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为了保管从印度带回来的数百部梵本佛经,玄奘在大慈恩寺的西院主持修建了一座西域风格的藏经塔。这座塔最初名称为慈恩寺塔,此后被改称为雁塔,最终与荐福寺内的小雁塔相区别而被改称为大雁塔。</p><p>“雁塔”这一名称的来历,流传较广的说法是根据“埋雁建塔”的典故来命名的。</p><p>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可吃三净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大家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p> <p>陕西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南大门,也是入口处。</p><p><br></p><p><br></p> <p>寺院门口的守护神石狮</p><p><br></p><p><br></p> <p>玄奘于629年至645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印度的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p><p><br></p><p><br></p> <p>南广场有唐玄奘的塑像,是寺院的正门所在地,天天集聚大量的游人游览拍照。</p><p><br></p><p><br></p> <p>玄奘,生于今河南洛阳,俗家姓名“陈祎”,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他13岁时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他远游印度,精心钻研佛教经典。17年后回到长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书译经。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记》《会宗论》《制恶见论》等,翻译印度佛经75部,共1335卷,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p><br></p><p><br></p> <p>南广场东侧高档次的小吃城,已不是路边的小吃了,品种繁多,干净卫生。</p><p><br></p><p><br></p> <p>南广场往南就是《西安年最中国》的网红《大唐步行街》。</p><p><br></p><p><br></p> <p>“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指在长安考中的状元和进士,齐集大雁塔题名,以及武举在小雁塔题名的文化活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陕西乡试题名碑文就有:“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p><p>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后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成为佳话。</p><p>人称“寒酸孟夫子”的孟郊,在46岁才中进士,他赋诗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登科后“春风得意”的著名诗句,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p><p><br></p><p><br></p> <p>大雁塔北广场最出名的是音乐喷泉,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和强弱,不断的喷出各种优美造型,甚是壮观,吸引了无数的人前往观看。</p><p><br></p><p><br></p> <p>寺院西侧已改为饮食一条街。</p><p><br></p><p><br></p> <p>寺院东侧的《春晓苑》,环境优美,成为群众休闲、锻炼的场所。</p><p><br></p><p><br></p> <p>1972年父亲给我拍的照片</p><p>很小的时候,偶尔父母也会在周日带我们兄弟几个去大雁塔逛逛、父亲给我们照相,就像过节,特别兴奋。再大些就跟着大点孩子去大雁塔赶庙会,就图热闹。那时的大雁塔周边很空旷。</p><p>我的中学就坐落在大雁塔脚下,上课时坐在教室,抬头就可以看见大雁塔,耳边听着老师讲课,眼睛看着大雁塔,好像大雁塔天天都在眼前。下乡插队后,和大雁塔的距离越来越远了……</p><p><br></p><p><br></p> <p>82年的大雁塔照片(朋友提供)</p><p>当时周边只是庄稼地,视野很开阔。</p><p><br></p><p><br></p> <p>1987年4月从四川回西安探亲时我为夫人拍的照片。永久眷恋的《大雁塔》,每次回家探亲都是会光顾的。</p><p><br></p><p><br></p> <p>如今这里变化太大了,全然没有了我记忆中的印象。塔还是那个塔,环境、管理确改善了很多,寺院也扩建了许多。</p><p><br></p><p><br></p> <p>雁塔入口的门楣上保留的《唐代线刻画》。</p><p><br></p><p><br></p> <p>回西安工作后,经常从大雁塔旁边路过,再也未曾进去看看。今日突然萌发了进去的念头,进了寺院还蹬了塔。</p><p>进得寺院大门,香炉、大雄宝殿、大雁塔赫然入目。</p><p><br></p><p><br></p> <p>东侧钟楼,西侧鼓楼。</p><p>钟是寺院的号令,也称天声,僧人每日的修习起自钟鼓,止于钟鼓,凡有重大活动亦钟鼓齐鸣。历史上著名的【雁塔晨钟】就指的是该寺的钟声。公元1548年重铸,重15吨,距今已有460余年。</p><p>鼓被尊奉为通天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也称地音。被作为佛教法器后,鼓与钟即相呼应,同为寺院的号令。僧人每天依钟鼓而行。鼓为天鼓,天鼓喻为信佛法着,亦喻为能生善者,佛教也常将讲经说法喻作擂大法鼓,做狮子吼。由此可见鼓在寺院的重要性。</p><p><br></p><p><br></p> <p>侧房。</p><p><br></p><p><br></p> <p>寺院以中轴线划分,两侧对称布局,由中心线引导上踏步,进香,进入大雄宝殿,拜佛……</p><p><br></p><p><br></p> <p>龙爪槐与香炉。</p><p><br></p><p><br></p> <p>大雄宝殿前守护的汉白玉石狮。</p><p><br></p><p><br></p> <p>蹬塔入口对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石刻。</p><p><br></p><p><br></p> <p>塔内一层是木结构的两部楼梯,二楼以上每层是一部木结构的楼梯。塔高七层,砖石结构。</p><p><br></p><p><br></p> <p>每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观察通道,通风采光。</p><p><br></p><p><br></p> <p>塔内的展示品。</p><p><br></p><p><br></p> <p>寺内八角亭。</p><p><br></p><p><br></p> <p>大慈恩寺香炉。</p><p><br></p><p><br></p> <p>寺内的杏花。</p><p><br></p><p><br></p> <p>高大的侧柏立于寺院中。</p><p><br></p><p><br></p> <p>古老的柽柳已纳入西安市的保护范围。</p><p><br></p><p><br></p> <p>寺院周边的绿化通廊。</p><p><br></p><p><br></p> <p>游览累了步行街有同盛祥的牛羊肉泡馍😃😃😃。</p><p><br></p><p><br></p> <p>虽然大雁塔未变,但是周边已是今非昔比,东南西北布满了各种建筑物、雕塑造型、园林绿化、步行街、光怪陆离的彩灯以及陕西各种小吃店等,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热闹非凡,大雁塔是淹没在闹市区中的一块净土……</p><p><br></p><p><br></p> <p>谢谢朋友们的关注!</p><p>谢谢朋友们的鼓励!</p><p>再见!</p><p>摄影: 农农</p><p>编辑: 农农</p>