙等等,最有名气的是建于明万历30年的佛爷殿,殿里的一尊碑刻记载了宋家村的建村历史。</h3><h3><br></h3> <h3>古戏楼遗址</h3> <h3>观音菩萨庙</h3> <h3>这里是秀才宋其昌旧居。</h3> <h3>现在房屋的主人是宋乃根,也是宋秀才的后人。墙上挂满了他的书法作品,一看便知有着耕读传家的好传统。也许他家大门上贴的那副对联:“千秋笔墨惊天地,万载书飞起风云”是他的理想和追求。</h3> <h3>宋家村是太行山南部较为典型的家族型村落,民居依山势而建,以传统的四合院为主,材料多为石头和砖瓦。石屋抗风化,石头本身又坚固耐用,所以一些老房子能够保留至今。</h3> <h3>这个院落,主房为木制板棚楼,经历多年的风吹日晒,那些木制板都有些变形,颜色也成了咖啡色,但从那些精美制作的木格子门窗中,依旧可以看出当年建筑设计的精心和细致。</h3> <h3>围绕着这些古老的民居,是宋家村的10条胡同。胡同大都保持了原有的风貌,铺路的石块,穿越时代风雨,已被磨擦的很光亮。</h3> <h3>登上宋书平家楼顶的平台,全村面貌尽收眼底。左边是老村由清代民居组成,右边是由新建的民居组成。</h3> <h3>这里的村民朴实忠厚,热情好客,不像一些开发过度景点,进门照相先交钱。(插一句,在山西壶口附近的李家山,我在一窑洞门前见位老太太面相慈善,举起相机刚要拍照,老太太伸手挡住镜头,又翻过手心。我明白,收费。掏出10元,老太太一摆手,说句,小气,进屋了。后来听别人说,此前来了一拨香港的,出手就是300块。给惯出毛病了。)</h3> <h3>中午到了吃饭的点上。</h3> <h3>宋书平拉住我们说:中午就在我家就吃吧,下午一点多各档花会开始化妆,不耽误你们拍照。</h3> <h3>一会儿热腾腾的馒头米饭大锅菜端上桌,菜里的品种还不少,肉片、白菜、蒜苗、木耳、豆腐、粉条。每人满满一大碗,吃了个肚儿圆。</h3> <h3>饭后,宋书平说什么也不肯收饭钱,说是北京来的客人不能要钱。不是因为吃了人家嘴短,通过这些小事,我深深感受到这个家族传承先人的文化修养和崇善扬德的家风。(作为补偿回京后我选了一百张宋家村的照片发给宋书平和他的乡亲们留作纪念)</h3> <h3>下午一点多,铿锵锣鼓响成一片,原本寂静的小山村开始沸腾起来。</h3> <h3>瞧这小家伙敲着锣玩的多开心</h3> <h3>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h3> <h3>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参加一年一度的山村“狂欢节”</h3> <h3>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h3> <h3>女孩子们穿上漂亮的衣服</h3> <h3>年轻人更追求时尚</h3> <h3>上了岁数的也不甘示弱“老夫聊发少年狂”</h3> <h3>下午两点各路花会走上街头</h3> <h3>活动渐入佳境时,天空飘飘洒洒下起了小雪,真是瑞雪兆丰年。</h3> <h3>宋家村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和淳朴民俗民风,自古至今就形成一个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好传统,先后涌现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武举人宋士容一生为人正直善良,秀才宋其昌一生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抗日战争时期,有杀敌英雄宋庆有,宋小心等老一辈革命者。村内群众为八路军送军粮,抬担架,做出了无私奉献和无畏的牺牲。</h3> <h3></h3><h3>可喜的是,自从2012年12月17日,宋家村被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之后,有关部门已经对宋家村的保护做了详细的规划,在不久的将来,宋家村,这个古老的村庄定会绽放出古韵新采。</h3><h3></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