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行游招募 | 任卫中夯土体验营:造一栋会呼吸的房子

云起

<h5>近来春意渐浓,万物萌动,身心似乎也与自然共鸣着苏醒。但不知你是否也会有这种感受:一进入钢筋水泥的居所,这共鸣就被阻断了。甚至会觉得憋屈,得出去透透气。<br><br></h5><h5>原本休养身心之地却让人与自然『绝缘』。<b>而我们理想中的家,应该是与自然同呼吸,也与人同呼吸的。</b><br><br></h5><h5>找到这样的居所难吗?在认识任卫中老师后,我们发现真有路可循。这条路不仅通向一种建筑形式,更通向一种生活方式。<br><br></h5><h5>于是我们发起了<b>夯土体验营</b>。三天的时间不足以盖完一幢房子,却可能帮你找到信心:<b>亲手创造自己理想中的居所,并不是梦。</b></h5><h3><br></h3><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行程概况</b></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5>前往安吉泥土学校,在任卫中老师指导下,学习夯土建造技艺,亲手操作并完成夯土作品。入住夯土生态屋,体验自然生活方式。</h5><br><h5>时间:3月22日-24日(三天)</h5> <h5>指导老师</h5> <h5></h5><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任卫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吉泥土学校创始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EE·TNC生态奖获得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代建筑》中国建筑年度焦点人物</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河·宿集等泥土技术指导</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年夯土建筑研究与实践</h3><h3><br></h3> <h5>助教老师</h5> <h5></h5><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朱道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任卫中大弟子</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田书院发起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b><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行程详情</b></h3></b><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夯土的魅力在哪</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种会呼吸的绿色建筑 / </h3><h5></h5><h3><br></h3> <h5>松阳民居</h5> <h5>夯土建筑离我们并不遥远。你熟知的<b>长城、窑洞、福建土楼、松阳民居、平遥古城都有夯土元素,外婆家的老房子兴许也是夯土。</b><br><br></h5><h5>现代建筑应用夯土技术更不少见,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水岸山居,设计者王澍说:『它是国内最大的,可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夯土建筑。』<br><br></h5><h5>夯土建筑最大的特点是『自然』。用的是经年累月沉淀的泥土,对环境和人体无污染,它来自大地,又归于大地。<br><br></h5><h5>为什么说它<b>『会呼吸』</b>呢?过去土房子冬暖夏凉,其中就有夯土的功劳。有研究表明,夯土住宅与普通住宅相比,<b>冬季温度高出4℃左右,夏季则低5-7℃。</b>土墙还能吸附水蒸气,在呼吸间调节着室内湿度。<br></h5><h3><br></h3> <h5>中国美术学院水岸山居 王澍</h5> <h5>穆因加儿童图书馆 BC建筑工作室</h5> <h5>谁该体验一次夯土</h5><h5>/ 建筑爱好者、民宿从业者、有梦的你我 / </h5><h5>往期体验的学员们正在实操</h5><h3><br></h3><h3><br></h3> <h5>云起举办的往期体验营迎来不少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可见其在专业领域的关注度。<b>但即便是对专业人士,这样的体验机会也并不多得。</b>有体验者提到,是在泥土学校才了解到了成品与实战之间的差别,体会到每一次调整配比与工艺的惊喜。<br><br></h5><h5>如果你是一个民宿从业者,夯土体验营则会告诉你,一间好的民宿,可以因为夯土的参与而别具风格;不用放弃舒适,也能融于自然;传统不等于粗陋,质朴也可以细腻。<br><br></h5><h5>与此同时,<b>谁小时候没有堆过积木房,没有一个造房梦呢?</b>在过往的体验营中,差不多有半数属于毫无建筑经验的学员,个别已经开始了用夯土改造了自家房屋的实践。</h5><h3><br></h3> <h5>生土材料</h5> <h5>泥土配比</h5> <h5></h5><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会结识到怎样的老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有20年实操经验的『赤脚建筑师』 / </h3><h3><br></h3> <h5>任老师正在讲解</h5> <h5>近些年任老师得了不少奖,有了不少头衔,但对外他仍不爱说自己是个专家。他并非科班出身,独自摸索,花掉近20年时间在土里摸爬滚打,建成了一块理想中的居所。<br><br></h5><h5>这也是我们最佩服任老师的地方。他的那些理论,是从手掌心一点点磨出来的。他重要的不仅仅在于分享给你成功的案例,更是能教你面对问题时的态度。不管是带徒还是和泥,他总能琢磨出巧妙法子,让人与土都能『成型』。<br><br></h5><h5><b>『土』对于任老师来说,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b>身边的人说,他在饮食上颇为挑剔,当然不是要山珍海味,而是在乎土生土长的健康,让人放心落胃。<br><br></h5><h5>这趟体验除了学习夯土,还可以在安静的剑山村,跟他一起摘点小菜、喝点小酒,沾染一点他身上的『土性』。</h5><h3><br></h3> <h5>冬天体验营中正在烧火的任老师</h5> <h5>冬日晨曦时分的剑山村</h5> <h5></h5><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能造出怎样的房子</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注量 10w+民宿或者一个舒适好住的家 / </h3><h3><br></h3> <h5>泥土学校2号房:农民会馆</h5><h3><br></h3><h3><br></h3> <h5>任老师是很多知名民宿项目的泥土技术指导。我们问他要个列表,他却说从没专门记过。我们只好选知道的几个,给大家做点参考。<br><br></h5><h5>泥土学校中的5幢房子体现出不同特色。1号房探索的是材料的可持续利用,2号房是对老房改造的尝试,4号房则面向农村土地资源匮乏问题。<b>我们这次体验将入住集中体现夯土建筑优势的3号房。身在其中,便是学习。<br></b><br></h5><h5>最近有一家刷屏的民宿,据说一开业就喜提10w+,敢和大乐之野、西坡、墟里『掰腕子』。这家坐落于中卫的『黄河·宿集』,其泥土技术指导也是任老师。如果好奇如何在大漠与黄河上盖土房,可以向任老师打听打听。<br><br></h5><h5>但夯土技术不是只能用在这样的大项目。跟随任老师学习了两年的助教朱道伟,最初的练习是改造自家的老房。<b>曾经的危房已经成了一座乡村图书馆。</b>按他的说法,住在改造后的老房里,能感受到身体与自然的呼应,连睡眠都特别有深度。</h5><h3><br></h3> <h5>朱道伟改造的自家老宅</h5> <h5>更多的可能,需要你自己来探索。三天的时间不足以盖出一幢房子,但足够掌握夯土的基本原理与技能。如果你有心,可进一步向泥土学校申请,获得深入学习的机会。</h5><h3><br></h3> <h5>黄河·宿集</h5> <h3></h3><h3><br></h3><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行程信息</b></h3><br><h5>课程关键环节:<br>· 认识夯土材料及土墙特性<br></h5><h5>· 了解竹片泥墙工艺<br>· 体验抹面材料配制工艺<br>· 编织合掌式竹片泥房<br>· 体验泥抹面工艺:合掌式竹片泥屋上泥<br>· 体验夯土墙工艺:合作完成一板夯土墙,作为结业作品<br></h5><h5><br></h5><h5><b>备注:周五、周六晚上,将组织交流会<br></b><br></h5><h5>时间:<br>· 集合:3月22日(周五)10:00-11:00 浙江省安吉县剑山村泥土学校报到<br>· 解散:3月24日(周日)17:30 自行返程<br>交通:到达杭州东站或者杭州机场,转乘大巴至安吉客运中心,出租车至泥土学校(可导航到小醉江南,约8分钟车程)</h5><h3><br></h3> <h5>泥土学校大门</h5> <h5>住宿:泥土学校3号楼民宿。任老师自己设计建造的夯土楼,冬暖夏凉,非常舒适。建筑本身就是可供学习和体验的优秀粘土建筑作品。</h5> <h5>住宿房间实景</h5> <h5>餐饮:任老师夫人亲自料理的有机蔬菜,及上好的肉类材料。师母厨艺高超,荤素搭配,营养健康。</h5> <h5>任师母的手艺</h5> <h3></h3><h3><br></h3><h5></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报名说明</b></h5><h5>报名年龄:8-60岁</h5><h5>价格说明:儿童与成人同价<br>费用包含:<br>✲ 住宿:泥土学校3号房标间,如需单房,需自费补足房差。<br>✲ 餐饮:3天内共计7顿(周五中晚餐、周六早中晚餐、周日早中餐)<br>✲ 导师:任卫中老师全程指导<br>✲ 随团领队:至少一名云起伙计全程陪同,协调行程中遇到的问题<br>✲ 保险:旅游出行意外险<br><br></h5><h5>本次活动满8人即成团,如不成团费用如数退还。<br>预订成功后,小云会跟你联系,邀请你加入体验同伴群。<br><br></h5><h5>云起组建了传统建筑交流群,如感兴趣,可以添加云起君微信(izrking)邀请您入群</h5><h3><br></h3> <h5><br></h5>

夯土

体验

泥土

老师

建筑

民宿

号房

学校

任卫中

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